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县岩子河铅锌矿赋存于桐柏杂岩的片麻状花岗岩中,成矿过程经历了5个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相包裹体、含有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5类;包裹体的演化分为5个阶段,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温度—盐度逐步降低,1-3阶段主要为气液相包裹体、含有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CO_2-H_2O-NaCl±CaCl_2体系,4-5阶段主要为气液相包裹体,为H_2O-NaCl体系;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晚期混有大气降水,流体沸腾是成矿的重要因素,大气降水的渗入是成矿的另一重要因素,成矿作用主要与2-3阶段流体沸腾和4阶段大气降水的渗入相关联,与大陆碰撞体制的浆控高温热液矿床特征一致,具斑岩型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革档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富宁革档金矿含金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这些包裹体可分为富液包裹体、富气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三种类型。金成矿主要分为三期:成矿前期、主成矿期和成矿后期,其中主成矿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10~260℃;成矿热液盐度主要范围为4.55%~6.38%,并且从成矿早期到晚期盐度呈逐渐降低趋势;流体密度较大,一般大于0.80g/cm3,流体的pH介于6.13~6.77。上述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革档金矿的成矿介质为中低温、低盐度、弱酸性的还原性热液流体,革档金矿为浅成-中低温渗滤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博卡金矿床位于川滇黔成矿带,矿体受到脆-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断裂控制,根据矿物组合及不同矿物组合矿脉的穿切关系,可将成矿过程分为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通过分析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发现博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以气液相为主,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表明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2~201℃,包裹体盐度为2.24%~7.17%,密度为0.83~0.98 g/cm3。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与群体包裹体分析显示,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_2、H_2O,少量CH_4等烃类。研究表明:博卡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富含CO_2、低盐度、低密度、低温度的特征,该矿成矿流体为一种混合流体,为变质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  相似文献   

4.
吉家洼金矿床产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东部新太古界太华群片麻岩系中,为一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金矿床。其金矿化过程分为4个成矿阶段。通过对各成矿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等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流体演化特征和流体来源,成矿早阶段(Ⅰ),流体以中高温、中盐度为特征,反映其来源可能来自深部;在主成矿期(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降低,盐度总体呈现略为降低,但变化范围较大,介于1.74‰~17.34‰;次成矿期(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再次略为降低,盐度总体略为降低,但变化范围较大,介于0.70‰~17.26‰,至成矿晚期(Ⅳ),成矿流体进一步演化,均一温度降低,盐度减少。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阶段成矿流体的δD_(V-SMOW)为-78‰~-65‰,应来源于岩浆热液,第Ⅱ、Ⅲ、Ⅳ阶段明显偏离岩浆水,向大气水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5.
刘杰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1):151-154,162
202斑岩铜矿床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钾化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矿化带-青磐岩化带。该矿区脉体较发育,以细脉浸染、网脉状矿化为主,脉体类型多样、切割关系复杂。对相应蚀变矿化阶段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研究,发现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温度外围为180℃~460℃,其中钾长石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普遍较低,可能在钾化阶段经历了多个阶段热液活动,或是岩体的抬升过程中有包裹体遭受。其他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变化与成矿阶段演化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早期到晚期温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流体系统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占山铜矿床内成矿期的石英、重晶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方法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这些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2种。石英、重晶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134℃~250℃、146℃~244℃,主要集中于200℃~230℃;流体的盐度wt%NaCl分别为0.9%~6.7%、1.9%~6.6%集中于4%~5%。流体包裹体数据揭示出该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反映出流体演化趋势为较高温、较高盐度的流体向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揭示出成矿流体由原始的岩浆流体,随着大气降水的加入,温度和盐度逐渐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明雄村Ⅲ#矿体成矿流体特征以及成矿机制,通过详细的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主成矿阶段脉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的测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主要为170~310℃(峰值220℃),盐度变化范围为1.20%~30.1%;成矿流体的氢同位素含量为-134.3‰~-118.5‰,氧同位素含量为-0.8‰~-0.2‰,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具有中温、中低盐度的特征。雄村Ⅲ#矿体成矿物质的沉淀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以及钾硅酸盐化蚀变过程中磁铁矿的结晶有关。  相似文献   

8.
珊瑚钨锡矿床是南岭成矿带西段桂东北地区一大型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其大部分矿石中钨锡紧密共生。选取与锡相关的三个主成矿阶段(伟晶质、云母石英脉及石英脉)矿石中锡石流体包裹体,开展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等测试工作。结果表明,伟晶质型锡石包裹体均一温度288~346℃,集中在310℃左右,盐度w(NaCl eq)4.65%~8.95%;云母石英脉型均一温度245~276℃,集中在270℃左右,盐度6.30%~8.55%;石英脉型均一温度235~343℃,集中在250℃左右,盐度4.65%~6.45%;总体而言,与锡矿化相关的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研究认为,伟晶质阶段成矿流体温度相对较高,以气液相为主,密度较低,流体溶解度较大,其盐度分布范围较广;随着成矿流体的运移、冷却,至成矿中后期的云母石英脉、石英脉成矿阶段,流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成分以富液相为主,密度逐渐增大,溶解度降低,盐度分布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9.
河南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庄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北缘东端,为一产于变质岩层间破碎带中的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为纯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其中CO2+H2O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为241~398℃,均一压力为100~250MPa,盐度为7.1%~13.6%NaCl,暗示成矿流体应为中低压力环境下的富CO2的中低盐度中高温流体。矿石中氢、氧和硫同位素组成含量分别为-92.2‰~-79.0‰、9.3‰~11.0‰和8.5‰~11.6‰,具有岩浆热液的特征,但可能与围岩发生了一定的交换。总之,河南庄金矿为岩浆期后热液矿床,CO2是金搬运和沉淀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随县双包尖—瓦屋冲钼矿位于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西北段的桐柏成矿带的南侧,钼矿体赋存于桐柏杂岩表壳岩中,流体包裹体分为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以L型为主,与大陆内部环境岩浆高温热液型流体系统的特征相似,早期流体具2~3种以上包裹体共存的特点,晚期仅发育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表明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晚期混有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加入可能是矿质沉淀因素之一,流体多次减压沸腾导致成矿物质沉淀;矿床成矿温度在226~408℃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0~6.51 km,压力范围为10~65 MPa。  相似文献   

11.
对铲子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和石英包裹体Rb-Sr年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是147~310℃;盐度值主要集中于10%~11%;密度范围为0.81~0.99 g/cm3;成矿压力在105.99×105~342.10×105Pa之间;早中期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阶段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Rb-Sr年龄等时线年龄为244±7 Ma,表明其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成矿元素区域背景的基础上 ,依据岩、矿石的稀土配分型式、矿物包裹体的成分、成矿温度、盐度、压力等特征 ,探讨了湖南桥口铅锌矿成矿流体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的特征。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震旦系地层和岩浆热液 ,流体中的水应是层间水、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预示在矿区南部穹隆的深部存在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13.
旗鼓岭铜多金属矿区是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区.在对该矿区岩石样品进行镜下薄片和光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其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前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302~401℃,盐度变化范围为3.87%~13.72%NaCleqv;成矿早期石英-氧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54~396℃,盐度分布范围为3.71%~7.71%NaCleqv;主成矿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55~301℃,盐度变化范围为1.24%~6.16%NaCleqv;成矿晚期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17~269℃,盐度变化范围为0.88%~8.28%NaCleqv.主成矿阶段包裹体类型多种多样,L型、V型、C型都发育,沸腾作用是该矿区金属矿物的主要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棉田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进行分析,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主要有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包裹体,还有少量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成矿深度为305.40~433.07m.通过与闹枝金矿床对比,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燕山期岩浆热液,后期有天水加入.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九顶山斑岩铜钼矿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九顶山铜钼矿成矿流体属于Na Cl-H2O型,均一温度集中在260~320℃,盐度集中在6.50%~10.60%,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等盐度性质。流体包裹体压力及深度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在浅成低压环境下形成,流体演化过程中压力逐渐释放,深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花敖包特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敖包特矿区矿体产于二叠系砂岩和侏罗系凝灰岩中。岩矿相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闪锌矿和方铅矿是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通过对主要脉石矿物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英中包裹体为富水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7~318℃。冰点温度在-0.5~-3.1℃,据冰点估算的盐度在0.88~6.3wt%Na-Cleq。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LRM分析表明,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均为H2O。包裹体中H2O的氢氧同位素表明,其中δD在-102~-128,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硫同位素值在-0.4~-4.5之间,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结合矿床地质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认为该矿床为一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枣阳市枣扒银钼矿位于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的西北段桐柏成矿带的南侧,矿体赋存于七尖峰岩浆岩带周楼岩体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其流体包裹体可分为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_2二相包裹体,以L型和C1型为主;其早期流体具有与浆控高温热液型流体系统相似的特征,矿床具有斑岩型钼矿的特点,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其晚期混有大气降水,流体沸腾是成矿的重要因素,大气降水的混入是矿质沉淀的另一因素。矿床成矿压力范围为9.06~72 MPa,成矿深度约为0.91~6.88 km。  相似文献   

18.
成矿流体的研究是矿床成因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石湖金矿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分析和包裹体群体分析,气相成分中发现了大量的含CO2 包裹体,可能产生碳-水反应使其在主成矿期成矿;液相成分显示了成矿流体为以岩浆热液为主同时含有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过程主体为还原环境,后期也有O2的参与使环境转换为半封闭环境甚至是开放环境,而金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氯络合物次之。  相似文献   

19.
成矿流体的研究是矿床成因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石湖金矿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分析和包裹体群体分析,气相成分中发现了大量的含CO2包裹体,可能产生碳-水反应使其在主成矿期成矿;液相成分显示了成矿流体为以岩浆热液为主同时含有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过程主体为还原环境,后期也有O2的参与使环境转换为半封闭环境甚至是开放环境,而金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氯络合物次之。  相似文献   

20.
龙山金锑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龙山金锑矿处于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矿床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扭张性破碎带比扭压性破碎带矿化更富集,金的初始来源为深源,经沉积成岩过程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印支期及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岩浆侵入加热了循环大气降水,混合岩浆热液溶解了矿源岩中的金、锑成矿元素,并随流体迁移至成矿有利部位形成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混合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