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I2/KI溶液作为吸收液,以Fe3+作为催化剂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内,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I2物质的量浓度,Fe3+物质的量浓度,吸收液初始pH值,反应温度,模拟烟气中NO、SO2及O2的体积分数、烟气气体流量等因素对SO2和NO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中SO2极易被脱除,在各试验条件下SO2脱除率均大于98%;NO的脱除率随吸收剂初始浓度、Fe3+浓度、烟气中的O2、NO及SO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吸收液pH值对脱硫脱硝率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吸收液的pH值可取在弱酸到弱碱的范围内,降低对设备材质防腐蚀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细度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对喷淋式脱硫塔的脱硫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烟气流速下,脱硫效率随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大;在高烟气流速下,脱硫效率随液气比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更加显著.脱硫效率随着提高浆液的pH值而提高,随入口烟气SO,浓度增加而下降;石灰石粒径越小,其溶解性好,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结合吸收段阻力...  相似文献   

3.
脱硫剂的选用是影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实验采用了实验室规模的鼓泡反应装置模拟烟气湿法脱硫过程,分别以碳酸钙、氧化镁、碱式碳酸镁以及添加钢渣的碱式碳酸镁作为脱硫剂进行了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反应温度、鼓泡深度以及搅拌速度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的烟气湿法脱硫反应过程中,几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着鼓泡深度与搅拌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反应温度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推断,SO2在气液两相界面的传质扩散和其水解产物在液相的扩散直接影响镁基脱硫剂的脱硫过程。  相似文献   

4.
酸性NaClO_2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凤  赵毅  王亚君  汪黎东 《动力工程》2008,28(3):425-429
以NaClO2溶液为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小型鼓泡反应器中进行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脱除效率的各种因素及规律.试验发现,NaClO2初始浓度、吸收溶液初始pH值、吸收液温度、SO2和NO初始浓度等对脱除效率影响较大;在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100%和95.2%.另外还利用光化学方法分析了脱硫、脱硝产物,结果表明:脱硫产物主要为SO24-,脱硝产物主要为NO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酸性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膜理论建立了脱硫过程的理论模型,以国内某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塔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浆液pH值、入口SO2质量浓度、液气比、锅炉负荷、浆液液滴粒径、喷淋层投运方式及吸收塔塔径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与工程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生产现场运行数据比较吻合;各喷淋层的脱硫能力不一样,第3喷淋层的脱硫能力最强,第2喷淋层和第1喷淋层的脱硫能力次之;脱硫效率随浆液pH值和液气比的增大而提高,随入口SO2质量浓度、锅炉负荷和浆液液滴粒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脱硫系统的协同脱汞性能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了脱硫系统工艺参数对脱硫及脱汞效率的双重影响。结果表明:脱硫装置能够提高烟气中汞的去除效率,提高液气比及脱硫系统入口氧气浓度,同时能够提高脱汞及脱硫效率,脱汞及脱硫效率随入口SO2浓度的提高而降低。pH值在5.5~6之间时,脱汞及脱硫效率均达到较高水平,提高烟气温度和浆液温度则会降低脱汞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建立的填料塔氨法脱硫实验系统为例,研究了氨法脱硫的气液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填料塔氨法脱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吸收液pH值、液气比、初始SO2浓度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运行过程中,将pH值控制在5.5~6.5、液气比控制在2.0~2.7 L/m3、烟气流速控制在1.5~2.0m/s范围内较为合适;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为氨法烟气脱硫的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化学反应机理分析与物料平衡的计算,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三个主要因素:石膏浆液pH值、液气比L/G、SO2入口浓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工业调节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电站锅炉湿法脱硫系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碱式硫酸铝(碱铝)解吸法脱硫技术,利用燃煤模拟烟气,在鼓泡脱硫装置中研究入口SO_2浓度、烟气流量对脱硫与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烟气流量下,脱硫效率随通气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高入口SO_2浓度的降低速率较快,但在脱硫350 min的终点时刻仍能达到92%以上;相同的入口SO_2浓度下,脱硫效率随烟气流量的增加整体上仍然呈下降趋势,这与通气量增加带来的碱铝消耗加快以及脱硫有效接触时间降低有关;碱铝脱硫过程中,SO_3~(2-)氧化率和氧化速率随脱硫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条件下的脱硫终点氧化率达到20%以上,这对碱铝的再生不利;入口SO_2浓度是脱硫效率、氧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烟气流量是氧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较低的通气流量和入口SO_2浓度对高脱硫效率的维持时间有利。  相似文献   

10.
在鼓泡反应装置中进行了MgO为吸收区吸收剂、NaClO_2为氧化区吸收剂的脱硫脱硝实验,研究了NaClO_2浓度、NaClO_2溶液的pH、温度和烟气体积流量等参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并在液相产物分析的基础上推测了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SO_2和NO的脱除效率均达到100%,NO_x的脱除效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降膜反应法,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气液在不同工况下的脱硫效果。实验表明:脱硫效率随SO2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液气比越高,系统的脱硫效率越高,但到一定程度后提高不明显;在pH=8~13.3范围内,pH值越大脱硫效率越高,较低的pH值时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更明显;脱硫效率随着吸收液温度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NaOH吸收液的脱硫效果要比CaO吸收液脱硫效果更好。实验研究旨在为探讨绿色低碳的脱硫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蒸汽水合生石灰的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烟气增湿脱硫实验台上,进行了蒸汽水合生石灰的脱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钙硫比,饱和温距(烟气温度与水蒸气露点的温差)ΔT和烟气流速(停留时间)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合理地配置这些因素能够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CFB锅炉运行过程中床压降对炉内脱硫的影响问题,在1台135MW机组CFB锅炉上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了该锅炉在不同负荷、不同床压的运行工况下排烟中SO2的浓度变化。运行实践表明,排烟SO2浓度并不随负荷升高呈现单调变化规律,这主要是由于床温对脱硫反应的非单调影响所导致。而床压降升高时,排烟SO2浓度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床压降升高时,炉膛下部颗粒浓度增大,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因此排烟SO2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脱硫后烟气冷凝酸液质量分数的数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毅  马天忠  孟令海 《动力工程》2013,(12):974-979
通过检测烟囱内冷凝酸液质量分数可以预测其腐蚀程度,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冷凝酸液样本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修正逸度方程与Matlab软件对1台300Mw安装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烟气冷凝酸液质量分数进行了数值预测,分析了烟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壁面温度和烟气绝对压力对烟气冷凝酸液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酸液质量分数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烟气绝对压力的提高而减小,随着烟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吻合,该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对冷凝酸液质量分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双流体喷嘴和旋转雾化器是利用热烟气蒸发处理脱硫废水的两种常用雾化设备,利用PDA测试系统,对比测试分析了雾化流量、脱硫废水无机盐含量及悬浮物浓度等对雾化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两类喷嘴的雾化机理分析了雾化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双流体雾化喷嘴相比,旋转雾化器具有更好的适应流量变化及雾化含悬浮性颗粒脱硫废水的性能,在SS浓度低于50000mg/L范围内,仍能维持良好的雾化性能,但双流体喷嘴则无法正常雾化;雾化TDS浓度在40000 mg/L以下的中低盐脱硫废水,旋转雾化器和双流体喷嘴均能维持良好的雾化性能,但雾化TDS含量高达60000 mg/L以上经预浓缩后的高盐废水,雾化性能均有所变差。  相似文献   

16.
外加磁场对磁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流化床脱硫过程中外加磁场对流化状态、脱硫效率和脱硫产物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磁场强化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磁场的增强,磁流化床经历了3个阶段.在鼓泡流化状态下,床层压降不稳定,脱硫效率低;在磁稳流化状态下,床层压降小,脱硫效率快速提高;在磁聚状态下,床层压降较大,脱硫效率提高.兼顾脱硫效率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的要求,在磁稳流化状态下进行烟气脱硫是适宜的.此外,对脱硫产物微观形貌和化合物成分的分析表明:磁场改变了铁磁颗粒表面脱硫产物的附着方式,并促进了S(IV)的氧化,提高了SO2的吸收速率,从而提高了磁流化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7.
循环悬浮式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整个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中绝热饱和温距、钙硫比以及浆滴粒径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明显,循环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图18表2参9  相似文献   

18.
半干式脱硫系统的热量物质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了主要针对排烟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并且适用于其它各类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热量物质衡算模型和计算软件,采用1t/h锅炉的实烟气脱硫实验台和国内几家典型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准确,该计算模型和软件可用于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系统设计,运行和工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