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复杂地区地震资料成像的有效方法。应用研制的基于地表的炮域波动方程FFD混合算法对江汉平原海相、鄂西渝东山地等复杂地表和复杂构造的地震资料进行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时间偏移剖面相比,其构造层位清楚,断层、断点清晰,取得了明显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由于胜北地区地震速度横向畸变大,致使局部构造难以落实,导致探井失利。为此,对该区做了基于模型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以期解决速度问题,落实局部构造。总结了处理及建模的技术思路,对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做了具体阐述,并对处理成果做了三维解释论证。本次综合研究方法,可以成为进一步作好三维叠前浓度偏移处理与解释工作的有益参考,解释成果可以作为扩大该区油气储量规模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用定向深度偏移技术和三维层析成像技术对速度模型、深度模型进行迭代修正,得到较精确的层速度模型,从而实精确成像。在焉耆盆地本布图和泌阳凹陷栗园地区,根据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解释成果布置的评价井,预测目的层深度与实钻深度误差3-7m。 相似文献
5.
把地面地震资料转换成地下图像可以分两步:聚焦和定位。聚焦要确保不同炮检距的数据 同相轴具有积极的作用;定位涉及的是利用给定速度模型将聚焦后的同相轴转换成深度图像。叠前深度偏移可以同时完成这两步,然而对3D资料来说费用是惊人的。叠前时间偏移更经济此,甚至在速度适度变化时对地震波也能很好地聚焦,但存在定位误差的问题,混合偏移是一种划算的深度成像技术,它用叠前时间偏称进行聚集,用反偏移消除定位误差,然后 相似文献
6.
7.
8.
平面波最大能量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大能量震源波场的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保留了平面波偏移方法的优点。即在成像过程中,通过同时延拓频率域稀疏采样的平面波震源和最大能量旅行时,求取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的效率。利用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成像,还保证了较刘的成像精度。Marmousi模型的蔗算结果表明,在复杂构造情况下,本文方法可获得同计算全波场的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9.
深度偏移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叠前深度偏移作为复杂构造成像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有关于深度偏移的文章逐年增多,许多国外石油公司或研究小组相继推出了许多实用深度偏移软件,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论述深度偏移技术的发展概况,促进我国关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相移加校正叠前深度偏移及偏移速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理论上说,叠前深度偏移是众多的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方法中最精确的偏移方法。本文针对纵横向变速的复杂地质模型,采用相移加校正方法在CSP道集上邮二维叠前深度偏移。该 以相移法煤中上局部速度变化因子校正,并用自动统计子波方法确定震源函数形式,因此该法既不受地层倾角的限制,又可解决复杂构造的横向变速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烈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5):703-708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GeoDepth,对我国西部E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基本思路是:①在时间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间模型;②用相干反演法和速度转换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层速度-深度地质模型;③用剩余速度分析修改和优化地质模型;④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实现 相似文献
12.
13.
实用化的二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用化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本文仅比较了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即分步傅里叶法(SSF)、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广义屏法(GSP)和空间一频率域有限差分法(XWFD)。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速度场分裂为背景场和扰动场;背景场的波场延拓采用相移法实现;扰动场的偏移成像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从而构成各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文中对四种方法相应的脉冲响应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用Marmousi模型数据和实测地震数据作了偏移成像处理,计算结果比较理想。还将波动方程偏移结果与克希霍夫积分法偏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波动方程偏移成像结果在分辨率和对弱信号的成像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克希霍夫积分法。 相似文献
14.
三维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国际上标准的SEG/EAEG模型进行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研究。与三维单炮叠前深度偏移不同 ,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有一个叠前数据的合成过程 ,由于合成后数据量大大减少 ,所以合成炮偏移的计算量要比单炮偏移小得多。阐述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的实现过程 ,给出了相应公式。对SEG/EAEG盐丘模型的一个数据集进行了MPI并行计算 ,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所作的较多计算表明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这为野外实际数据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推广应用到三维VSP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阐述,其基本原理是将三维VSP数据按井中检波器的位置抽成共检波点道集,对共检波点道集进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过程为将VSP波场分解为背景波场和扰动波场,背景波场采用相移法偏移,扰动波场采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偏移,然后对偏移后的上下波场进行相关处理,获得成像结果。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正确可行,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实用。 相似文献
16.
在实现地震资料的全三维处理中,叠后三维一步法偏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本文通过对一块浅海资料的一步法和两步偏移处理结果的对比,说明一步法偏移在改善陡倾角成像、确定断层位置和构造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带误差补偿的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于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深度偏移对介质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强适应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系数的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它在限差分波场延拓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算子误差的补偿校正,从而提高了算子的成像精度;同时也可以基本消除差分频散,提高成像剖面信噪比。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点,能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文中一切计算均在频率域进行,与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相比,具有计算效率高、成像方便的优点。脉冲响应测试和对Marmousi模型进行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表明,该偏称进强横向变速情况下“三高”(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与高保真)数据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深层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不能获得理想的成像效果。虽然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的基本轮廓可被识别,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需要使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实现复杂目标区的高精度成像。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概况、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难点,指出速度建模是关键,并给出了相应的建模对策。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这样的建模方法对该地区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