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家河油田馆陶组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高达97.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85.1%,随着开发过程的不断深入,面临的开发问题更加复杂,剩余油分布日趋零散,挖潜难度增大。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已经成为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油田平均含水己达80%以上,但仅采出可采储量的2/3左右,因此高含水期开发将是我国重要的油田开发阶段。首先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进行调研,其次以某稠油区块高含水期天然水驱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机理模型。该油田为正韵律,设计井网为反九点法井网,其中提液方式取两个水平,其余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最后,结合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油田特高含水期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3.
明一东块含油面积2.12km2,地质储量533×104t,可采储量245×104t,采收率45.97%。截止2010年,综合含水91.71%,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85.28%,剩余油分布呈"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认识难度大;针对油田存在的问题,明确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应用高精度三维技术,精细储层、剩余油研究,找准剩余油富集区,开展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双高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13井区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高垒带中部。纵向上油层层系较全,上至东营油层,下至潜山都有油气显示,各油层经多年注水开发和多次平面、纵向调整,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将多种研究方法组合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利用存水率法、物质平衡法、分流方程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结合各开发层系小层沉积相动态综合分析,定量或半定量地确定了齐13井区各油层剩余油丰度、剩余可采储量及分布规律,确定了各层系主要剩余油富集区,为下步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注水存水率估算法、物质平衡法、分流方程法、开采动态法确定X油田龙11井区剩余油饱和度,又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各小层水淹状况,得到了一些认识,尤其是进一步分析和认识了该井区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剩余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6.
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并且介绍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最后简单阐述了剩余油的成因的难点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内大部分油田均采用的是注水挖掘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注水方式来对早、中期含水上升快的原油进行开采,具有较高的采出率,待达到80%的含水时,油田的可采储量大约可达到62%,大庆油田也是如此,剩余油的挖潜已成为老油田开采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而高含水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非常繁杂,挖潜难度也非常大,因此,对大庆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对策进行探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的油田已经基本进入了高含水期,研究剩余油的分布以及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高含水期剩余油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具有很大的潜力,研究剩余油势在必行,主要从成因、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杜229块是辽河油田2008年二次开发试验区块之一,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二次开发前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经达到90.13%,进入蒸汽吞吐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递减加大,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水平井加密、蒸汽驱、SAGD等二次开发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重新上产,而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杜229块是辽河油田2008年二次开发试验区块之一,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二次开发前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经达到90.13%,进入蒸汽吞吐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递减加大,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水平井加密、蒸汽驱、SAGD等二次开发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重新上产,而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过程中,依据油田的地质储量的开采状况,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扩大油田开发的程度,从而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为了达到更好的生产效率,采取挖潜增产技术措施,提高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曙光油田普通稠油经过20多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高达87.5%,常规吞吐开发效果越来越差。针对当前曙光油田普通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后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对纵向、平面、层内和潜山四类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研究,并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状况,从转换开发方式、调整开发井网、加大高效措施、应用组合吞吐技术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蒸汽驱、火驱等开发方式转换、应用水平井技术调整开发井网、加大大修、侧钻、补孔等高效措施工作力度、应用配套组合吞吐技术,探索改善普通稠油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初步形成了普通稠油开发后期改善效果的工作思路,拓展了油藏剩余油挖潜的技术手段,对薄互层稠油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及油田的持续稳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剩余油的发展情况,研究剩余油的目的、内容及必要性。并且以葡北三断块为例对其石油地质储量进行核算,其结果与上次的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原来的含油面积是针对整个断块而言的,在本次计算中采用分单元圈定含油面积。之后应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包括不同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类型低效无效循环体分布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不同井网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规律;四类井分布状况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根据砂体类型、韵律类型、不同沉积微相及所处位置,选择解剖井区,进行剩余油分类研究。最后在剩余油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每种类型的剩余油分别提出挖潜方法,提高井网的利用率,改善储层的动用状况。  相似文献   

14.
永宁双河油田是一个特低渗的岩性油藏,自1999年全面投入注水开发至今已进入中含水期开发阶段,随着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地下油水关系日趋复杂,给油田稳产和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区内延长组油藏储量动用程度不均均,井距不均匀,注采井网不完善,注采不易调控,造成可采储量损失大,加之采用混注,较少分注,纵向上各层吸水不均,油井措施效果变差,水淹关井井数增多,油田开效果相对变差,区内仍存在部分剩余油未被开采,为了提高采收率,对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是重要的手段。文章对永宁双河油田东区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油水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剩余油在平面上地下油水运动结果及的分布范围,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15块自2002年进入特高含水期。本文针对井况损坏严重、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分布复杂零散的开发形势,进行精细构造、储层和剩余油研究,将井网恢复与开发调整相结合;充分利用砂层间隔夹层分布稳定的特点,对二类层按照物性进一步重组细分;对三类层按照砂体形态细分;对断块内部小断层和边部构造控制剩余油通过高效调整井和注采完善进行挖潜。通过有针对性的精细调整、精细挖潜,可采储量得到增加,采收率由49.9%提高到54.92%,提高了5.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羊二庄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93.1%,已经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储层平面上大面积水淹,受研究区内断层、储层内部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开采的主要矛盾已由层间矛盾转为如今层内矛盾乃至砂体内部建筑结构之间的矛盾,因此开展了储层构型研究。以馆二段为例,并应用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研究方法,开展心滩识别及内部构型解剖,创新应用单一心滩内落於层厚度及数量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心滩解剖区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认识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研究成果为羊二庄油田方案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胡五块动用石油地质储量574万吨,采出程度26.75%,采有速度1.06%,综合含水90.3%,余剩可采储量63万吨。如何精确描述剩余油的分布,是挖潜剩余油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电位测试剩余油监测方法,对胡五块H5-15井区剩余油所取得的认识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助设计研制的微观可视化规则模型,利用微观驱替装置对水驱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定量考察水驱驱油效果,研究配位数对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微观剩余油规律数值模拟配位数为4的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形态为柱状剩余油和膜状剩余油两种形态,配位数越大,驱替效果越好,剩余油所占孔隙比例越小,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分布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在稠油吞吐中后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根据锦45块中剩余油分布比较复杂的锦99块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并调整好挖潜技术,把握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复杂小断块水驱砂岩油藏构造地质认识不清、油水关系复杂、含水高、采收率低等问题,从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储层平面、层间剩余油分布特征和下步挖潜方向,提出了该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对策和技术保障,通过综合调整,提高采收率4.8%,增加可采储量12.24×10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