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2007,(11):36-38
早在2003年,您就建起了个人博客“关注农村教育”(www.blogcn.com/user/dengzhengyi),被誉为中国校长博客第一人。在建立博客之初,您积极引导学校教师参与博客,博客给您个人以及您的学校带来了哪些改变?网络书签、Blog、Moodle等社会性软件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否能够适应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需要?  相似文献   

2.
K12教育论坛 (http://sq.k12.com.cn/forums/)这是知名的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论坛,是日前教育类人气最旺的论坛之一。目前注册的用户有5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3.
受黎加厚教授“东行记”(http://www.jeast.net/)的影响,山东省淄博市的中小学教师自2003年起开始了基于博客开展教育叙事的努力。截至目前,淄博市有1.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参与区域教育博客的应用,占全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3左右。从来没有过哪种技术工具像博客这样,在没有政府指令性要求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得到如此众多中小教师的广泛应用。如今从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视角回顾和反思我们教育博客区域推进的实践,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个人电脑》2007,13(7):162-163
Sony般影机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对教育用户/政府/企事业单位用户的不同需求有着深入的理解.明白用户在投影机的功能细化和使用性能等方面对厂商有了更高的要求。VPL-CX100/120/125/150/155VPL-CW125就是主要针对这部分市场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叶展 《程序员》2005,(6):33-35
在讨论游戏设计师的培养和游戏教育之前,先谈谈两种类型的学习。 在学校教育普及之前.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采用一种叫Master/Apprentice Relationship.即大师,学徒模式的教育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手工作坊式的师傅教徒弟。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线”网站(http://www.eduol.cn)对中国教育的一大贡献就是促进了很多教师的民主启蒙。通过网络尤其是论文的交流,教师们体会到了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庄秀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专注于网络学习技术的实践与研究,长期从事网络社会互联学习技术的实践与研究。主要任教课程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 个人学习网志(http://blog,online-edu.org/zxl) 在线教育资讯网个人专栏(http://www.online-edu.org/index.php?cid=125)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时代,教育技术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多媒体教学发展得如火如荼,熟练操作多媒体将是未来教师们的必备素质。现在很多师范院校都为师范生开设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其次,不仅是教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未来的学习者必须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以便更好地学习,所以,如何使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是教育技术需要研究的一个很大的课题。再者,在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空中课堂”、“网络教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都需要教育技术的支持。就在今年暑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以新思考网(http://www.cersp.com)为依托,成功地举办了网上教师研修活动,充分显示了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部门。 从东部到西部.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从教育研究部门到教育管理部门.教育信息化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开展.这个实验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六大行动。所谓“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三年多以来,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与网络》2005,(2):25-25
如今,随着互联网教育功能的不断强化,终身教育的呼声日益迫切,人们都希望看到互联网掀起一场有益于全民素质的教育浪潮。但是,正如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必然经过一番波折,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免泥沙俱下,有的网校凭借一个机房几个课件就开设课程,有的学习者把互联网教育当作一个获取文凭的捷径……知名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在线(www.TOL24.com)一位负责人认为,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育》2005,(7):25-25
在新技术引领潮流的今天,什么才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值得推荐的应用呢?据统计,全世界有数百万的学生和教师在利用纸笔手绘或电脑软件绘制概念图的方法来学习,但这个数字并不多。目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科研机构IHMC推出的名为“Cmap Tools”(http://cmap.ihmc.us/)的免费概念图软件将会使这一数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春天。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谈到课程改革带来压力的同时,更应该思考高中存在的价值。而且,要从根本上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十七大的报告中也指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奋斗了25年,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持续稳定地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现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的质量。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相应地,我们的高中教育也应成为大众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与网络》2004,(20):36-36
浪潮风帆数字教育数字校园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为中小学信息化提供的综合的、整体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强化教学和资源的核心作用,并提供管理、科研、服务等教育手段,并与城域网部分进行信息交流,紧密连接,互补配合,从而为各层次中小学建立灵活性、开放性的校园网络,简洁高效地实现最基础的教育教学应用,该平台基于WEB方式设计,B/S架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易用。依托资源,立足教学,方便管理,服务师生。使学校成为一个整体的信息化教学社区。  相似文献   

16.
《微型计算机》2011,(12):108-108
教育信息化是目前国内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戴尔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今年2月25日,戴尔成功地发布了教育博客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所有与教育利益相关的人员.包括学生.家长以及所有管理人员、教育领域决策人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就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差距很大,在一些城市的发展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近的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地区处于落后状态。我们必须对占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做出清楚认识,才能采取相应策略真正推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全国的六个区域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这六大区域为: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华北(河北).华中(湖北),西北(陕西).西南(云南、贵州).民族区域(内蒙古)。每个区域的样本数目为:3个县、9所初中(每个县为3所)、20~40名信息技术教师、180~200名一般学科教师(每所样本学校抽取约20名)、450~500名学生(每所样本学校抽取1个教学班,约50名学生)。样本县的样本学校包括县、乡两级的初级中学.内蒙古地区的样本学校数中民族学校不少于1/3。发放问卷4212份:信息技术教师240份;其他学科教师1200份:学生2700份;校长54份;教育局长18份。因为是课题组人员实地进行调查.问卷基本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年底,CNBlog.org进行了“Webridge-翻译Blog六度调查”,第一个接受调查的Blog是“教育中文翻译”(http://fanyi.edu2do.com),这是国内第一个公益性在线教育翻译项目,于2006年7月7日正式上线运行,发起人是年轻的自由英语教师周白云(Rita Zhou)。在和国外教育界人士进行专业交流时,周白云发现,由于语言障碍,国内教育界人士对国外教育的最新发展很不了解,国外人士对国内教育的了解也十分欠缺。因此,她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用Web2.0工具组织一个在线的群体协作项目。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课中.提倡快乐教育.注重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极少吃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极为普遍。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极差.稍遇困难就后退、遇挫折就生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开展快乐教育的同时.也应提倡磨难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曹振华 《福建电脑》2011,27(4):171-172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在几十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现代高职教育现状之间仍存在不和谐的方面,计算机教育理论更新明显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硕士化教育模式.从提高学生专业针对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破课堂教育的束缚等方面改革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在作者指导的课外学习小组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