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的装饰种类及题材类型,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的时代变迁,并且指出了陶瓷纹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古代青花瓷画,以青料单色绘画为主,以国画技法为表现形式,形成蓝、白相间的素色画面。虽然明、清时期有青花釉里红、青花斗彩作品,但还是以青色为主,瓷画的器型、纹饰、边角图案,都是民族艺术的体现。绘画题材,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内容为主。凝炼的构图、生动的形象、流畅的线条,构成民间青花的主要特点。古代的青花纹饰以市场需要的题材  相似文献   

3.
婴戏题材是指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和嬉戏玩耍情节的纹饰题材。婴戏题材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画像石"母子图"婴戏题材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饰之一,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如釉下褐绿彩婴戏莲纹就是以婴戏题材为主要内容,对瓷器加以装饰。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也是我国儿童题材绘画的鼎盛时期,儿童题材绘画的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画家之众、作品之多、取材之广、技巧之高、影响之大,均为历代所不能比拟,宋代绘画是自唐代以来达到的一个高峰。从宋代大量的婴戏题材绘画到陶瓷婴戏纹样在磁州窑的广泛运用,磁州窑的婴戏图纹是宋代婴戏作品的沿用与发展,所以本文以婴戏图为主体,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二者进行更系统、更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刘谦 《陶瓷工程》2012,(2):34-36
耀州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古瓷窑,制瓷历史悠久,器物造型丰富,装饰题材广泛,动物、植物、风景、人物和几何纹样等,一应俱全。丰富多样的纹饰因纹样形态、器物造型、装饰部位和装饰技法等诸多差异而有多种变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构成形式,构图随意而灵活,充分体现了古代陶工熟练驾驭纹饰构成规律的高超技能,本文仅就耀瓷纹饰的构成形式作一归纳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5.
菊花纹饰是古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大约从唐、五代开始,瓷器上开始出现菊花纹饰,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从五代一直到明清,每个时代的菊花纹饰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通过梳理各个时代、各个窑口瓷器上的菊花纹饰,探明其菊花纹饰的特征,对于陶瓷器的断代、产地判断、真伪鉴定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粉彩表现花卉具有鲜艳、柔和的美感,这种美是其它陶瓷工艺,如青花、古彩和新彩所无法替代的。景德镇陶瓷装饰中表现牡丹这一题材,在古代就开始了,人们对于这一主题的喜爱,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并得到大众普遍的青睐。当粉彩牡丹以全新的姿态出现时,它多与其它纹饰,如动物纹饰进行组合装饰。笔者结合个人的绘画经历叙述粉彩牡丹与几种典型动物纹饰组合装饰特征,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7.
五彩瓷色彩明艳、构图巧妙,历经明代不同时期发展,于清康熙时期达到巅峰。结合摄影学、设计学、装裱艺术等相关理论,研究大场景人物题材康熙五彩瓷的构图。以“五彩”命名为切入点,以绘画和装饰分类。研究发现,陶瓷五彩具有“团组——椭圆形”“综合”“环绕——孑立式”“主次搭配”等不同类型。大场景人物题材康熙五彩瓷巧妙之处在于根据绘画和装饰的条件,灵活表达,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8.
陈艺璇 《陶瓷研究》2023,(1):127-129
从现存的古陶瓷实物上看,以山水为题材作为陶瓷的装饰纹饰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长沙窑,一直到了明代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并流行于外销瓷中。这一变化受到明代文人画以及版画的影响,为清代外销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清代外销瓷上的山水纹饰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以分期的形式将康熙、雍正及其乾隆这三个陶瓷山水纹饰发展重要的时期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论述外销瓷山水纹饰在这三个时期的发展、成熟以及走向程式化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悠久的制瓷历史中,历代陶瓷绘画装饰,不论官窑或是民窑,都广泛使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牡丹花纹饰始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题材,以丰富的造型、富贵的象征、新颖的构图形式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陶瓷》2020,(2)
中国陶瓷纹饰是富含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之一,其题材丰富,技法巧妙,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远古装饰着手,分析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纹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各个时期陶瓷纹饰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不同历史时期陶瓷饰物的文化意义,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是陶瓷纹饰领域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对我国陶瓷纹饰行业的研究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构图是指纹饰图案在器物上的布局形式,即谢赫所说的"经营位置"。瓷器纹饰构图与绘画艺术构图有很大不同,绘画的构图基本上是平面构图,但瓷器无论瓶、罐、盘、碗,其表均有一定的弧度,瓷器纹饰彩绘时必须根据器物形体的弧度,按比例、位置有规律地安排画面。本文以清代康熙时期瓷器上云纹的构图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平面造型和立面造型中青花云纹的构图特征,对陶瓷上云纹装饰运用的形式美规律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瑰宝,以其卓越的工艺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而享誉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代青花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其中,人物故事纹是其众多纹饰中的一大亮点,涵盖了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元代戏剧中的人物,成为元代瓷器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人物画对元青花瓷人物纹饰在绘画理念和题材内容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回顾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元青花瓷人物纹饰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以深入剖析其独特的绘画特征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主要品种是烧制釉下彩和模印贴花工艺产品。安逸的唐朝社会环境、特殊的湘楚地域文化和文人写意花鸟画等创作观念的影响,极大的丰富了长沙窑的绘画题材和装饰语言。花鸟纹饰是唐长沙窑口题材种类最多的彩绘纹饰,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和民族审美意识,从花鸟画历史的变迁中可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使得长沙窑花鸟纹饰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具有前瞻性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和研究长沙窑花鸟彩绘纹饰形成的背景和产生的原因,从材质、造型、布局、绘画手法等方面,阐述长沙窑花鸟纹饰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陶瓷中的人物装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的装饰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有山水人物、花鸟图案及书法等等,各有其美,使得陶瓷艺术灿烂多彩。其中,用古代寓言、成语典故、民间趣事作为题材装饰陶瓷,在陶瓷史上有许多实例。因此,人物题材是我国陶瓷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洪程 《陶瓷研究》2022,(2):113-115
粉彩瓷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陶瓷装饰彩类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清代工匠的艺术变革导致的,更加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一次次升华带来的必然结果。不同的时代对美都有独特的理解,粉彩人物艺术家,对仕女瓷画的形式美以及色彩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仕女自古以来都是绘画当中比较流行的创作题材,画面丰富题材多样。大多都以古典小说、传记中的人物作为创作的原型,本文尝试讲述古代仕女绘画的各种创作特点以及审美价值,希望从中得到创作灵感,推动当代陶瓷仕女纹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磁州窑白地黑绘纹饰的装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英  张树真  沙海鹏 《中国陶瓷》2007,43(7):63-64,65
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与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的最具民族特色的陶瓷装饰艺术语言,它不但具有写意水墨画自由、豪放的艺术特征,同时结合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图形纹样和构图形式,形成别具韵味的装饰风格。从纹样的形态、组织、色彩及题材方面展开研究,对磁州窑白地黑绘纹饰的装饰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耀州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著名的古瓷窑,制瓷历史悠久,器物造型丰富,装饰题材广泛,动物、植物、风景、人物和几何纹样等,一应俱全。丰富多样的纹饰因纹样形态、器物造型、装饰部位和装饰技法等诸多差异而有多种变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构成形式,构图随意而灵活,充分体现了古代陶工熟练驾驭纹饰构成规律的高超技能,本文仅就耀瓷纹饰的构成形式作一归纳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洪绶是明末著名画家,尤以人物绘画成就最为突出,其人物绘画对康熙时期的古彩瓷器装饰产生了重要影响。试图从陈洪绶人物画的绘画技法、装饰题材、艺术风格、绘画理念等几个方面,具体探讨陈洪绶的人物绘画对康熙古彩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粉彩瓷是中国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画工细腻,题材丰富。荷花纹饰作为粉彩瓷的一种主题纹饰之一,其装饰形式在陶瓷的广泛运用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装饰构成形式十分多变、装饰内容丰富、表达的寓意极为深刻,能使整个装饰图案更精美更完整。直至清代,荷花纹饰在粉彩瓷的装饰上随着粉彩瓷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粉彩装饰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装饰元素。荷花纹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从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20.
耀州窑装饰纹样的构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名窑,以精湛独特的装饰艺术著称.其装饰题材丰富,纹饰构成因器物造型和装饰技法的不同而呈现多种面貌,不同种类和形态的装饰纹样,有单独出现的,也有组合装饰的,自由灵活、变化丰富,在适合形、连续式、分格状等构图形式的规范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构成规律,为耀瓷装饰艺术增添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