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波辐射对高链玉米淀粉热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对30%水分含量的高链玉米淀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波处理降低了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冻溶稳定性以及焓值,提高了糊化转变温度及转变温度范围。高链玉米淀粉经处理后糊化起始温度升高、黏度降低,黏度曲线由C型变为D型。以上表明在淀粉颗粒内无定型区和结晶区的直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发生交互作用,产生了新的不同稳定性的结晶体,从而导致微波淀粉内部更加有序的结晶排列。  相似文献   

2.
硅酸铝-淀粉系复合悬浮相电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酸铝-淀粉系复合悬浮相电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发现其某些流变曲线超出已有流体流变曲线范围,而呈现“V”形,且在高电场强度时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为解释该现象,提出了一种复合粒子的极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研磨介质条件下研磨所得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微细化处理,分别以无介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等为研磨介质对淀粉进行研磨,用淀粉粘度测定仪测定研磨所得淀粉的糊化温度及峰值粘度。结果研磨所得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均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研磨介质对玉米淀粉糊化温度的影响为蒸馏水无水乙醇未添加介质;研磨介质对玉米淀粉峰值粘度的影响为蒸馏水无水乙醇未添加介质。结论球磨能够降低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研磨介质为蒸馏水时淀粉性质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5.
辐照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玉米醇溶蛋白在复合材料加工中的流变特性,研究了辐照剂量、温度、剪切速率对玉米醇溶蛋白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经辐照处理后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呈现"剪切变稀"现象。辐照剂量、剪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流变性有显著影响。随着辐照剂量增加,溶液黏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辐照剂量为10kGy时,黏度最高;随着剪切温度的增加,溶液黏度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308K时,黏度最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溶液的黏度降低,但当剪切速率接近100s-1时,黏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玉米淀粉醋酸酯用于制造淀粉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宜功  高群玉 《包装工程》1994,15(4):162-164
选用玉米淀粉醋酸酯,添加若干种增塑剂,以改进淀粉膜的伸长百分率,柔软性,为制取性能好的食用薄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孙刚  邹思敏  梁洁 《包装学报》2018,10(6):50-54
以玉米淀粉为基体,辅以相应的增塑剂和发泡剂,利用挤出发泡法制备了淀粉基复合发泡材料。运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甘油增塑剂、NaHCO3发泡剂含量对淀粉基复合发泡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熔体黏度对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基复合发泡材料的熔体流动特性表现为假塑性;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熔体黏度逐渐下降;随着NaHCO3含量的增加,熔体黏度先下降后提升;随着熔体黏度的降低,熔体内泡孔数量减少,孔径增大,当熔体黏度为1 200 Pa·s时,泡孔大小适中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流变性质和相变性质是指导热塑性淀粉(TPS)生产加工的重要参数。文中利用转矩流变仪(密炼机)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甘油增塑淀粉时TPS流变相变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甘油增塑时,对淀粉流变性能的影响与水不同;由于转子扭矩的变化主要由TPS相变产生,而甘油的润滑效应不利于淀粉塑化,因此TPS的塑化程度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多先减小后增大;升高转子转速会加大剪切力,加剧相变;同样初始温度越高,相变越容易发生,且温度对相变程度的影响显著于转速。  相似文献   

9.
玉米淀粉粘合剂的检测杨炎武配制好的淀粉粘合剂能否应用于生产,在使用前应先对它进行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出粘合质量优良的纸箱产品。一、感官检测通过观察声、沫、色、丝来鉴别粘合剂的质量优劣。1.听声响:粘合剂制好后,当反应搅拌刚停止时,粘合剂液体...  相似文献   

10.
复合增塑剂种类对玉米淀粉塑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油、甲酰胺和尿素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复合增塑剂对玉米淀粉进行塑化处理,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制备热塑性淀粉(TPS),研究了复合增塑剂种类对淀粉塑化性能的影响。利用DSC和SEM对塑化效果进行了表征,并对TPS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吸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增塑剂采用甘油/甲酰胺/尿素三者混合时,对淀粉的塑化效果最好,制备的TPS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都较好,吸水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微细化玉米淀粉粒度效应及其流变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代粉体机械可制备微细化玉米淀粉。随着淀粉粒度减小,其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糊的特性黏度降低,分子量下降。布拉班德黏度分析表明,微细化玉米淀粉糊化起始温度下降,热糊稳定性增强;在冷却阶段,随着粒度降低,微细化玉米淀粉的凝沉性较原玉米淀粉增强,冷糊稳定性较原玉米淀粉减弱。微细化玉米淀粉糊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流动性随粒度降低而增加,并显示出一定的粒度效应。  相似文献   

12.
淀粉粒度效应对热塑性微细化淀粉熔体流变学行为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丙三醇/聚乙烯醇复合增塑剂分别塑化不同粒度微细化淀粉,对热塑化过程以及塑化产物的流变行为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微细化淀粉的粒度降低,比表面积增加,与复合增塑剂反应接触位点增多,复合增塑剂与淀粉间的相互渗透作用增强,塑化效果得到改善,塑化产物熔体的流动性提高,因此适当降低淀粉粒度可以提高塑化效果,改善热塑性淀粉的机械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不同含量的氧化剂、糊化剂以及交联剂对木薯淀粉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红外、流变学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糊化剂(NaOH)和氧化剂(NaClO)用量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 当加入16%(相于干淀粉质量而言)的NaClO作为氧化剂时,淀粉胶黏剂的初黏力和黏度都达到最佳。当加入10%(相对干淀粉质量而言)的NaOH作为糊化剂时,淀粉在室温下就能发生糊化,形成黄色透明状胶黏剂,此时,胶黏剂有明显的触变性。结论 NaClO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改变淀粉胶黏剂的流动性,但过量的NaClO会使胶黏剂黏度过小,并致耐水性和黏结性不足。适量的NaOH加入可以使淀粉的黏度增加,但过量的NaOH会减弱重新缠结的淀粉高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导致黏度下降。硼砂的加入能与淀粉分子形成络合物,使淀粉胶黏剂的黏度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硝基胍(NQ)球形化对2,4-二硝基苯甲醚(DNAN)/NQ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旋转黏度仪研究了固体质量分数、剪切速率、颗粒形状及级配、工艺温度等因素引起的DNAN/NQ悬浮体系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悬浮液固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表观黏度呈先缓慢增加至拐点再急剧增加的趋势,球形NQ与级配球形NQ在DNAN中的临界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55%和70%;固体质量分数越高,DNAN/NQ悬浮体系表观黏度受剪切速率的影响愈发明显,假塑性程度越高;相同条件下,颗粒越不规则,悬浮液体系越偏离牛顿流体,颗粒级配可有效降低悬浮液体系的假塑性程度;Arrhenius方程可精确描述DNAN/球形NQ悬浮液在96~115 ℃时表观黏度与温度的关系,悬浮液固体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41.18%时,流动活化能由36.69 kJ/mol增加到47.59 kJ/mol,悬浮液体系表观黏度相对温度变化越敏感。  相似文献   

15.
短期老化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短期老化作用对橡胶粉(CR)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针对经旋转薄膜烘箱实验(RTFOT)老化前后的CR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和重复蠕变恢复实验(RCRT)得出相应流变参数,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从细观的角度观察沥青内部结构变化及其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作用引起沥青组分的变化,使沥青表现出硬化现象;老化作用对CR改性沥青的变形恢复能力和变形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老化作用和温度的影响大于应力对其影响;随温度的升高,老化作用对CR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影响变弱。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凹凸棒土(AT)纳米粉体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了共混改性,并通过旋转流变仪测试研究了稳态剪切下不同AT添加量对共混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溶液的表观黏度基本上随着AT加入量的增大而降低。AT纳米粒子的加入使混合溶液体系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变小。混合体系的表观黏度与表观活化能的关系基本仍然符合Ar-rh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挤压铸造与超声处理工艺对铸造铝锂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工艺改变对组织细化及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解决传统重力铸造下铝锂合金性能较差的问题。方法 将挤压铸造(SC)与超声处理(UT)相结合制备Al-2Li-2Cu-0.5Mg-0.2Zr合金,在熔体超声2 min后,以50 MPa的挤压力制备合金,探究各工艺对铸造铝锂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与传统的重力铸造(GC)相比,SC合金的孔隙率和成分偏析显著降低,晶粒尺寸也明显减小,特别是经过UT+SC处理的合金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经UT+SC处理后,Al-2Li-2Cu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UTS)、屈服强度(YS)和伸长率分别为235 MPa、135 MPa和15%,与GC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113.6%、28.6%、1 150%,与SC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5.4%、3.8%、15.4%。结论 UT+SC工艺能明显提升铸造铝锂合金的性能。UT+SC制备的Al-Li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的提高归因于孔隙率的降低、晶粒细化和第二相的均匀分布。将挤压铸造与超声处理相结合制备铸造铝锂合金解决了重力铸造下合金性能较差的问题,为满足航...  相似文献   

18.
对淀粉进行了流变相接枝改性,测定织造区域内经纱表面浆膜温度,分析了PVA共混浆膜及原淀粉共混浆膜的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经纱表面浆膜的温度28.3-35.1℃范围内PVA共混浆膜的阻尼特性优于原淀粉共混浆膜,其储能模量(400-450 MPa)和耗能模量(25-30 MPa)均远大于原淀粉共混浆膜的储能模量(<50 MPa)和耗能模量(<5 MPa);经流变相接枝改性后,接枝淀粉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分别达到500-520 MPa和35-40 MPa,分别提高了900%和600%。流变相接枝改性改善了原淀粉共混浆膜的阻尼特性,解决了浆膜脆、硬、落浆落物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