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利用模板压印方法大规模制备大面积微纳米结构的图形化技术,具有重复性好、成本低及结构分辨率高等优点.对各类聚合物及介质的快速结构成型使得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在制备微纳光学、光电器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增强现实光波导及微流控芯片等众多领域,并在纳米技术商业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和技术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和“决定性的技术”,本文论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简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给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纳米粒子改性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纳米科技特别是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纳滤膜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认为崭新的纳米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4.
面向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于纳米结构的宽光谱高效太阳能电池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低维等离子体系统的量子调制及应用研究"和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关键材料-氮化稼(GaN)晶片开发及产业化"的微纳米结构和器件制备需要,依托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加工公共平台和测试分析平台产生的丰富的微纳米加工工艺数据资源,研究设计一个微纳加工工艺数据库,包括原始数据存储数据库、数据整合集成数据库、运行状态数据库、典型问题数据库、异常信息数据库等,实现对微纳米器件加工工艺的有效收集、整理和加工提炼,满足科研人员数据分析、计算和开发新工艺的模拟预测的需求,形成一批通用微纳加工工艺,并逐步在中科院研究所间以及研究所与企业间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微纳加工工艺数据库的建立,收集积累大量的加工工艺,为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微纳米器件研究提供必要的通用工艺及其加工工艺模拟分析,实现成果共享,减少费时费钱的通用微纳加工工艺的重复研究,加快研究进程,达到降低研究成本和提高研究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纳米实验力学中的相关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纳观力学特性与纳米材料力学特性的测试是纳米实验力学的基本内容。本文对纳米硬度技术、纳米云纹技术、扫描力显微镜(SFM)技术等主要的几种纳米实验力学测试技术进行概述,然后对目前纳米碳管力学特性试验测试的若干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碳纳米管作为理想增强填料与聚合物进行复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成复合纳米纤维,有利于增强纳米纤维材料的各项性能,进一步开拓纳米纤维的应用范围.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功能特性及应用领域三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进行...  相似文献   

7.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3):469-474
纳米压痕技术是一种新的材料特性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研究微/纳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和材料微纳区域内的局部特性。介绍了纳米压痕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针对纳米压痕技术的理论建模、压痕形貌、微观组织以及测量精度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了纳米压痕技术现存的研究难点及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光学精密机械》2005,(2):18-18
美国科学家日前公布的研究称,用一种特殊的聚合物将携带药物的纳米粒子包裹住,再将其注入患有癌症的实验鼠体内,能大大降低癌细胞扩散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原位合成纳米MoS2微粒/聚酯聚合物的疗法,试验了分散有纳米MoS2微粒/聚酯聚合物的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在重载和高速滑动下,纳米MoS2微粒/聚酯聚合物改性的航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一种新型塑料挤出设备的结构型式。通过与传统单(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分析比较,说明了该种单 螺杆往复式混炼机的加工原理及运动特点。使用该设备制备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中纳米填料的分散 性能进行了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单螺杆往复式混炼机分散性能优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纳 米颗粒软团聚的打开。与普通单(双)螺杆混炼设备相比,无机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分布更为均匀,分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正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教授解令海团队在有机纳米聚合物领域取得突破。有机纳米聚合物是指由有机纳米单体作为重复单元经共价纳米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分子链,具有碳纳米的链属性与高分子的可溶液加工优势。可溶性有机纳米聚合物甚至潜在影响新一代有机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柔性/印刷电子器件、信息存储与神经形态计算等相关科技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黄维和解令海带领团队开创了聚格类有机纳米聚合物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光学仪器》2011,(6):81-81
<正>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理清了温度在蘸笔纳米光刻技术中的作用,据此研制出的热蘸笔纳米光刻技术能在物质表面构造大小为20nm的结构。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们能廉价地在多种材料表面构造和种植出纳米结构,用以制造电路和化学传感器,或者研究药物如何依附于蛋白质和病毒上。为了在一个基座上直接构造纳米结构,科学家们一般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做笔,通过分子扩散将墨水分子沉积在基座表面上。这项技术很昂贵,需要特殊的环境且只能使用几种材料。而蘸笔纳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声辐射效应、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纳米镓/聚丙烯酸丁酯核壳复合粒子,借助透射电镜表征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镓粒子被包裹在聚合物中,所形成的复合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壳结构,粒径在70~130nm;纳米镓粒子的加入量对乳液聚合物反应具有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纳米技术的最新研究发展情况,包括纳为主级测量技术、纳米级精度的加工和纳米级表层的加工--原子和分子的去除、搬迁和重组,微型、超精密机械和机电系统,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学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纳米压痕技术的基本测量原理,该技术利用加载-卸载过程中压痕对载荷和压入深度的敏感关系,测试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由于该技术纳米级的压头位移和纳牛顿级的作用力,使之成为研究摩擦表面膜的有力工具,应用纳米压痕法对纳米铜摩擦表面膜进行了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纳米加工技术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防战略发展和纳米级高精度、高质量、低损伤尖端产品的迫切需求,促进了纳米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纳米尺度,理解材料的变形、去除机理对于加工高质量的微纳器件至关重要,多晶材料作为制造微纳器件的主体,具有晶粒尺寸较小、大比例晶界和缺陷结构极少的特征,但目前对于多晶材料的去除机理仍缺乏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纳米加工实验由于研究对象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存在加工过程中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及缺陷演化难以动态观测和控制,可重复性差等问题,使之难以获得满意结果。从而科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成为研究纳米加工  相似文献   

17.
纳米表面工程与摩擦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面工程技术解决摩擦磨损问题具有高效、实用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表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出现了“纳米表面工程”。利用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制备的涂层和镀层有着非常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叙述了作者近年来的有关工作,包括热喷涂纳米陶瓷涂层、热喷涂纳米自润滑涂层、纳米陶瓷/聚合物复合涂层、纳米复合电镀层以及纳米电泳沉积层的摩擦磨损特性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林有希  高诚辉 《机电技术》2004,(Z1):176-180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将在宇航、机械、生物、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探索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中粘土的有机化处理、插层复合工艺以及复合材料优异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的原理、特点。评述国内外选择性激光烧结普通陶瓷粉末、纳米陶瓷粉末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控制激光偏振与扫描方向,利用飞秒脉冲激光正交线扫描的微加工方式,在硅和不锈钢表面诱导出了规则分布的复合表面微纳结构并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对微纳表面结构形成的影响。实验显示:当激光的能量密度接近材料烧蚀阈值时,在硅表面诱导出了周期条纹嵌套纳米孔的双层复合二维结构,在不锈钢表面则诱导出了依赖于激光偏振方向的纳米点阵列分布,分析认为纳米点阵列是由周期条纹结构边缘发生断裂而生成的。另外,当激光的能量密度大于材料烧蚀阈值时,在硅和不锈钢表面会烧蚀出规则分布的微米级孔洞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次扫描诱导出的表面微纳结构增加了对入射激光的吸收,促进入射激光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耦合,加强了后扫描的烧蚀效果,使得后扫描诱导出的微纳结构占主导。文中提出的正交线扫描的加工方式为微纳表面结构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