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图”作为布扎建筑设计的核心,被认为与美院经验主义教育密切相关。随着布扎教育的没落,“构图” 也逐渐让位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但作为设计方法学的一部分,它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在“布扎”向现代建筑转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构图”的适应性要点,回溯它积极回应中国建筑教育的“适应性”案例, 意图说明重新审视这一设计方法以及布扎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究1910年代接受美国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康奈尔大学吕彦直和杨锡宗的设计学理逻辑的形成。通过分析吕、杨两位的设计作业和设计实践,尝试解读布扎体系下产生的设计理念,发现他们的设计风格源于学生时代的布扎教育。美国布扎建筑教育促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既善于引入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又创新地引领中国风格的形成。因此,美国布扎建筑教育影响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3.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大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的举办,已引起建筑学界学者对于布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历史价值的再度研究,进而也引发我们希望对西方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之关联性的重新认识。文章基于我们是否仍然应该在"规则"与"自由"间的矛盾中定义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不可调和性这一追问,通过对法国布扎教育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回溯,聚焦其代表人物的建筑观念和设计理论的源流关系及其学术争议.展开关于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之复杂关系的重新认识,为重构中国自身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进程的历史叙述,贡献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薛颖 《南方建筑》2020,(1):20-27
摘要 探究 1910 年代接受美国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康奈尔大学吕彦直和杨锡宗的设计学理逻 辑的形成。通过分析吕、杨两位的设计作业和设计实践,尝试解读布扎体系下产生的设计理念,发现他们的设计风格 源于学生时代的布扎教育。美国布扎建筑教育促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既善于引入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又创新地引领中 国风格的形成。因此,美国布扎建筑教育影响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为研究美国“布扎”的学者提供参考书目和资料,并作简要介绍。这些书目分成四类:第一类关于“布扎”教育思想和方法;第二类关于各建筑院校情况; 第三类关于个体建筑师;第四类其他,包括了装饰艺术和美国建筑史的介绍等。四部分从不同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布扎”的建筑、建筑师、建筑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核心力量是在欧美学院派建筑教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布扎”体系的训练, 帕拉第奥式的学院派古典建筑语言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西方文化影响近代中国建筑的印记之一。本文从近代部分受“布扎”教育建筑师的工作出发,探讨学院派和帕拉第奥式的形式语言和方法如何在中国现实中延续和转译,并通过协调不同建筑体系,来适应中国近代中西交融、碰撞的社会状态和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中国正规的大学建筑教育始于1920年代,在这之后,一批留美归国的学生把美国当时盛行的布扎(Beaux-Arts)体系带回中国,并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模式。1930年代,中国也开始受到欧美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但19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后,全国教学再次导向苏联的布扎模式。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影响总体上受到很大抑制。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建筑教育的变革才再次重启。文革封闭环境所形成的人才和资源的断层,导致改革初期中国建筑院校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交流。"构成"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学界长期以来对于布扎的误判与偏见限制了对布扎现代性的讨论。为寻找布扎与现代建筑认知长期分离的原因,文章首先通过观察中西语境转译过程中布扎内涵损失的现象,批判地分析中国建筑学界将布扎定义为纯粹美术教育的思想根源,继而立足效率与实用,还原布扎体系的原意,在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理性思想基础上,揭示布扎体系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性,从而提供一个探讨布扎现代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出发,对“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中展出的22件建筑作品展开阅读。基于形式语言、技术表达、功能组织和城市回应这四组主题,文章阐释了这批建筑师是如何通过专业训练、实践经验与国际交流来不断发展每一个作为独特设计问题的建筑项目的。文章认为尽管这批建筑师在宾大接受了美式布扎教育,布扎体系与现代主义建筑知识的构筑均在“成为现代”的过程中不断适配、调节与整合,从而得以回应具体语境中的设计议题。  相似文献   

10.
布扎与现代建筑长期以来都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是人们从事专业讨论的基础。尽管布扎与现代建筑在中国的移植与传播有待更多的深入研究,但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关于布扎更为普遍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与随后崛起的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的建筑实践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布扎对于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并据此反思现代建筑的基本含义,进一步梳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整体发展线索.以期对于如何融入更为广泛的当代建筑实践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1.
蔡志昶 《新建筑》2010,(4):71-74
中国近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中"学院派"建筑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探讨了"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特点,同时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能够成为主导中国近代高等建筑教育的统一模式,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学院派"建筑教育自身的特点为其内因,当时社会历史的局限为其外因。  相似文献   

12.
蔡志昶 《新建筑》2010,(6):64-67
回顾了中国近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渐进式"的传播历程,从教学的角度辨析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教学特征。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与中国"渐进的现代主义"相结合是以一种改良的姿态成为特殊的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学院派",其表现是"学院派"指导下的"渐进式现代主义"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导致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式样”与“中国风格”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建筑师》2011,(3):89-94
关于20世纪中国建筑“民族风格”产生的原因,以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般归结为中国建筑师受到的学院派教育和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文则试图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中寻找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深层原因,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指出通过“式样”,建筑的装饰、外...  相似文献   

14.
面向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筑专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远 《山西建筑》2010,36(13):177-178
针对高校建筑专业教育面对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如何作出调整这一问题,结合建筑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改革建筑专业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并指出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指导建筑专业教育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鲍家声 《新建筑》2000,(1):8-11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十个关系,论述了21世纪我国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引发建筑设计领域的变革,并使之走向生命与数字时代,数字设计与数控制造、建筑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将推动教育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程澜 《山西建筑》2010,36(18):181-182
结合中国建筑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针对目前国内建筑教育的滞后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学教育方式的不同,对我国建筑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建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多样开放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适应现代建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李国友  徐洪澎 《华中建筑》2010,28(6):183-184
建筑审美是建筑学专业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建筑设计水平和鉴赏力意义重大。由于动漫时代特有信息环境的影响,建筑审美教育在今天陷入了困境。该文运用归纳、演绎、列举实例和对比研究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审美教育困境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影响的诸多社会人文现象、审美困惑在审美能力和价值取向两方面的表现,并最终提出了摆脱困境具体方案之前的三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肩负 着新的时代责任与使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挑战。在分析国家教育政策调整、社会进步需求及行业发展趋 势三方面新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 发展应当秉承的新理念。进一步阐述了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 育“产学研融合”实践方向包括响应国家战略、服务重大项 目、响应人民需求、探索学科发展四大革新方面。最后从教学 培养机制、教学实践体系、教学团队组合、教学模式拓展和教 学平台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新时 代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水平的高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发 展指引。  相似文献   

20.
以时间为线索回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三十年发展,将这一历史时期分为四个阶段,探讨了我国高教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