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清  刘清华 《大氮肥》2018,(6):214-216
针对低温变换炉出口一氧化碳超标、床层压降增大问题,总结分析低温变换催化剂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对更换后的新催化剂进行操作优化,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为合成氨装置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薄膜干燥器在目前国内化肥催化剂生产中,只有中温变换催化剂生产应用,配合沸腾干燥、红外线干燥等,能够满足压片成型的要求,获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在低温变换催化剂生产中,尚未投入应用。这是因为目前国内低温变换催化剂生产系采用固相碾合法工艺的缘故。另外,有人认为低温变换催化剂是热敏性物质,不适宜应用薄膜干燥器,也曾做过试验生产,操作技术效果不甚理想[主要是物料拉稀和堵塞],所得产品  相似文献   

3.
铜系CO低温变换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对催化剂的使用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还原气中氢的浓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介绍了在不同的氢浓度条件下,低温变换催化剂还原时的操作及其使用效果,提出了采用低氢、低温还原工艺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可以使催化剂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直接减少催化剂消耗费用40万元。  相似文献   

4.
B112型中温变换催化剂具有耐硫、低温活性和节能的特点,在工艺气H_2S<1.2克/标米~3下能正常操作,从已采用该型号催化剂的工厂实践表明:变换工段吨氨蒸汽消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Fe-Mo系B112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与Fe-Mn系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组合使用为氨厂进一步降低变换出口CO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化肥厂一合车间低变催化剂在2010年10月21—29日进行了更换,新更换的催化剂为CB-5低温变换催化剂,装填量为39.8m3,重量为53.5t。低变催化剂升温还原耗用时间长,还原反应热量大、温度控制范围窄,升温还原过程中配氢难以控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烧坏催化剂。因此,低温变换催化剂的还原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杨瑾 《中氮肥》2004,(3):30-31
我公司硝铵厂一氧化碳变换系统采用加压中、低温变换串联流程。低变炉采用的是B202型铜锌铝型低温变换催化剂,操作压力为1.25~1.7MPa,装填量48t,分两层填装。生产中由于催化剂的破裂粉化、杂质的沉积、催化剂表面结盐、结块引起低变床层阻力升高,使生产能力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O变换催化剂的发展背景,对国内外CO高温变换催化剂和低温变换催化剂进行,综述。通过比较,发现高效节能型变换工艺将是变换工艺的发展方向,开发低温、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变换催化剂将相应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晓波 《中氮肥》2010,(3):33-33,53
我公司硝铵厂CO变换系统采用加压中温变换串低温变换流程,低变炉操作压力在1.25—1.7MPa,装填的是LB204铜锌铝型低温变换催化剂,装填量48t,分2层装填。2003年以来,公司对硝铵厂净化系统的部分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但出现了低变炉催化剂结盐现象(20多年来的第1次),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合成氨厂中温变换、低温变换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对变换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在分析生产操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文中提出了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评价,建立了催化剂使用寿命预测的模型,以高变催化剂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国内的预还原型催化剂及其使用情况,预计预还原低温变换催化剂将成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低温变换催化剂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