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悬置软垫对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比较相同外型下、不同刚度悬置软垫的隔振效果,可对后期选择合适的动力装置悬置软垫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横置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悬置系统的布置设计思想,解释了悬置系统中主惯性轴、扭矩轴以及弹性轴的定义,并对目前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布置形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怠速扭矩激励下,悬置的安装位置应满足系统的扭矩轴和弹性轴重合,从而获得良好的隔振性能。同时对悬置系统的解耦作了相关的说明。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设计分析,为悬置系统前期开发中悬置的安装位置和刚度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重卡变速箱辅助支撑的橡胶主簧频繁开裂和其安装螺栓处的变速箱壳体频频发生开裂的问题,提出一整套新的设计方法并开发出全新的悬置系统结构。使用该设计方法中的悬置载荷分配技术,通过计算刚度与载荷的变化关系,重新分配前、后、辅助支撑刚度,以降低变速箱壳体的载荷。通过精确设计刚度曲线软、硬限位拐点,该方法中的动力总成位移控制技术使动力总成在所有工况的位移量均在预期范围内。在产品设计中,在前、后软垫总成的结构上开发了具有三向等刚度设计的第三代软垫总成,在变速箱辅助支撑的结构上开发了具有全向软限位的衬套结构。  相似文献   

4.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的布置设计与发动机缸数、发动机布置方式、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型式及整车隔振性能要求等诸多因素有类。在讨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设计目标的影响。并针对两种动力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分析,通过调节悬置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及悬置的三向主刚度,使系统的解耦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运行中某混合动力客车存在的振动偏大问题,对原悬置系统进行振动加速度测试和隔振性能分析。基于隔振理论,以悬置隔振率和车内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以悬置软垫刚度和安装角度为变量,采用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悬置系统布置方案对隔振性能最差的发动机端悬置进行优化设计,并采集两种悬置状态下的振动数据与原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式布置的悬置方案更适合于单侧受拉的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XML6602前置客车在怠速状态下,车内座椅振动激烈和车内噪声大等情况,运用BK测试系统获得相关振动速度,继而计算出悬置系统的综合隔振率,接着利用ADAMS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解耦计算。为了提高悬置隔振性能,以悬置软垫刚度为设计变量,以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一组最优软垫刚度,使得系统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解耦率最高。最后选择与最优软垫参数相近的现有软垫进行安装,并通过试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基于TRA进行布置的正向开发过程,并给出了各悬置每个方向刚度的设计原则和悬置点位置布置方法。某款动力总成的正向开发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悬置系统的初始设计频率和解耦频率可以完全吻合,且各个方向的模态解耦率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点布置的研究,改进悬置点的位置和悬置支架结构,降低动力总成的振动,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和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点布置的研究,改进悬置点的位置和悬置支架结构,降低动力总成的振动,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和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动力总成6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组,从悬置硬点位置的布置,橡胶刚度确定及能量解耦等方面出发,进行悬置系统共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介绍悬置系统在发动机舱的布置方法,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选择悬置系统的原则,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和频率进行设计分析并进行了振动解耦优化。  相似文献   

12.
定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广义力传递率及其积分和,适于作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特性优化设计计算的评价指标.提出以广义力传递率积分和极小化为目标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计算方法,对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的刚体振动模态频率的分布范围加以约束,可实现悬置系统布置参数和悬置元件刚度的优化.基于一种客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较完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轻型货车驾驶室锁止机构总成悬置软垫的结构设计等问题,将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到橡胶悬置软垫的结构设计中。开展了理论设计和实验测量的分析,建立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检测结果的关系,提出了利用静平衡法测量驾驶室质心参数的方法。在测量驾驶室质心参数,基于有限元法和实验测量,对轻型货车的驾驶室锁止机构结构悬置软垫的设计方法进行评价,在实验室进行了静刚度性能检测,对比评价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测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理论计算的悬置软垫的静刚度与实验检测结果差异小于10%,在理论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有限元分析法可用作驾驶室锁止机构的悬置软垫的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以某燃料电池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耦合特性和加速工况时的瞬态振动,指出了原始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在此基础上,以悬置位置与悬置刚度为设计变量,以加速工况悬置处的瞬态动反力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5.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简称PMS)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针对某企业新车型研发的实际需求,对悬置系统进行解耦优化设计。首先建立悬置系统模型,得到系统固有特性一般方程式;再以MATLAB为开发平台,运用能量法编写优化程序,对悬置软垫三个主轴方向的刚度、位置和角度(也称悬置倾角)均进行了优化;最后将优化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ADAMS软件验证。由分析结果可知,经优化过的固有频率分布较为合理,系统在六个激励振动方向的解耦率、固有频率最大最小值、频率差均满足企业的高标准要求,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沈保山  张美娟  钟兵  游专 《机械设计》2023,(10):122-127
为提升并保持橡胶悬置的隔振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三向刚度和支撑高度均可调整且各向均有限位的橡胶悬置结构,并对其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以某商用车动力悬置系统为例,在研究了锥角、厚度及高度等参数对轴、径向刚度比例系数影响的基础上,对该悬置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并采用理论计算与刚度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预载位移与轴、径向刚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该悬置刚度可变范围;最后,进行了车辆悬置刚度调校及隔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多参数的调整,能够保证动力总成的姿态,并可有效提升动力悬置系统的环境适应性、隔振性能及系统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解耦设计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获得良好隔振性能的主要方法是最大限度地解除其多自由度振动耦合.在论述动力总成关于曲轴坐标系、转矩轴坐标系和主惯性轴坐标系的振动解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弹性解耦特性分析,探讨了对于前、后悬置均采用V形悬置组的振动系统易于达到的弹性解耦程度;提出了V形悬置组布置设计的最小刚度比约束条件和悬置倾角的选择范围,完善了V形悬置组的设计方法.这些概念和设计方法拓展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弹性解耦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8.
肖振依 《机电技术》2013,(1):97-100
引起汽车振动的两大主要振源:一个是发动机产生的有规律振动激励;另一个是路面产生的随机振动激励。通过优化设计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不但可以隔振动力总成的小振幅,中、高频率振动传到车身;同时,也能隔振车身的大幅度,低频率振动传到动力总成。根据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及其它零件的惯量参数,进行计算动力总成的惯量参数;然后根据动力总成的惯量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各个悬置位置和刚度,使悬置系统达到初步良好的模态。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将悬置系统模态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对汽车的平顺性、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等都很重要.为了能够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应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数学模型,用MATLAB编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能量分布矩阵程序并在优化之前在ADAMS中建立模型仿真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并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悬置系统刚度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对悬置刚度进行优化能有效提高解耦率,从而改善系统的NVH性能.同时利用MATLAB/GUIDE工具箱建立通用的悬置固有频率和能量解耦率图形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20.
汽车的NVH性能决定了汽车的内在品质,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优劣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某混合动力客车行驶时出现的NVH状况,通过建立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悬置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能量法解耦理论,分析了悬置刚度、安装位置等参量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ADAMS建立仿真模型从时域与频域方面进行悬置系统性能分析,并结合整车振动试验测试对比,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改善了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