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面料的肌理重构就是在原有面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面料视觉与触觉表象的重塑和改造,结合色彩、材质、空间、光影等因素,使原有的面料在形式、肌理或质感上都发生较大的,甚至是质的变化,丰富面料原有的面貌,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与设计空间,这已成为服装设计师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服装肌理的造型本质、面料肌理的重构工艺、面料肌理的重构设计、肌理重构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这四个方面,对服装面料的肌理重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舫 《丝绸》2012,(8):43-47
中国民间传统蓝印花布印染纹样为丝巾图案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立足于设计实践,取材"乳燕迎春"和"凤戏牡丹"的蓝印花布纹样,在系列丝巾图案设计中,以应用方法为例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说明。通过选择和提炼蓝印花布纹样、融合时尚元素进行丝巾图案设计、提炼蓝印花布纹样和其他独特的纹样组合设计丝巾图案,以及使用其他方式对提炼出来的蓝印花布纹样再设计四方面,来分析和说明如何采用一系列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设计方法,将蓝印花布纹样应用于丝巾图案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可增添丝绸丝巾的观赏价值与文化内涵,将文化创意的设计方法与丝巾图案设计结合是丝巾的常用方法。"马戏团"主题丝巾选择马戏团的表演及金丝笼的诱惑为主题,提取马戏团主题的典型元素,并采用相似形态结构的重复的构图方法呈现此丝巾,意向与主观意识相碰撞后,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以此达到提升丝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丝巾文化创意设计是提高丝巾的附加值的途径之一,如何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传达给消费者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本文提出"《琵琶行》"为主题,提取"琵琶""美人""玉兰""荷花"等典型元素,按照适合元素的构图方式,将象征意义、实用价值和设计色彩这三者有机融合,体现在该设计作品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灯具设计中材料的不同特性,指出光源造型和光影造型两种方式,并对灯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形态、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材料、造型和光源三者关系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材料的造型、肌理质感等特性对光源效果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灯罩材料造型的光源效果和创造手法。  相似文献   

6.
将文化创意和主题性设计理念融入丝巾设计,丝巾的题材除了传统文化的选择,更受到现代文化的熏陶。文章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设计语言时尚化、丝巾内容戏剧性。丝巾的设计还可以作为纯艺术或者纯文化产品开发,其功能是以欣赏,收藏,室内装饰为主,其功能性和社会功能酒更加突出。笔者以"马戏团"为创意主题,并且以此衍生了几个设计节点,提取元素,平衡色彩,应用元素的文化内涵,设计制作该创意作品。  相似文献   

7.
为突破传统提花织物只能单一表现色彩或单一表现肌理的瓶颈,实现面料肌理与色彩在数码纺织技术下的完美统一,文章着重从肌理纹样和肌理组织两方面对全真丝面料进行创新设计,以"幻化·韵"主题作品为例,对产品的设计构思、工艺流程和风格及消费定位进行详细说明。创新设计了可与全显色组织完美结合的基于蜂巢组织的肌理组织,将肌理纹样和肌理组织完美融合,使所得面料兼具丰富色彩和美丽肌理,拥有视觉和触觉双重肌理感官体验,效果新颖,为数码化的面料设计创新提供新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概述羌族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了羌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古朴之美、神秘之美、自然之美、交融之美。现代丝巾图案设计可以从羌族传统服饰图案的题材、构成、色彩三方面设计特征中汲取无尽的营养,丰富现代丝巾的图案设计表达。从满足当今人们对于现代丝巾追求美好寓意的表达、展现灿烂民族文化的寄托、歌颂自由美满爱情的愿望出发,通过"花团锦簇""基因片段""九沟火地"现代丝巾的图案设计实践,论述了现代丝巾设计中对羌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创新应用,希望以此推动对羌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现代丝巾设计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纹样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我国的历史传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传统纹样在各个时代中都会有不相同的文化影响。现代时装的兴起让丝巾逐渐成为日常着装的搭配之选,在丝巾风靡的黄金时代,丝巾所赋予女性的魅力,能够带来的是时髦之外的一份雅致。但是如何将丝巾的时尚、雅致与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文化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就是研究设计将中国传统图腾凤凰纹样和文字文化与丝巾的雅致相结合,名称为"丝文"系列文化丝巾设计,此次设计中不论是丝巾的图案还是包装结构的设计均是利用中国传统凤凰纹样和文字文化元素,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字韵味。在丰富现代丝巾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更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16,(2)
从肌理与肌理纹样入手,以乡村文化中的麦田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码处理的手法,提取与再创作,用不同方法设计表现出土地颗粒化、麦穗叶脉化、麦秆模糊化的肌理效果,并配合组织和纱线色彩将这三种肌理效果应用于提花面料生产织造和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将有着美好祝愿的土地与麦子以肌理效果的表现手法融入现代家纺产品设计当中,使家纺产品体现出自身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棉织物肌理与沙发的功能形态设计密切相关.棉织物的肌理具有特殊的生长方向,这甚至可以影响沙发形态构成的最终效果;不同肌理特征的零部件与沙发构成形态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利用不同肌理特征进行组合的过程中;根据其肌理特征,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二次设计,主要方法有:变形性设计、破坏性设计、拼接性设计以及附加装饰性设计等;缝线是棉织物面料...  相似文献   

12.
《广西轻工业》2015,(8):123-124
针对松木家具造型形态单一、色彩较为平淡和肌理单调等问题,提出与其它材质搭配的设计策略。采用金属、塑料等形成"点"的形态,可打破沉闷之感;采用"线材置换"手法可丰富松木家具的形态;采用拼贴、嵌合、穿插等手法让松木家具中的"面"更生动;以彩色作为点缀、深色提高档次等方式可丰富松木家具的色彩效果;通过引入金属的精致肌理或与不同材质肌理混用的策略可丰富松木家具的肌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羿唐丝绸"创始于中国苏州,在探寻古老工艺的路上致力于原创,将文化融于品牌。本着"围你所爱"的设计理念,传达出一条丝巾一个故事。2015年初,羿唐丝绸有幸成为米兰世博会唯一指定丝巾品牌。羿唐丝绸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找寻灵感碰撞,从服饰到建筑再到饮食风俗等,将中意文化之旅跃于丝巾之上。所有丝巾取材于太湖基地优质蚕丝,采用特织提花面料结合手工反卷工艺以及先进的印染技术,将丝巾从创作、取材到生产做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李熠  魏琳琳 《丝绸》2012,(1):41-44,51
从传统纸本造型技术及肌理构成角度出发,阐述纸道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将纸道之文化、方式和形态内涵设计融于现代服装设计,归纳分析了纸道技艺于肌理构成效果、造型态势表现等方面赋予现代服装"轻"理念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把逼真带有3D效果的印花作为一种新颖元素的纹样用在服装领域已经流行了几季。现在,这一趋势也渗透到了家纺单品的设计中。3D家纺纹样效果给视觉全新的冲击感,如逼真的风景画、动物和花朵图案的壁纸可以把家居变成一个鲜活的世界,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用光影打造立体感十足的纹样印制于地毯上,地面瞬间变得趣味十足、空间也变得更有层次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面料再造的手法来表现木纹肌理,对面料进行再次设计,根据木纹肌理设计的需要,对成品面料进行二次工艺处理,达到形成木纹肌理的艺术效果。本次设计将通过堆叠、茶染的面料再造工艺来表现木纹肌理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Hermes丝巾以其一流的设计和质地享誉全球,是奢侈品、时尚界的不朽传奇。本文从分析Hermes丝巾的造型和色彩入手,并通过笔者的实践,选择和提炼元素,并融合时尚进行丝巾图案设计,并且将各种元素应用于丝巾图案的设计中,总结出一套从灵感来源到素材筛选最后定稿的丝巾图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HERMES品牌为例,通过对丝巾图片资料的搜集整理,以丝巾图案设计布局为标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出丝巾在图案设计时所采用的14种构图原则,其中较常用的有轴对称均衡、分割组合布局等整体均衡构图,除此外结合HERMES丝巾的设计元素简析丝巾的图案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机织物能通过肌理组织使丝线滑移产生肌理效果,将肌理组织设计方法与数码提花织物全显色结构设计方法有效结合,提出在提花织物全显色组合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纹理设计的方法,通过肌理组织与全显色组合结构的组合优化设计,使制织的织物既具有全显色的多彩晕纹背景效果,又能表现局部的花纹肌理效果。最后,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该设计方法能够用于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设计产品效果新颖且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要求,为提花织物的数码化设计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苏绣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当代正经历着由"原生态"到"市场态"的转变,而丝巾正是其回归实用功能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从当代丝巾设计出发,在题材的与时俱进、艺术风格的化新、技艺的多元化组合等方面对苏绣艺术全新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