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之形     
建筑师分别选择了银色和红色,自由和严谨的形式对两座建筑主体进行区分,令建筑产生强烈对比又和落统一。建筑师受邀为音乐学院设计了一座排练场和一座办公楼。业主并不一味追求日本当代建筑流行的复杂透明风格或极简现代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西班牙风情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对西班牙风格的建筑进行了分析,分别在居住区规划、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选择等方面做了比较充分的分析,结合调研案例在西班牙风格、建筑细节设计及平面设计等方面的处理,浅析了当前国内外建筑师在西班牙住宅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中的立意与手法.  相似文献   

3.
院落式建筑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类型,故在中国与西方院落式建筑都是建筑师乐于运用的形式,但由于不同的地域因素使院落式建筑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本文试图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不同地域的院落式建筑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末,有机建筑区别于欧洲理性主义作为广义现代建筑的分支而发展。1950年代,正统现代建筑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挑战,而倡导有机建筑的建筑师们躲避了他们的围剿。恰逢其时,两位现代建筑大师汉斯·夏隆(Hans Scharoun)与尤恩·伍重(Jorn Utzon)以各自背景出发,设计并建造柏林爱乐音乐厅与悉尼歌剧院,产生深远影响。两位建筑师在有机建筑思想上的表达不尽相同,意喻着有机建筑演变的分野,两座建筑是对广义现代建筑的扩充与探索。本文从有机建筑理论的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两位建筑师“有机”思想的来源,通过讨论其形式来源、几何性、自然表达等方面,区分出三组“有机建筑”的特点,发现其都来源于建筑师根据自身不同背景对“有机”与“自然”要素的思考。伍重和夏隆的建筑分别从精神性和实际性出发,以“有机”的思想呈现自然的生命力,代表着两种有机建筑,成为现代建筑“新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上海大舍建筑事务所自成立以来,通过设计实践探索了建筑领域很多方面的问题。与这一探索过程相伴随的是不同阶段设计语言的差异化。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与龙美术馆西岸馆是大舍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两者虽然外观风格迥异,但都具有形式纯粹的特点。对这两座建筑,分别从单元体的组合、流动的空间、多层次的表皮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出纯粹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是建筑师在这其中不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对于19世纪的德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戈特弗里德·森佩尔来说,"风格"构成了一条梳理其丰富庞杂的建筑理论的主线。作为讨论他的风格理论的两篇文章之一,该文首先探讨了他对"风格"本体的独特认识和以及围绕其建立起来的有关建筑形式产生的理论,最后重新讨论"风格"这一术语在当下的意义、使用价值以及由其引申出来的形式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问题。结合森佩尔的建筑基本形式理论,它们将相对完整地展现他风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Art Deco风格在国内又掀起了一股热潮,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势头。很多建筑师都对这一充满怀旧感和现代感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兴趣。那什么是Art Deco风格,Art Deco风格怎样运用在中国居住建筑的设计中,Art Deco又如何在中国居住建筑设计中得以更长久的发展。本文以Art Deco介绍、Art Deco在中国居住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Art Deco在中国居住建筑中的发展三个部分评析Art Deco对中国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希望设计师在设计中能以更加理性和冷静的思考去创造真正适合中国居住建筑发展的Art Deco风格。  相似文献   

8.
印度地处热带,气候干燥。面对地理与气候条件的挑战,印度建筑师敏锐的抓住了阳光这一重要的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在处理阳光与建筑的关系中,形成了印度建筑独有的风格和魅力。本文分别从印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此进行了介绍,以资从中探寻出对今天中国现代地域主义建筑创作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亮 《中外建筑》2002,(3):39-41
印度地处热带,气候干燥,面对地理与气候条件的挑战,印度建筑师敏锐的抓住了阳光这一重要的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在处理阳光与建筑的关系中,形成了印度建筑独有的风格和魅力,本文分别从印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此进行了介绍,以资从中探寻出对今天中国现代地域主义建筑创伤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靠建筑     
正事务所简介我们认为建筑是为了解决问题,建筑师的作用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我们一直致力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时形式随即出现。不同项目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建筑形式也将随问题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我们的风格就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反对任何形式上的风格。主创简介李以靠——上海以靠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毕业于烟台大学建筑系,曾任职于马达思班、美国nbbj等著名事务所,2008年独立执业。主要设计作品有宁波南部商务区核心区水街、宁波联盛商业广场B楼、蕲春天主教堂、铜陵循环经济展览馆、漳浦兰花展览馆、莆田联创商业广场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设计》2011,(9):I0011-I0011
建筑师要会做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多元的建筑。每一种建筑在不同的建筑时段对地域的情况怎么去演绎,对建筑师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适应不同情况的建筑,对于每一种手法都要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建筑师的水平。建筑师要做出精品来奉献给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永和与王澍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界举足轻重的两位建筑师,各具鲜明的创作风格及建筑思想。本文试以两位建筑师的二分宅和三合宅两个住宅建筑作品为出发点,分析并研究其创作中的异同之处。从思辨、归元、介入三个方面辨析张永和与王澍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中外建筑实例,介绍了建筑符号学的产生及其内涵,并从美学、哲学和比较学的角度,阐述建筑师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建筑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风格,使各种不同的建筑文化得以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编译介绍中,拟以美国建筑师为主,尽量让建筑师自己和他们的作品来说话。从他们的作品和言论,可以看到有四个大的倾向: (一)在现代主义建筑基础上的发展: O’Herlihy和R·Warner设计的一个住宅,体形和外墙简单得近乎苍白,然而在当今风格形式纷乱的建筑当中,显得格外清新和闲雅。他们深受柯布西埃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有着完整的现代建筑发展史,日本建筑师凭借着其一代代的传承与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在每一代建筑师的努力下,日本每个时期的建筑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对比现代主义时期,日本当代建筑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本文将结合日本建筑师的代际关系与时代背景,纵向解读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并剖析日本当代建筑设计倾向转变的原因,同时,以师承关系为主要线索,通过对日本当代几位重要建筑师的创作手法及其创作观念的分析,总结出日本当代建筑设计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密度的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群 《时代建筑》2000,47(2):36-41
密度是城市建筑的基本问题之一。通常,它并不是一个与建筑形式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尤其与建筑的风格和潮流无关,因此,从密度看建筑或者思考建筑或许多少能够使人们超越形式、风格和潮流而接近对建筑更有意义的探讨。这也正是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及其领导的都市建筑事务所以及由一代年轻的荷兰建筑师组成的MVRDV小组“密度之实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长沙近代大学建筑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由外国建筑师倡导的中国传统形式的雅礼大学近代建筑和湖南大学近代西式风格建筑,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获得对长沙近代教育和高校建筑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借以肯定长沙近代建筑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日本现代建筑由于成功的将传统建筑观与外来文化相结合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在国际建筑界有着与众不同的影响力。本文回顾了日本现代建筑起步、探索和发展的历程,以建筑师和建筑思想为线索,对日本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进行了归纳、梳理和解析,并指出现代建筑的多元化都植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师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实践中继承传统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本土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与"新灰砖建筑"两个领域的创作实践、厦门大学建筑师对"嘉庚风格"的发展、华侨大学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领域的探索,均为福建地域性建筑的新一轮发展做出可贵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本土建筑师不同创作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作品如何处理现代建筑方式与地域特质之间的关系,营造出高品质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是两位著名的日本建筑师,他们的建筑有很多不同。该文首先阐述了日本传统建筑哲学,并且分析了两位建筑师的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联系。最后从对传统的继承角度,阐述了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建筑的不同。伊东丰雄更关注日本传统建筑柔弱、临时的形式特点;安藤忠雄的建筑更体现日本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