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Planning》2021,(1)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引擎是高校的二级学院,正因为如此,各高校正在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师生活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具体措施。其中,校院关系的调整与改革是当前高校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策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正是当前高校建设"双一流"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9):3-9
"双高计划"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着眼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动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建设智慧公路的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立足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交通职业教育品牌"的目标,积极推进高水平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在服务交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举措的征程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形成支持并响应行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模式,提供"浙江交院"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引擎。面向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方位、主要矛盾的新判断,西部高校建设"双一流"面临定位、资源、观念等难题,必须抓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三项任务,必须坚持战略思维进行高起点系统规划、全方位政策支持、整体性发展规划,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精神,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社会与国家的需求,国务院提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双一流"战略意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而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笔者以"双一流"战略为场域,阐释"双一流"战略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并对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质量、教师质量与科研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双一流"战略视域下中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存困境及其影响因素,继而从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高校激励机制,以及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Z1)
高校联盟开辟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发展的新路径,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澳大利亚作为全球高等教育强国后起之秀,其八校联盟(G_O8)在联盟机制构建、运行、治理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成熟而宝贵的有益经验。在"双一流"建设下,我国应借鉴八校联盟(G_O8)运行机制经验,完善高校联盟机制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战略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元发展、协同创新"的机制优势,加快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党做出的重大决策,建设"双一流"大学需要便捷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学术机构,其建设和发展是决定"双一流"大学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双一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教育管理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对我国实现双一流目标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创新路径来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促进我国双一流战略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推动产学研的高效合作与积极互动,世界一流大学探索多年并形成诸多成功模式。亚琛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构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多主体协同,打造技术熟化、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全链条贯通,推进教育、培训、大赛等创新氛围的全方位营造,极大地推动了亚琛工业大学"卓越战略"的实现,也使其成为亚琛地区乃至德国创新的重要力量,对我国大学"双一流"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4)
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的前提是要明确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标准,并朝着这个标准前进。本文通过分析CME、ICE等五家重要交易所发现,世界一流交易所具有十个共同特征,其中,产品拥有定价影响力是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标志;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规模较大、产品种类和层次丰富是世界一流交易所的外在表现;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采用垂直结算模式、领先的技术优势、拥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是世界一流交易所的内在支撑;而公司制架构则加快了交易所成为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正指标体系编制背景北京未来科技城是中央为实施"千人计划"、建设创新型国家而确定的重大项目。园区自2009年启动建设以来,以建设世界一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历史使命,确立了全球人才竞争制高点、国家战略产业创新高地、国际先进生态智慧城区的定位,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流新城。为了实现园区建设目标,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对未来科技城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建筑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发现建筑业研发投入不足且缺乏战略性、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创新阻力较大、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合作创新网络未普遍形成、缺乏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与技术扩散战略指导等,是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未来5 年我国建筑业科技投入与产出、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建设创新型建筑业等战略目标;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总体思路和建议,包括构建中国建筑业科技政策研究的科学路径、改进和完善建筑业科技与创新政策、增进创新体系中相关方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健康的创新文化与创新环境、开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建筑技术标准国际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is increasingly practised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develop a coordinated vision for guiding the medium-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urban regions. However, from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is hard to grasp, as it is multidimensional, embedded in socio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and highly context-dependent. Moreover, current planning debates mainly focus on the outputs of the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 while largely neglecting the impact that strategic spatial plans can have on urban transformations. Here, we show an empirically-based analytical framework grounded on an analysis of 21 European urban regions, representing the key components of plan-making and plan-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main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The proposed framework (SPlaMI) reflects current planning practices and intends to contribute towards consolidating a European understanding of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while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dialogue with broader discours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3.
Since 2000, particularl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re has emerged revisit of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latecomer cities and reg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driven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has been questioned, despite it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via strategic coupling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 There has been a paradigm shift of innovation policy towards indigenous innovation through state-led explicit coupling of designated domestic firms and lead firms in the GPNs. The practice of this remains understudied, however. By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industry, one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EIs) in Shenzhen, this paper sheds light on the collective roles of various state authorities ranging from the central to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domestic firms (e.g. CSOT) through explicit coupling with global lead firms (e.g. Samsung). The empirical experience in Shenzhen indicates that indigenous innovation focused on domestic firms may unnecessarily exclude the participation of TNCs. This study urges more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catch-up of domestic firm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and uncertain world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逐步推广和普及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的龙头开发企业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和项目开发中。简要总结外部环境对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重点以技术—产业发展理论从内因分析建筑产业技术革新对建筑工业化的推动,以目前我国处于建筑工业化发展初步阶段,开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例,以政府和开发商作为两大参与主体,采用动态博弈的方法,探讨双方各自采取何种策略达到帕累托最优。考虑当前不同预制率下的成本,探讨开发商之间对于不同预制率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行业和谐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系统研究济南市建筑业的发展战略问题.阐述了建筑业和谐发展内涵,分析了济南市建筑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确定了战略目标,提出了"四个坚持"与"四个构建"的发展思路,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发展模式;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和谐的制度体系;坚持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的市场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应用与世界博览会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喆 《建筑技术》2003,34(10):768-770
150多年来,新材料的应用总是与世博会的建筑结构设计创新紧密相伴。19世纪中叶早期,世博会建成的预制装配式铁结构玻璃展馆——“水晶宫”,摈弃了当时普遍使用的承重墙结构体系;进人20世纪。随着高性能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的进展,世博会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悬索结构;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为世博会采用充气结构、索膜结构提供了物质保证;近年来可再生材料又成为世博会建筑结构发展的新方向。世博会的建筑历史表明: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是结构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A fundamental challenge for inter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jects is employing diverse actors’ knowledge, expertise and perspectives for situation-specific demands of complex innovation. Innovation advancement is dependent on the degree to which knowledge is used and synthesized to address emerging and situation-specific demands of innovation.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shed light on organizing for joint knowledge creation in a strategic inter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ject. Based on an inductive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from one strategic inter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ject, we identified the iterative process, self-organizing working groups and dynamic participation as practices through which the actors involved arranged and enacted their joint efforts, namely, knowledge creation and progress of innovation.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on managing strategic interorganizational projects by suggesting that organizing, which involves structural and informal organizing practices, supports managing strategic interorganizational projects where the diverse actors’ knowledge integration is at the core of the innovation project's goals.  相似文献   

18.
关于风景园林学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滨章 《中国园林》2007,23(8):81-84
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积累了近30年宝贵经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在现代,特别是在当代的飞速发展历程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面临着如何顺应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如何应对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进程,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和带领中国风景园林行业主动出击、迎接挑战的重大课题。就学会自身体制的改革、工作领域的拓宽等方面提出一点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期,城市发展出现了从以增长为中心到面向治理的转型,战略规划也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及深化规划改革的战略要求下,战略规划也要求从增长向治理开始转型.厦门借鉴国外优秀案例,制定面向城市治理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创新规划定位与指导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方法与组织过程;突出战略规划的治理功能,强调战略规划的人本回归;通过战略规划引领社会、产业和城市转型,同时引领规划转型;推进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使规划成为统筹城市发展和转型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期,城市发展出现了从以增长为中心到面向治理的转型,战略规划也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及深化规划改革的战略要求下,战略规划也要求从增长向治理开始转型.厦门借鉴国外优秀案例,制定面向城市治理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创新规划定位与指导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方法与组织过程;突出战略规划的治理功能,强调战略规划的人本回归;通过战略规划引领社会、产业和城市转型,同时引领规划转型;稚进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使规划成为统筹城市发展和转型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