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选择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自我选择不仅能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论述了自我选择不能超越社会实践所达到的水平和个人所处的实践活动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提出在进行自我选择时必须将个人的选择目标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2.
能力是一个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文章通过分析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能力培养要求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生命价值是生命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生命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人对他人及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一个濒临死亡的人,他的生命存在完全是生物意义上的没有价值的存在,选择安乐死是以死彰显了生命的社会价值。生命的自我价值是指他人及社会对个人生命的尊重和满足,人们享有生命权就意味着有选择怎样死的权利,他人及社会必须给予尊重。安乐死是以对死亡的优化调节表达了对生命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尊重。同时安乐死的存在有其合理的现代伦理依据以及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精神是人类明进步的产物,同时人精神的丰富发展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内在要求,符合人精神的本质要求,才能使人摆脱异化力量的束缚,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进步,从人精神之历史演进历程中可以追溯人精神的历史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向来被解释为人参与天地万物创化的过程,然而这样一种创化论诠释将不得不面对两大困难,首先,唯物主义者会提出质疑:人怎么会有那么大力量影 响到天地万物的创化?其次,天地位、万物育难道必须以"致中和"为前提吗?为此,分析了造 成这些困难的症结.认为,要摆脱这些困难,对这句话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将其置于整个文 本脉络中加以理解.这样,就能认识到,这句话不是要表达人参与天地创化的思想,而只是对上 文"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的解释,其语意重点是中和而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6.
“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观念。“自然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通过“无为”的方法达到“无不为”目的。老子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通过遵循万物之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为而无不为,实现人民自我化育;以百姓之心为心,民为邦本。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分析老子哲学,将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实现老子思想的现代应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兼爱”思想具有鲜活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对其进行现代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爱人如己、相爱相利、爱利天下为基本内涵的“兼爱”思想,可转化为富强、民主、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平等、公正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通过把“兼爱”思想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全过程、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转化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多元转化平台策略,将其融入现代文化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传统慈善伦理尽管有着经久不衰之儒家思想的印记,但始终难以应对迅速变化发展的现实。因此,慈善伦理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革新,实现从爱亲向爱人、恻隐向责任、私德向公德、强制向自愿、民本向人本的转化。同时,应该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慈善组织、增进社会互助、倡导全民慈善等路径将慈善伦理的现代价值付诸实现,从而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益”一词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巨大影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不仅孕育着一切矛盾的萌芽,同时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认真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并逐步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历史过程,对马克思利益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作了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时代发展和人的主体性成长的要求,社会契约理论在批判传统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对现代国家进行了理性的论证和说明,促进了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伴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建构现代国家的要求成为一个重大主题。社会契约理论有可能为实现现代中国国家建构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无为之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集中体现,其含义在《老子》文本中包含了“利万物”和“不争”两个向度,但研究者对老子“无为之治”的解读易于忽略其“利万物”的一面,而凸显其“不争”的一面,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无为之治”的负面评价。“无为之治”如果离开“利万物”作为基础和价值指向,仅仅强调其“不争”的一面,其在政治上难免消极,如果将老子政治哲学中的两个向度结合起来理解,即在“利万物”的基础上以“不争”的方式处在百国之下,践行其“利万物”的宏大作为,则无疑是大国的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创新中的技术、人(社会)、自然(生态)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了现代技术创新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文思想逐渐成为判断和接受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准。注重技术创新的人文化形态是现实社会的要求,也是技术创新发展动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以生命意志为逻辑出发点,强调爱与公正对于生命价值的重大意义,其思想中隐含了“上帝之爱与相对公正”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两大悖论;相比较而言,以“轮回说”为基础的佛教“众生平等”思想和“不杀生”戒律则从利人类的动机出发,强调生命的可贵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崇,最终达到促进宇宙整体和谐的目的。两种宗教情感的升华,充分发挥了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提升人类道德境界、改善现代社会环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以这一转变为线索,分析了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探讨了这一转变的重要表征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尤其是对当代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安身立命是儒家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强调用仁爱之心,道德关怀去体察自然、社会和人心,阐示道德主体追求超越.安顿自我.寻找精神家园的终极目标,其内容包括人在宇宙自然中、人在社会中、人在自我心中的存在意义.面对纷沓而至的二十一世纪.儒家的文化理想.将对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有机会参加"中华慈善奖"报告会,与在座的各位来宾就中国慈善精神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各位都是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能够聆听各位的真知灼见,我感到很受启发。借此机会我也愿意谈一下本人对慈善事业的一些认识与看法,不对之处也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其择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择业态度需理性、选择职业需慎重、择业理想应高尚三个部分。当代我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择业时应符合自身的价值追求,同时要做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不二  李鹏 《商品与质量》2012,(47):52-53
"慈善"一词,似乎与我们红木家具产业并无关联。但事实上,在产业内,已有人开始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将产业的爱心与力量输送向社会,以此传达出当代红木家具产业的活力与声音,实现了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这个人,就是北京市木业商会会长、北京市瑞祥安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雪峰。  相似文献   

19.
道是自然的运行法则和规律,万物生于道而得于德.人通过学习然后知"道".学习增长人的知识和见识,人需要广博地学习,才能提升其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先哲们好道乐学,然后自成一家.好道被认为是人的高尚追求;乐学则能不断提升自我,激励人们在无止境的学习中永不停步.好道乐学成为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道是自然的运行法则和规律,万物生于道而得于德.人通过学习然后知"道".学习增长人的知识和见识,人需要广博地学习,才能提升其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先哲们好道乐学,然后自成一家.好道被认为是人的高尚追求;乐学则能不断提升自我,激励人们在无止境的学习中永不停步.好道乐学成为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