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传统磁化焙烧装备及技术所存在的还原时间长、还原不均匀、能耗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采用悬浮焙烧法处理湖北某鲕状赤铁矿石。结果表明,在给矿细度为-0.074 mm占80%、气体速度为1.4 m/s、H2浓度为40%、还原温度为650 ℃、焙烧时间为10 s条件下,对铁品位为46.31%的鲕状赤铁矿石进行悬浮焙烧,焙烧产品磨细至-0.035 mm占90%后,在磁场强度为85 kA/m条件下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58.32%、回收率为85.69%的铁精矿。对焙烧产品进行XRD分析表明,矿石中的赤铁矿经悬浮焙烧后转变为磁铁矿。对悬浮焙烧产品进行磁性分析表明,鲕状赤铁矿中弱磁性铁矿物经悬浮焙烧可快速转变为强磁性铁矿物,焙烧后物料的磁化强度和比磁化率显著提高。悬浮焙烧具有焙烧时间短、热利用效率高、处理能力大等优点,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铁矿石的磁性转变,为难选铁矿石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鲕状赤铁矿利用的技术难题,采用"微波还原焙烧-弱磁选"提铁工艺处理鲕状赤铁矿。基于对矿物的XRD、SEM和EDX以及化学检测分析,研究了脱磷后鲕状赤铁矿"微波还原焙烧-弱磁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发现,浮选后铁精矿在温度为650℃、煤粉配比为15%、焙烧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经微波还原焙烧后进行弱磁选,在磁场强度为80kA/m,磨矿细度为-0.038mm占41.5%的弱磁选条件下,经"1粗1扫"弱磁选工艺,最终获得了品位为62.8%、作业回收率82.5%和含磷量0.27%的磁铁精矿。  相似文献   

3.
秦彩霞 《矿冶工程》2013,33(6):32-35
对国外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 针对其特点, 进行了焙烧-磁选工艺和强磁选工艺选矿试验, 结果表明该鲕状赤铁矿易选, 选矿指标好。对比而言, 焙烧-磁选工艺的选别指标优于强磁选工艺, 750 ℃下, 煤粉用量6%, 焙烧50 min, 所得焙烧矿经100 kA/m一粗一精弱磁选, 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4.60%、回收率96.43%的指标, 精矿中SiO2含量为5.33%, 选矿比1.23倍。  相似文献   

4.
东鞍山某鲕状赤铁矿石铁品位为44.53%、P2O5含量为2.25%。矿石中赤铁矿主要以鲕状集合体形式存在,嵌布粒度微细,属难选矿石,采用传统选矿工艺难以获得理想的选别指标。为给该矿石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悬浮焙烧-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给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总气流量为8 m3/h、H2浓度为40%、焙烧温度为650 ℃、焙烧时间为75 s条件下进行悬浮焙烧,焙烧产品磨细至-0.074 mm占95%,在磁场强度为85.1 kA/m条件下磁选,获得了铁品位为56.73%、回收率为83.96%、磷含量为0.78%的铁精矿,该精矿磷含量较高,还需进一步进行降磷研究。试验结果为我国鲕状赤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流程对恩施某细粒嵌布鲕状赤铁矿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还原剂用量为7%、焙烧温度为850℃、焙烧时间为90 min条件下焙烧后,磨细至-0.074 mm占85%,在磁场强度为278.67 kA/m条件下弱磁选,磁选精矿在NaOH用量为1 500 g/t、淀粉用量为1 200 g/t、CaO用量为900 g/t、RA-715用量为750g/t、2#油用量为20 g/t条件下进行浮选试验,可以获得铁品位为63.78%,回收率为58.72%,含磷0.25%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6.
贵州某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宇峰  杨林  姜涛  梁军 《金属矿山》2009,39(12):68-72
贵州某鲕状赤铁矿铁矿物嵌布粒度极细,镜下观察大都在10 μm以下,鲕状结构中无明显鲕核或以脉石矿物为鲕核。对该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物理选矿方法无法使该矿石得到有效分选。采用磁化焙烧-磁选流程,能得到铁品位为55.74%,对焙烧矿铁回收率为57.11%的铁精矿精矿,但磷含量为0.258%;对磁化焙烧-磁选所得铁精矿进行酸浸降磷,可使精矿磷含量降至0.065%,并使铁品位提高到57.73%,精矿对焙烧矿的铁回收率为50.81%。  相似文献   

7.
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铁品位较高,达48.65%,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占总铁的85.84%,其次是碳酸铁,占总铁的9.50%,磁性铁含量较低,仅占总铁的3.12%;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磷、铝等有害元素含量均不高。为探索该资源的高效、低耗开发利用方案,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 mm的烟煤与-0.074 mm占62%的试样按质量比12%混合,在800℃下焙烧45 min,焙烧产物磨至-0.074 mm占89.2%的情况下进行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05.6 k A/m),可得到铁品位为62.50%、铁回收率为85.50%的铁精矿。因此,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适合处理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  相似文献   

8.
湖北某难选鲕状赤铁矿还原焙烧-磁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湖北某难选鲕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对该矿石还原焙烧的合适温度、还原剂用量、焙烧时间以及磁选的合适场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铁品位为47.57%的鲕状赤铁矿在焙烧温度为850 ℃、碳粉用量为25%、焙烧时间为60 min、冷淬后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磁选场强为127.39 kA/m情况下,能获得铁品位为56.75%、回收率为79.96%的铁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9.
赵海涛 《矿冶工程》2014,34(3):40-43
采用焙烧-磨矿-弱磁选工艺流程, 对湘西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 获得了铁品位56.69%、回收率为79.58%的选矿指标, 为鲕状赤铁矿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磁化焙烧技术是提高难选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磁化焙烧的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的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条件为无烟煤5%,焙烧温度850 ℃,焙烧时间60 min,磨矿细度-0.074 mm占70%,弱磁选磁场强度145.6 kA/m。在此最优条件下,得到了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8.40%和87.86%的铁精矿指标,精矿中的硫达到冶炼要求,可以作配料使用;磷超标,如直接作为冶炼原料,尚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袁帅  李艳军  刘杰  刘双安 《金属矿山》2015,44(11):62-65
采用磨矿-弱磁选-中强磁选-中强磁选精矿再磨后反浮选工艺流程对辽宁某深埋铁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对铁品位为29.22%、赤褐铁占总铁67.76%、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的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75%的情况下,经1次弱磁选(磁场强度为95.50 kA/m)。1次中强磁选,中强磁选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90%后经1粗1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弱磁选精矿与反浮选精矿合并为最终精矿,其铁品位为67.26%、铁回收率为84.68%。试验指标理想,工艺流程简单,可作为该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氢气气氛下还原时间、还原温度和还原度等对鲕状赤铁矿还原过程的影响。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还原焙烧矿物及其磁选后精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氢气还原时间增加, 鲕状赤铁矿还原度逐步增大, 还原焙烧矿金属化率逐步增大。400 ℃下, 高纯氢气还原90 min, 所得焙烧矿经磁选后可获得精矿铁品位55.55%、回收率76.94%的指标。氢气低温还原赤铁矿还原过程为:Fe2O3→Fe3O4→Fe3O4-δ→FeO→Fe3O4 + Fe→Fe, 但从宏观看产物由Fe3O4直接变为Fe, 中间没有FeO产生。  相似文献   

13.
四川某高磷鲕状赤褐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某铁矿石铁矿物主要以鲕状赤、褐铁矿形式存在,磷含量达0.604%,属于高磷鲕状难选铁矿石,采用常规机械选矿方法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选别指标。试验采用还原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0.92%、磷含量为0.225%的铁精矿,并使铁的回收率达到72.74%,解决了该铁矿资源铁品位低、含磷量高而难以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某鲕状铁矿石以磁赤铁矿为主,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极复杂,且含一定量易泥化的赤铁矿和含铁黏土,常规磁选工艺难以显著提高精矿铁品位。采用还原焙烧-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还原焙烧-两段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1粗1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铁品位为61.30%、铁回收率为80.4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磨矿分级产品中铁在各粒级中的分布差异, 采用粗细分级-磁选工艺, 分别进行弱磁-强磁选, 获得了TFe品位为46.8%、TFe回收率为82%的磁选粗精矿。对粗精矿再磨进行一粗两精反浮选, 获得精矿TFe品位为54.5%, TFe回收率为68.3%。  相似文献   

16.
焦科诚 《矿冶工程》2018,38(4):65-68
针对国外某高磷硅鲕状铁矿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通过矿石性质分析查明了该矿难选的原因,并确定了阶段磨矿-弱磁选-反浮选脱磷硅联合选矿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推荐工艺,可获得Fe品位65.68%的磁铁矿和Fe品位55.58%的赤铁矿,总回收率达到78.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