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板坯连铸电磁搅拌辊技术在马钢的应用实践,在使用该项技术之后,有效的增加了铸坯的等轴晶区,改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消除了中间裂纹,但铸坯也出现白亮带、等轴晶区致密度下降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夹馅空心点     
夹馅空心点大多外形如鼓而中空,口感柔软,其饼坯可以用发酵面团、烫面团、泡夫面糊制作,传统食法是配以特色腌卤烧烤菜肴食用,如芝麻空心饼配烤鸭、空心饽饽配樟茶鸭子、白面锅盔配卤肉等。现在除了沿用传统食法,还吸收借鉴了西点汉堡包的做法,在饼坯中抹上酱料、放上鲜蔬以及肉食菜品,成为极具中餐特色的汉堡包。  相似文献   

3.
以大规格Q345E系列连铸圆坯为研究对象,对铸坯表面裂纹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结晶器保护渣粘度,降低结晶器水冷却强度约20%,拉速提升约10%,同时矫直压力下调15%左右时,可显著改善连铸坯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连续测温等方法对亚包晶钢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钢水过热度35℃和15℃浇铸时,铸坯表面纵裂纹发生率明显提高;随着拉速的增加铸坯纵裂纹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同一拉速条件下,铸坯内弧比外弧更易于生成凹陷和裂纹;结晶器铜板热流密度不均是铸坯纵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二冷区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5.
提高钢水的纯净度是消除连铸坯内裂纹的重要措施.如某特钢厂引进的连铸机长期受到连铸坯低倍的内裂纹困扰.该厂发现成品钢坯中的S含量多为0.026%-0.033%.通过调整工艺,充分发挥LF炉的脱硫功能,将S含量控制在0.012%以下,从而消除了内裂纹.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采用CSP工艺生产的Q235B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缺陷,分别在Q235 B连铸坯和热轧带钢裂纹处进行取样,通过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铸坯角部横裂纹与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的演变规律和形态变化. 结果表明,结晶器卷渣、冷却不均匀是产生连铸坯角部裂纹的主要原因;第2道次过渡带钢的金相组织中出现混晶现象,裂纹边上存在脱碳现象;热轧带钢边部裂纹主要源自于铸坯裂纹,并在轧制过程中得到扩展. 根据连铸工艺参数,对边部裂纹缺陷率与液渣层厚度、保护渣消耗量、结晶器振动参数、中间包过热度、结晶器传热参数以及铸坯宽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边部裂纹控制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低碳合金钢Q345B长期以来因铸坯角部横裂纹需火焰清理而制约生产的问题,通过优化成分设计,采用低碳、低锰、高钛成分体系,使铸坯成分避开包晶区,大幅降低铸坯裂纹敏感性,同时合理设计有效钛控制范围,优化冶炼工艺,稳定控制钢水有效钛含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DEFORM软件,对核电锻件制坯过程中的平板鐓粗工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在鐓粗过程中,随着压下量的增加,毛坯难变形区的变化;给出了在变形过程中,不同压下量下毛坯内部的变形过程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解决核电饼类锻件常出现的裂纹和超声波探伤超标等质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结构钢S650MC连铸坯缓冷工艺产生的边部裂纹问题进行分析,表明部分铸坯在堆垛缓冷过程中,由于铸坯边部冷却过快,产生细小裂纹,在加热过程进一步扩展;同时,针对边部裂纹的改善,进行了热装工艺与堆垛缓冷工艺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S650MC铸坯采用在450℃以上热装工艺入炉加热,连铸坯表面裂纹缺陷得到明显改善,连铸坯的烧损降低,提高了成材率,成品卷板的组织、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走俏球形点     
皮薄而空心的面点比比皆是,如空心煎堆、响铃麻圆、黄金球、空心饽饽、空心饼、口袋饼、泡夫,以及现今餐桌上流行的以各种空心饼坯为基础制作的中式汉堡包等。归纳起来,可将空心面点分作两大类,一类是无馅而空心的制品;一类是空心包馅或夹馅的制品。从空心面点用料特色、皮坯性质、成品特点,又可将空心面点分为糯米粉团类,烫面、发酵面团类,泡夫面糊类。糯米粉团类空心制品以球形居多,无馅、有馅均可,多为甜味和甜馅制品。烫面、发酵面团类空心制品大多呈圆饼、鼓形,制成空心饼坯,配菜或夹馅,以咸馅为主。泡夫面糊类空心制品借鉴了西式面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钢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指数较高的问题,对小异形坯轧后裂纹与保护渣组成进行分析,且对结晶器内流场与温度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保护渣变性以及小异形坯管式结晶器流场与传热不均是导致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的主要原因。针对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特点,开发小异形坯保护浇注工艺以及优化结晶器均匀传热工艺,可使小异形坯表面纵裂纹指数由100 mm/m以上降至30 mm/m以下,轧后裂纹修磨率也由4%左右下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12.
泥页岩地层有着孔隙小、渗透率低等特点,传统的封堵剂颗粒大,不能进入泥页岩的微孔隙。研究用纳米粒子封堵剂对其进行封堵。用人造泥饼来模拟泥页岩地层,通过泥饼渗透率的变化来考察纳米粒子封堵剂的封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封堵效果好,且浓度越高,其封堵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1560镍基合金圆形铸锭的质量,采用电磁水平连铸方法对其进行生产实验,并对圆锭及其坯料再进一步轧制和冷拉所生产系列棒线材产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生产的1560镍基合金电磁铸锭的芯部由中心等轴晶组成,其溶质元素偏析程度明显降低,且常规水平连铸过程中常见的芯部裂纹、缩孔和疏松等缺陷也得到有效消除。该方法不仅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铸坯退火、锻造及打磨等工序,而且还缩短了工艺流程,其产品成材率也由传统工艺时的70%提升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含Nb钢裂纹敏感性强,铸坯表面容易产生横裂纹,通过对马钢第三钢轧总厂异型坯含Nb钢连铸工艺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措施使异型坯的表面横裂纹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轧后废品率。  相似文献   

15.
以某钢厂二号板坯连铸机结晶器至二冷区的35钢连铸坯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沿拉坯方向上铸坯的二维纵断面弹塑性应力模型,对连铸坯的连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拉速下铸坯表面应力和裂纹指数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铸坯表面应力和裂纹指数随着拉坯速度的提升而增大,连铸坯的拉速控制在1.2m/min以内时,表面裂纹可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连铸小方坯的中心疏松等质量缺陷,建立了凝固传热数学模型,以研究二冷强度对连铸小方坯凝固过程的影响规律,优化二冷制度,改善铸坯质量.本文基于射钉和测温实验所建立的小方坯凝固传热模型精细度较高,用此模型深入研究二冷喷嘴的数量和喷射范围对小方坯凝固传热的影响;经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在1.7%以内.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二冷强度对铸坯温度,凝固坯壳厚度和凝固终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二冷强度的增大,二冷区内的铸坯表面中心温度降低,而进入空冷区后则逐渐趋于一致.二冷强度每增加10%,足辊段出口处温度平均降低8℃,二冷一段出口处温度平均降低10.75℃,二冷二段出口处温度平均降低10.75℃,二冷三段出口处温度平均降低9.75℃,铸坯凝固终点缩短约0.168m.  相似文献   

17.
金相检验分析马钢H型钢裂纹的形貌,得出H型钢裂纹源于连铸坯的缺陷及轧制时各部延伸与宽展不一致等.裂纹周围氧化质点较多是由连铸坯带来的,没有氧化质点的裂纹与轧制工艺不合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Q235凝固时的结晶特性,柱状晶容易生长.数值计算了小方坯连铸机在2.6 m/min拉速、不同二冷配水下铸坯的温度场和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在弱水冷却时,铸坯坯壳凝固前沿温度梯度比较小,得到细小的柱状晶和少量等轴晶.连铸坯中间裂纹主要与二冷水相关,合适的二冷配水可降低或消除中间裂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2A50合金及其成分优化调整改进型Al-Cu合金液态模锻成形轮毂的性能及其微观组织,采用照相机、多用途射线系统和万能试验机分析了成形轮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了成分对轮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Al-Cu合金轮毂中的主要缺陷为少量点状、片状氧化夹杂物,疏松焊合区以及局部微热裂纹;现役2A50合金轮毂低倍组织中的缺陷主要包括严重疏松组织、热裂纹以及大范围大尺寸点状、片状氧化物,新Al-Cu合金轮毂的低倍组织优于现役2A50合金轮毂;2A50合金Cu偏析程度、疏松程度以及裂纹尺寸分布均较新Al-Cu合金严重;新Al-Cu合金轮毂的拉伸性能显著优于现役2A50合金轮毂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调节菜籽饼的PH,使硫甙降解朝着不产生腈的方向进行的工艺,经过小试和中试,ITC与OZT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4.53%和93.34%,腈未检出。通过动物饲喂,猪和鸡未发现甲状腺肿大、肝脏肿大等特有反应;与同等蛋白水平的黄豆饼试猪相比,增重、饲料报酬、屠宰率等差异不显著;以智利鱼粉为对照,脱毒饼对产鸡蛋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可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该工艺技术对菜籽饼毒素的脱除效果好,工艺可靠,技术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