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天然气催化燃烧器蜂窝状独石通道内气体温度分布。由于催化反应区在独石通道内10 mm左右基本结束,将催化剂独石长度减至20 mm进行实验,由于在高热强度下燃烧不易稳定,为降低独石入口前端腔内混合气温度,将一块20 mm长的无催化剂独石连接在镀钯催化剂独石的入口前组成组合催化剂独石,发现组合催化剂独石燃烧稳定。  相似文献   

2.
催化燃烧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综述了甲烷高温催化燃烧的研究现状,对甲烷燃烧催化剂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甲烷高温催化燃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甲烷催化燃烧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综述了甲烷高温催化燃烧的研究现状,对甲烷燃烧催化剂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阐述了甲烷高温催化燃烧反应器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催化加氢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不对称催化加氢技术中手性催化剂的制备、催化机理以及催化工艺的研究,对未来不对称催化加氢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多样化催化剂库的建立、非均相催化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将是推动加氢技术快速发展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油的组成和提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油即生物质裂解油,具有原料充足、可再生、价格低廉、提质后作为液体燃料利用热值高和污染较小等优点,因而生物油提质技术成为能源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了解生物油的组成可以提供生物油提质的重要信息。评述了生物油的组成和提质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亢玉红  闫龙  李健  马亚军 《工业催化》2017,25(12):10-13
中孔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硅羟基,可稳定地与有机物或有机金属复合物基团相结合,可作为高度分散金属或氧化物载体,也可作为碱催化或氧化催化反应的催化剂。近年来,中孔材料在碱催化或氧化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潜在价值备受关注,对中孔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中孔材料在新催化体系中制备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催化精馏塔中催化剂填装技术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气、液、固三相间不同的接触方式,将催化精馏技术中的瓶颈问题之一的催化剂填装技术分为两大类作了系统的介绍,即气、液、固三相混合接触式和液、固与气、液分别接触式。阐明了各类填装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指出了催化剂填装技术未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催化精馏塔催化剂装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肖剑  刘家祺 《化工进展》1999,18(2):8-11
本文将催化精馏塔中催化剂的分为两种形式作了系统介绍,即拟固定床式装填方式和拟规整填料式的装填方式, 这些装填方式的优缺点,指出了这一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软化液软化新鲜稻壳和粉碎稻壳,判断软化是否更有利于后续实验。在稻壳直接液化初级生物油的基础上,利用甘油辅助蒸馏技术,将生物油分成轻组分和酚类组分,将轻组分依次进行催化酯化、催化裂解,分别测定了产物的酸值、羟值、粘度,并且探讨了催化剂回收次数。结果表明:稻壳软化后不利于后续实验,可以直接使用;催化酯化反应最佳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酸值从3.65mgKOH/g降到1.82mgKOH/g;催化裂解反应用HZSM-5作为催化剂时,产物的综合性能较好,酸值最低(2.24mgKOH/g),羟值最高(131.27),粘度中等(1.8mPa.s)。催化剂使用2次后,性能下降较多,必须再生。  相似文献   

10.
报道新型固体复合盐催化剂(Ⅱ)的制备,应用5种催化剂分别进行催化乙酸和乙醇合成乙酸丁酯的对比试验,选出优良催化剂(Ⅱ)并进行催化酯化合成了18种酯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证明催化剂(Ⅱ)酯化性能优良(优于固体超强酸Fe2O3/SO4^2-),操作简单,污染小。在18种酯中乙酸丁酯的产率高达97.9%。  相似文献   

11.
以硫酸钛、钼酸铵等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MoO3-TiO2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着重探讨了影响制备催化剂活性的条件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活性。结果表明SO24-/MoO3-TiO2最佳制备条件是:在pH为8时,将沉淀陈化24h,用浓度为0.5mol/L硫酸浸渍,在马弗炉中500℃灼烧3小时。此时SO24-/MoO3-TiO2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乙酸异戊酯酯化率达90%左右,同时重复利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当前废塑料制燃料油的发展状况和4种废塑料油化工艺及原理,并分析催化剂特性对催化裂解废塑料的过程、产物分布和燃料油馏分品质的影响,为广泛进行废塑料制燃料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催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气污染物催化净化的方法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直接分解,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的几种催化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流态化催化精馏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流态化催化精馏原理、特点、相对于普通催化精馏的优点、主要应用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庚醛低压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的庚醛低压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同时进行了催化剂活性检验。并通过实验证明 ,在催化剂用量为 2 % (wt)时 ,庚醛转化率达 92 %以上 ,产率为 90 %左右 ,催化剂的选择性为 80 % ,且该催化剂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钴盐为主催化剂,以铜盐为助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Co/Cu/γ/-Al_2O_3催化剂,以对甲酚为原料对催化活性进行测试,并采用XRD、FT—IR、XPS和BET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电子状态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研究各种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3O_4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未与载体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且其比表面积最大,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Co/Cu/γ-Al_2O_3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Co与Cu物质的量比为5:1,浸渍液质量浓度为6%,焙烧温度400℃,对羟基苯甲醛收率为41.5%。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type of zeolite film catalytic packing for synthesis of ETBE from ethanol and C4-cut olefin was eveloped, characterized and evaluated in a catalytic distillation colum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zeolite film composed of acidic BEA crystals, of a size of about 500 nm, is essentially continuous and free of cracks, and that the packing has better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catalysis and the separation of products from reactants that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resin catalysts used in industrial distillation towers.  相似文献   

18.
以十聚钨酸季铵盐([Bmim]4 W10 O32)为催化剂,30%H2O2为氧化剂,研究环己醇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的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0%H2O2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催化剂用量0.065 mmol、30%H2O2用量75 mmol、环己醇用量50 mmol和回流反应6 h的条件下,环己醇...  相似文献   

19.
Basic application concepts of catalytic combustion ar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talysts,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applicability are stated. On the diffusive catalytic combustion method, completeness of methane combustion and its reaction mechanism have been demonstrated by detailed combustion analysis of the burner and reaction kinetics. On the adiabatic lean premixed catalytic combustion method, applicability of a high-temperature catalyst system based on Mn-substituted hexaaluminate monolithic honeycomb to a 1.5 MW gas turbine combusto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pressurized combustion tests and prototype engine-rig tests. As a result, a good outlook of the basic technical problems to overcome including the catalyst durability and the combustor control method was obtained, but another problem was that of the combustor capacity. In view of the progress of the non-catalytic lean premixed combustion method,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hybrid catalytic combustion method limiting catalytic combustion to the low-temperature range in this concept might become efficient in the future, but that it would dep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catalysts initiating their activity at about 350°C and having durability at 1000°C.  相似文献   

20.
张莹  张晓娟  唐丽华 《广州化工》2012,40(10):14-16,38
综述了国内外工业上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技术现状和最新进展。指出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环己烷绿色氧化的氧化剂及催化剂的选择,并对仿生催化氧化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通过新的催化氧化体系,得到高醇酮选择性和高环己烷转化率,实现清洁生产是技术开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