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街道景观包括多种要素且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本引入“建筑附着信息载体”的概念,将其纳入城市街道景观要素之中,以广州市为例,对目前广州市关于街道建筑附着信息载体的管理政策和条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实践探讨建筑附着信息载体与建筑、街道景观的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及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2.
蔡健臣 《新建筑》1993,(2):51-54
城市景观深刻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景观,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常州街景的类型和特色,对街道景观与现代文明的关联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街道景观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选择雨水管理、透水铺装和街道植物三类要素阐述生态街道的设计方向。结合绿色街道的相关文献,从缩小街道宽度和设置生物滞留池两方面补充了生态街道的设计方法。以厦门市环岛路为例,分析其街道生态设计的现状,提出完善环岛路及其步道范围的生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5.
朱珠 《山西建筑》2008,34(3):49-51
介绍了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探讨了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阐述了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研究了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了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以实现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雯青 《城市建筑》2014,(9):282-282
本文介绍了周至县城中心街街道景观设计的项目背景和街道现状,从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街道节点设计、道路设施小品和街道绿化四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
林磊 《规划师》2009,25(12):94-97
《美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标准》是美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城市产品开发研究领域最全面的参考书,它为街道设计提供了设计标准,是应对城市街道特色丧失的良药,反映出美国街道设计活动的多样性、步行的网络化、视觉的美观性、地域的特色化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五大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本篇文章当中,会先对社会景观的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来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对在景观形态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设计语言的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再结合景观规划的模式、思想概念来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景观形态模式研究.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景观设计》2008,(5):3-3
2008年6月22日,SED新西林景观国际应邀参加了由深圳市城管局、《风景园林》杂志社、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深圳市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和北林苑设计院共同举办的“中国灾后城市防灾、绿地再建规划设计高级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05,(6):30-39
从促进更大范围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出发,这一规划重点在于为薛家岛的未来开发设定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框架;更为整个开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设计》2005,(6):22-29
基于依山傍海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青岛特有的城市文脉,规划塑造功能布局合理、道路交通便利、景观视线通透、配套设施完善的和谐社区。力求利于分期、分区、多元化开发,生态环境宜人,中西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城市景观的生态理念设计需求,结合生态设计活动的开展原则,从生态学内容运用、园林优化设计、生态园林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性建设与城市规划活动之间的适应性表现,有利于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廖兵 《中华民居》2013,(2):51-52
众所周知,生活性街道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景观设计又是重中之重,能直接的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发展情况、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标准。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要素更新问题,归纳了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讨论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城市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05,(6):10-21
基于对用地现状详细而深入的分析,我们首先确定了薛家岛北居住区和嘉陵江东路以东居住区的总体定位:以中高收入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高标准、高品质的新型城区。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规划界普遍认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有关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方面的整体构思和设计,贯穿城市规划的全过程[1],并可依据设计范围和层次,分为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近的总体城市设计、局部城市设计阶段。但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实践过程中,城市设计往往只是充当了城市规划的配角[2:]城市设计的总平面是二维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形态细化的结果,城市三维形态控制是土地利用指标控制体系中的指导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街道景观指南》经历近10年的发展,为伦敦街道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系统性的工作框架。根据2016年最新版本,深入解析了指南的主要内容及其背后的编制逻辑、运作体系与过程,并基于全过程管控的视角对其经验进行了提炼,体现在应用循证实践方法形成设计与管理全程衔接、借助第三方机构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通过创新性试验带动更新升级,以及利用精中求细的控制实现设计与管理适度交互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重点结合中国街道发展现状,探讨指南对我国街道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阎魁 《规划师》2009,25(7):76-81
结合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施行,通过对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可发现其在特定目标的实现、有效利用信息、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符合方面对城市规划目标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城乡规划制定中信息利用的合理性、城乡规划实施中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同时机制设计理论在行为主体"经济人"假设、零信息交流成本、激励相容的物化等方面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当代区域设计起源于传统的区域规划。物质设计复兴和传统区域规划是当代区域设计的两个来源。区域设计致力于塑造区域的物质形态,它通过适宜地引导社区中居民点的布局规划一个区域的未来。作为适应增长的战略,区域设计提供了一个物质框架,用以决定或引导社区在区域中最有利的位置、功能、规模和相互关系。社区、联系通道和边缘区这三者是区域设计概念的支柱。区域设计致力于通过交通、通讯及其他联系方式将社区联接成为一个区域网络,但同时又保持这些社区的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