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这一期《城市建筑》关注的"校园建筑",是这本杂志十年来每年都会出版的专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再次引出了校园设计领域当前的问题意识:教育建筑的设计虽然在理念上维系着往昔,也关注着当前诸如绿色生态、节能减排等热门议题,但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向度与远眺呢?我们不妨从大学的校园及其建筑所面临的问题说起。  相似文献   

2.
与《城市建筑》结缘是2008年.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时刊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城市.这是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词汇.描绘城市中的建筑、建筑组成的城市.是这本杂志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张松 《城市建筑》2013,(19):2-3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喜欢阅读《城市建筑》杂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杂志的名称.也就是“城市建筑”四个字,这也许是受到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Rossi)的名著《城市建筑学》影响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英国《建筑评论》期刊在1960年代末推出了“人之规划”系列专刊,围绕专刊中提及的3个主要议题:城市的纪念性、“家长式”住区以及复杂交通设施,通过视觉图像比较分析,剖析了视觉与议题深刻而生动的互动特征,解读建筑摄影对日常生活印迹的转译,作为一种视觉批评,实现视觉对城市和建筑空间的建构内涵从“物的证明”到“证明之物”的当代转变。  相似文献   

5.
开场白主持人:戴春|博士时代建筑编辑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同济大学.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5 1 Werkhart International),《时代建筑》杂志.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报中国楼市》主办.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时代建筑》杂志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职(执)业建筑师论坛”2006年12月2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举行。主题为“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现实”分为5个分议题:议题1.中国建筑师的职能<建筑生产中的权利义务和职业定位>;议题2.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制度;议题3.中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营;议题4.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现状;议题5.国际化挑战——中国建筑师如何面对成熟职业建筑师体制和国际职业化服务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时代建筑》杂志在2003年和2005年曾编辑出版过两期有关世界博览会的专刊,以规划和城市研究为主。今天,距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已进入一年倒计时,《时代建筑》邀请有关专家、建筑师从规划、建筑、公共空间等角度,向广大读者介绍上海世博建筑的建设情况,对上海世博建筑做初步的研究。世博会项目数量多、情况复杂,我们无意穷尽所有内容,而是希望通过展示现状,引发对世博会的关注和讨论。世博建筑全部建成后,《时代建筑》还将在2010年第三期杂志中对世博建筑进行更多讨论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刘永富 《建筑》2004,(5):8-8
《建筑》杂志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全国建筑业服务,在长期的宣传报道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权威期刊,在中国建筑行业享有盛誉。作为一名《建筑》杂志的忠实读者,看到《建筑》杂志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完善,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建筑》杂志长期以来对北京城市建设所做的宣传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的城市建设一直是《建筑》杂志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北京的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包括《建筑》杂志在内的新闻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北京城市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新闻界朋友的一份劳动和汗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城市建筑》2013,(19):11-11
数字建筑设计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建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新建筑,我们相信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建筑正在形成。《城市建筑》杂志对于数字新建筑的形成.无疑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次沙龙是继7月16日“参数化设计与建造”主题沙龙之后.《城市建筑》在北京组织的第二场学术沙龙。作为《城市建筑》原本以笔谈形式操作的开篇论坛栏目的转型,我们希望面对面交流的沙龙每一次的议题探讨都能做扎实.尝试找到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答。第一场沙龙有24位嘉宾进行了主题发言.也吸引了很多关注参数化设计的朋友到场聆听.场面热...  相似文献   

10.
本次沙龙是继9月4日“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实践”主题沙龙之后.《城市建筑》在北京组织的第三场学术沙龙。作为《城市建筑》原本以笔谈形式操作的开篇论坛栏目的转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沙龙形式.对每一次的议题探讨都能扎实深入下去.尝试找到对现实问题的一些解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1988年年会5月7日至11日在福建泉州召开学术讨论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建筑与城市》。代表们围绕这一议题,从城市文脉的分析,城市与建筑的设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时代建筑》2014,(1):184-185
<正>《时代建筑》杂志2013年会暨"城市区域发展:区域中心与商业综合体"论坛举办2013年12月20日,《时代建筑》杂志2013年会暨"城市区域发展:区域中心与商业综合体"论坛在同济设计院一楼报告厅举办。年会在《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主任张晓春副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钱锋教授、《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教授分别致辞,《时代建筑》杂志执行主编徐洁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2013,(23):6-17
《城市建筑》12月刊主题沙龙题为“观念与道路”.本次沙龙由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冯果川老师召集并主持.沙龙邀请了多位建筑界人士讲述自己独立的建筑价值观和建筑观念,以及在此观念下的设计道路与策略。嘉宾们围绕沙龙议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设计时话.展示了各自坚持的评判标准和建筑观念。  相似文献   

14.
十年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无论是事还是人,每过十年都是值得总结和纪念的,《城市建筑》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专业杂志已走过了十年。 我是1985年建筑学毕业,每过一年便对建筑会有不同的理解。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基本是纸上谈兵,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形式风格:关注建筑的创新。而对建筑如何建造和实施并不关心,甚至我在设计院的第一个作品——延安火车站,从落成后到拆除我只见过一次;第二个十年我开始关注如何将建筑完满地建造,不但要有好的构思,更要有强大的韧性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梦想;第三个十年我已担任总建筑师多年,思考的角度自然广了一些,正值《城市建筑》创刊的初期,编辑向我约稿,当时我正在研究西安的未央新城,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向宏观的城市过渡,思考的维度也从”米”向”千米”的量级跃升,所以结合未央新城城市设计的体会写了《”缝合”城市》一文,针对中国城市过度形式化和建筑风格化的倾向,提出城市大于建筑、品质大于风格的观点,尽管我的规划方案并没有实施,但关于它的思考一直指导我完成西安行政中心的设计。可以这样说,《城市建筑》伴随我从单体建筑设计走向城市设计,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古城     
《建筑与文化》2012,(5):86-87
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是中国专注古城相关问题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依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及《建筑与文化》杂志,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将专注研究与古城有关的古城文化与建筑保护、古城改造与开发、古城开发与区域经济等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度《时代建筑》杂志编委会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如 《时代建筑》2006,(6):144-145
两年一度的《时代建筑》杂志编委会在2006年10月27日下午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召开,会议议题为“《时代建筑》的现在与未来”,杂志主办单位有关领导、编委会成员以及编辑部成员参加了会议,对《时代建筑》办刊地位、运行方针、未来发展等展开讨论。主编支文军教授在会议上进行了2005-2006年度的办刊情况汇报,同时举行了《时代建筑》杂志网站开通仪式,由杂志创办人之一的罗小未先教授点击开通。编委会由幅主编彭怒博士主持。以下为编委及主办单位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筑》每年都有一期“文化建筑”的专刊,似乎说明当下关注这类建筑的人比较多.设计作品也不在少数。但要写点关于“文化建筑”的文字时,却忽然觉得这是个陌生而熟悉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蒋林 《建筑与文化》2012,(10):104-111
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是中国专注古城相关问题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依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及《建筑与文化》杂志,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将专注研究与古城有关的古城文化与建筑保护、古城改造与开发、古城开发与区域经济等相关议题,举办大型调研、论坛、  相似文献   

19.
《时代建筑》2009,(6):1-1
随着中国在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和市场的快速复苏,以及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作为长三角经济龙头和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上海的城市和建筑,历来是城市规划、建筑、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学等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时代建筑》2009年第6期聚焦“上海的城市与建筑:发展与思考”,将全面呈现上海城市规划和实践方面大的走向和最新举措,以及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的新的大型建筑项目;同时,杂志还将讨论上海的城市经营策略、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结构、  相似文献   

20.
应主编王路教授的亲切邀请,我们很愿意在这期《世界建筑》专辑中向读者们介绍一下当代波兰建筑的情况。为了能令读者对这个主题有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我们将3篇文章作为引子。第一篇文章——“处于十字路口上的当今波兰建筑”.作者是玛塔乌尔班斯卡,一位作家和建筑评论家。此文介绍了自19世纪末开始波兰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篇文章——“‘可口’城市——波兰的城市之路”,由爱娃波伦布斯基撰写,她是波兰主流建筑杂志“Architektura”的总编这篇文章详细说明并描述了波兰在1989年之后所面临的主要的城市和建筑问题。第三篇文章——“新兴的波兰建筑”是由巴尔托什哈杜克撰写的.这位年轻的建筑师和评论家主要集中地针对12个当代波兰青年和中年建筑团队的主要作品进行了评述,这些建筑团队部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这几年开始并发展他们的职业生涯的。本期12个建筑事务所的作品材料来自于克拉科夫的Manggha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