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新食品》2012,(19):61-61
虽然,距离第一届中国名酒评选已经60年。但是,关于中国名酒是“评出来”的还是“喝出来”的争论却一直未曾停息。主张名酒是“评出来”的人认为,名酒的衡量标准是质量,应该相信专家和权威部门的力量:而主张名酒是“喝出来”则认为市场为王,名酒的身份标签应该是销量,正所谓:流行就是经典。  相似文献   

2.
杨静  肖竞 《新食品》2007,(15):29-32
从1989年到现在,18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再评选过一次名酒。对于最后要为“中国名酒”买单的消费者,他们对于“中国名酒”的概念是否还清楚?“中国名酒”的称号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到底还有多大?现在的主流酒类消费人群心目中哪些是名酒?此次中国名酒的评选又是否能触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相似文献   

3.
正视变局     
《新食品》2007,(13):8-8
一个是现今的白酒霸主掌门人,一个是昔日的“白酒第一人”;一个突然卸任,淡出前台,一个突然涉案,接受调查。行业上下,惊诧声起。然而,比这两个“突然”更突然的是——第六届中国名酒初选名单的突然出炉,没有任何的风声,饱受争议、几乎流产的“畅销名酒”摇身一变,成了人人眼红的“中国名酒”。[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冕 《新食品》2005,(8):24-24
市场将进一步向名酒集中,这是“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的共识。而在向名酒集中的过程中,除了现有的十七大老名酒,实质上还包含着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新生代名酒”也将成为聚合中心。  相似文献   

5.
汪歌 《新食品》2012,(18):54-54
纪念“中国名酒60年”这件事,为什么会在业内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具体的“中国名酒”(如四大名酒、八大名酒等)与抽象的“中国名酒”、企业事件营销与社会公关活动、向历史致敬与对行业负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肖竞 《新食品》2007,(13):42-42
2007年4月12日,在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网页上挂出了一则爆炸性新闻——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活动初选名单在4月12日至4月20日期间进行公示。这让业内人士颇感惊讶,因为此前商务部一直对外宣称正在进行“畅销名酒”的评选。但是“畅销名酒”名单却迟迟不能公布。就在人们对“畅销名酒”的热情逐渐冷却的时候,商务部突然用第六届“中国名酒”取代了之前的“畅销名酒”,无疑给了业内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7.
《新食品》2010,(10):I0001-I0001
白酒,总是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白酒与中国的结合,最早、最具影响的事例大概要算搞了5届并在21年前终结了的“中国名酒”评选活动了。“中国名酒”的评选虽然停止了,但白酒与中国的结合或联想并没有停止。在我看来,“国酒茅台”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的显性结合,而泸州老窖的“国窖”、山西汾酒的“国藏”,也不过是又换了一种方式的隐性结合,打的都是“中国”这张金字招牌,意在声明自己是中国白酒的代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某方面唯一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柳静安 《中国酒》2013,(10):66-67
谁是中国最早的健康酒?谁是“千年古方,大师点化”的真正“植物养生酒”?谁是新中国具有“名酒血统”的保健酒?时间与历史给出了确切的答案:竹叶青酒。2013年9月5日,中国酒业协会、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竹叶青酒荣获中国名酒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引来众多媒体探寻和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汪歌 《新食品》2012,(17):60-60
今年是“中国名酒”评选60周年,早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除去年茅台国营6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汾酒、老窖、西凤齐聚茅台酒厂举行了一场“四大名酒”的篮球比赛以及相关媒体做了一些采访报道之外,并未见到举办大型的行业纪念活动。为何?我想,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名酒60年”不好纪念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汪歌 《新食品》2007,(15):6-6
在3月出版的《新名酒时代》专辑中,我曾经旗帜鲜明地说过,名酒是“评”出来的,而不是自然产生的。就像一千多年前的美女杨玉环,如果不是“一朝选在君王侧”的话,就不可能留芳千古。但是,“评”名酒犹如“选”美人,通常都会引发一些是是非非,因为“评”也好,“选”也好,其实质就是改变现状,如果不是让一些人或物失去了什么的话,就是为一些人或物添加了什么,并由此排出个三六九等。而所谓的是是非非,都是围绕着这些失去或添加的东西而展开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汪歌 《新食品》2007,(16):8-8
太“突然”了15月17目的上午,商务部相关人员还在对外宣称“第六届中国名酒”的评选活动是“正规合法”的,而下午1点51分商务部的官方网站就公布了“暂停酒类商品评定活动”的消息。“第六届中国名酒”突然的离去,正如其突然的到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杨志琴 《酿酒科技》2005,(2):119-119
将现代管理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铸就消费者心中的名牌,传统名酒品牌“衡水老白干”日前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河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白酒品牌,它标志着“衡水老白干”已完成从“历史名酒品牌”到“中国驰名商标”的划时代蜕变。  相似文献   

13.
吴冕 《新食品》2007,(15):44-45
十年来,五粮液在老名酒中始终保持了“中国最贵的酒”这一“唯一性”(最贵的老名酒,是单品的概念,不包括礼品酒、年份酒)。但是从2006年开始,茅台酒的价格张力已经开始凸现,2007年3月1日,普通茅台酒将价格再次上调12%,让茅台酒的市场销售价格总体上领先于五粮液。如果说水井坊的问世打破了五粮液“中国最贵的酒”这一“唯一性”,  相似文献   

14.
汪歌 《新食品》2014,(3):35-35
中国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白酒企业超过8000家。在这8000多家企业中,加冕“中国名酒”桂冠的只有17家。17家中国名酒的广告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名酒们或显现或隐性的价值主张。  相似文献   

15.
杨志琴 《酿酒》2005,32(1):106-106
将现代管理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铸就消费者心中的名牌,传统名酒品牌“衡水老白干”日前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河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白酒品牌,它标志着“衡水老白干”已完成从“历史名酒品牌”到“中国驰名商标”的划时代蜕变。  相似文献   

16.
迎企 《新食品》2013,(22):151-151
日前,由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等联袂主办的“穿越文明,对话未来”中国文化名酒复兴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迎驾贡酒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白酒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得了“中国复兴文化名酒”荣誉称号。这是迎驾贡酒继获誉“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中国白酒感官质量奖”和“中国名酒典型酒”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7.
《新食品》2008,(20):60-60
五粮液集团进入2008中国企业500强,江津酒厂制定10亿产值目标,贵州打造茅台镇历史文化名酒,茅台集团进入企业纳税企业效益200佳,“贵州八大名酒”新鲜出炉  相似文献   

18.
曾飞  王彦臣 《新食品》2012,(17):194-19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白酒行业亦是如此,中国白酒是一个高度依赖于环境的特殊行业,与产地的水、土、气候息息相关。随着川黔产区、黄淮产区、东北产区的崛起,“中国长江名酒带”、“中国淮河名酒带”、“中国黄河名酒带”等产区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酱香市场的不断扩大,酱吞氛围的目渐浓厚,在中国长江名酒带中孕育了一个以酱香为代表,以长江为纽带,以省际为边界,覆盖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中国酱香名酒带。要想实现中国酱香白酒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19.
张岳 《新食品》2012,(6):I0007-I0014
“去香型”之下的反向崛起 自1952年第一届名酒出现至今,中国名酒已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六十年,而这所谓的“名酒六十年”背后,囊括的远不止是几大名酒而已,我们所看到的是六十年的风雨变迁,许多品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战越勇,  相似文献   

20.
流鸿 《新食品》2012,(16):166-166
“六十年一甲子!”,自1952年中国第一届名酒评选,诞生了四大名酒品牌之后。中国白酒60年的变化,可以说风起云涌、跌宕生姿。而作为老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更是凭借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极致技艺和“以人为本”、以“品牌为核心”的市场运作思路,在全国名酒品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