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分子钝感剂在两种发射药中的迁移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分子钝感剂NA聚酯湿法钝感得到叠氮硝胺和高能硝胺两种钝感发射药,用高温加速长贮寿命试验的方法来研究NA钝感剂在发射药中的迁移性能。利用密闭爆发器和内弹道试验法,对加速长贮前后的两种钝感发射药动、静态燃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速长贮前后两种钝感发射药的爆热、p-t曲线及内弹道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两种钝感发射药长贮前后NA钝感剂的浓度分布,结果发现浓度分布也没有变化。表明NA钝感剂抗迁移能力强,可以满足叠氮硝胺发射药和高能硝胺发射药的长贮性能要求,用其制得的钝感发射药具有良好的弹道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水溶液中进行增能钝感,制备了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通过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了所得发射药中功能组分的浓度分布.采用密闭爆发器和内弹道实验法,研究了发射药的动、静态燃烧性能.结果发现,硝化甘油浓度沿药粒径向呈抛物线状分布,钝感剂NA聚酯浓度由表及里呈指数规律下降的形式分布.硝化甘油渗透越深,钝感剂由表及里下降越慢,所对应发射...  相似文献   

3.
梁昊  丁亚军  李世影  赵先正  肖忠良 《含能材料》2021,29(11):1080-1088
为研究钝感双基发射药老化迁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利用钝感剂的正态分布特性及Fickian第二扩散定律的推论,建立了钝感发射药老化迁移导致钝感剂浓度分布及燃烧性能变化的理论模型.对6种不同硝化甘油(NG)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的发射药进行不同温度下加速老化实验,采用密闭爆发器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后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分析了发射药老化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热力学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钝感球形发射药燃气生成猛度积分值的增长率随老化时间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增长模型.密闭爆发器结果表明,6种发射药加速老化后的动态活度最大值升高百分比随老化时间均呈较强的线性关系,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建立的钝感发射药老化迁移热力学方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迁移驱动因子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发射药中NG与DBP总含量高于15%时,发射药的迁移驱动因子(动态活度最大值的百分比增长速率)更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加剧钝感剂迁移导致钝感失效;而NG和DBP的总含量不高于15%时,钝感剂迁移导致失效的速率较为缓慢,更有利于发射药贮存后的使用和射击安全.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闭爆发器试验、14.5mm机枪试验、加速老化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钝感剂分子量对新型的聚合物钝感包覆枪炮发射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BP钝感火药及未钝感火药相比,聚合物钝感包覆火药初始燃速较低,燃烧渐增性较强,内弹道效率较高,试验结果还显示聚合物钝感剂迁移比DBP小,且聚合物钝感剂迁移性随其分子量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EI发射药中钝感剂扩散系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压伸-浸渍(EI)发射药制造过程中钝感剂的扩散决定了新制火药的内弹道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显微技术考察了聚酯钝感剂PA在EI发射药中的扩散,结果表明新制火药的钝感剂浓度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模型,并依据浓度分布曲线方程推算出钝感工艺过程中的钝感剂扩散系数为1.639×10-13m2.s-1。内标法与外标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在内标法中将钝感层硝化甘油(NG)做均匀分布的数学处理对扩散系数计算结果的数量级没有影响,因此由于数学模型的不完善带来的浓度分布曲线的系统偏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
使用新型聚合物型钝感剂制备了多种钝感、增能及增能钝感包覆发射药样品,进行了密闭爆发器、爆热及14.5mm机枪弹道试验等方面的性能测试,讨论了钝包覆发射药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7.
发射药传统老化失效评价主要针对发射药贮存过程中的化学安定性,未考虑物理变化层面的钝感剂迁移现象.基于扩散原理以及钝感剂分布与燃烧性能的关联,建立由密闭爆发器实验测试钝感双基发射药动态活度最大值升高百分比的迁移失效评价方法.通过密闭爆发器和弹道实验,获得了钝感双基发射药动态活度最大值升高幅度随老化时间的线性增长模型,并验...  相似文献   

8.
无机钝感剂在深钝感发射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无机钝感剂应用于发射药的钝感技术,根据密闭爆发器测试结果讨论了该钝感剂的钝感效果;用ICP-AES法研究了该钝感剂的迁移量随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用DSC法分析了该钝感剂对发射药钝感层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增塑剂含量的高能发射药表面钝感问题,采用小分子多炔基化合物均苯三甲酸三炔丙酯(TPTM)作为钝感剂前驱体,经喷涂工艺渗入叠氮硝胺发射药表层后与基体组分1为解决高增塑剂含量的高能发射药表面钝感问题,采用小分子多炔基化合物均苯三甲酸三炔丙酯(TPTM)作为钝感剂前驱体,经喷涂工艺渗入叠氮硝胺发射药表层后与基体组分15-二叠氮基-3-硝基-3-氮杂戊烷(DIANP)反应,形成交联网状大分子钝感剂,并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和热加速老化实验表征了钝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PTM与DIANP在50 ℃下即可完全反应,采用TPTM对叠氮硝胺发射药进行表面钝感处理后,发射药的初始燃烧活度大幅度降低,渐增性燃烧特征量Lm/L0达到1.8左右,Bm值在0.5左右,并且在50 ℃加速老化6个月以后燃烧性能基本不变。以小分子多炔基化合物作为钝感剂前驱体的方法适用于对叠氮硝胺发射药进行表面钝感处理,并且钝感效果良好,满足长储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35mm高射炮钝感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结合钝感8/1发射药的燃烧规律得到该炮特有的内弹道数学模型,应用四阶五级龙格库塔法编制Matlab程序求解该模型。结果表明内弹道仿真结果和参考文献提供的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应用该模型对不同钝感剂含量的钝感发射药进行内弹道计算,计算出在其它装填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钝感发射药钝感剂含量对内弹道的影响,可知钝感剂含量的微减小即会引起膛压的急剧升高,当包覆层完全失效,最大膛压高达479 MPa,增大了35.54%。钝感剂的失效将严重影响射击安全,给火炮射击安全性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烟火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功配 《含能材料》2010,18(4):443-446
中国烟火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公元前八世纪周朝即有"狼烟"烽火台;中国古人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黑火药,从而促使了中国烟火技术广泛发展;现代中国烟火技术军用的电子战烟火光电对抗和民用的烟火人工防雹降雨、烟火灭火、烟火发电等获得了创新性发展;中国的烟花爆竹在安全环保材料技术研究和无烟/微烟的焰火技术、纳米烟火、稀土烟火以及融合现代其它学科技术的特型焰火、婚礼烟花、寿礼烟花、卡通烟花等方面快速发展;固体化学原理及其对烟火系统的应用研究也在促使中国烟火技术的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烟花用发射药主要是黑火药,黑火药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雾,严重影响烟花的观赏效果,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烟花发射过程中产生烟雾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微烟发射药,其各组分配比为:NC 77%,NH4CIO41 3%,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5%和钝感剂5%,对微烟发射药和黑火药的点火与做功能力、烟雾性能及机械感度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花炮技术和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花炮行业的特点,从烟火药及其配方、结构、工艺及效应几方面,简述了国内外花炮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现状,分析并预测了花炮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气液增力缸的原理及工作特点,阐述气液增力技术在火工品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气液增力设备对压药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拟烟火药在定容、密闭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1种以新型还原剂、硝酸钾为主的新型无硫烟花发射药配方。对该发射药的安全性能及使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发射药的撞击感度、爆发点及静电感度安全性能均优于传统黑火药,且其压力上升速度、做功能力大于传统黑火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目前国内火工品群模生产中人工离线检测存在的检测不准确、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 一种在线检测技术。将检测基准设计在产品口部,采用基准浮动结构,阐述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工作流程, 并辅以试验、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满足火工品群模在线检测的前提下,能够实现高危工 位的人机隔离自动化生产,大幅度提高检测精度,改善行业生产现状,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火工品科研、生产及发展的建议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国内火工品科研、生产现状,与国外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从设计、工艺、检测、管理等方面提出今后发展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成本发展战略是战术导弹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导弹总体设计角度,对火工品进行了功能性和系统化梳理,给出了火工品总体设计要求;基于火工品基本型和关键属性辨识,提出了火工系统选型货架以及基于产品化思想的火工系统货架产品架构方案;最后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了导弹武器火工系统货架产品的低成本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武玉忠  陈光学 《火工品》2004,(4):31-33,37
介绍了烟火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中的应用,着重研究了BR-91-Y烟火催化剂的配方组成、制造工艺、播撒工具以及性能指标,并对新兴的暖云烟火催化剂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针对MEMS火工品低能化、集成化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微起爆器,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基体材料、换能元材料、火工药剂与微起爆器起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微起爆器的结构参数;通过MEMS工艺完成微起爆器一体化集成制作,对结构参数以及起爆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结构尺寸与设计尺寸误差小于6%;微起爆器发火电压小于3V,装药直径1mm、装药量2.0mg时,可以可靠起爆CL-20炸药,实现了低能化、集成化的要求,为MEMS火工品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