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宋羽 《建筑》2010,(17):22-23
<正>姜堰市是江苏省政府命名的"建筑强市(县)"之一。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和周边建筑强市的竞争,建筑业增长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通过对建筑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姜堰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2.
集体建筑企业外向开拓的轨迹─—姜堰市“老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三部曲王怀宽姜堰市是江苏省首批命名的省级“建筑之乡”,近年来,“翘”得令人瞩目。去年,总产值突破2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总结他们的做法,感受最深的是:建筑业的飞跃发展主要得益...  相似文献   

3.
《建筑》2012,(15)
本刊讯2011年度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表彰大会暨经济发展形势报告会近日在宜兴举行。会上,江苏省建筑业具有建筑装饰装修、建筑钢结构、建筑安装、基础设施等专业施工的100家企业受到表彰。南通华荣建设集团荣获2011年度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该企业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建筑业是姜堰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姜堰建筑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99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建筑之乡”,“九五”期末建筑施工产值即达到358亿元,1997年在划出五个行政建制乡镇之后,今年建筑业产值仍可望达40亿元。目前,全市共有建筑施工企业88家,其中一级资质1家,二级资质14家,三级资质12家。施工队伍分布在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建筑市场。近几年,平均每年出国施工人员在千人以上。由姜堰队伍在北京施工的中日友好环保中心、北京城乡贸易中心先后两获“鲁班奖”。近五年来,每年平均承建高层建筑百幢以上,1997年交付使用的深圳…  相似文献   

5.
《住宅产业》2014,(6):51-52
绍兴市是浙江省政府命名的第一批唯一建筑强市。目前全市共有特级承包企业17家,一级企业156家,二级企业265家,三级企业374家,2013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496.9566亿元,处于全国地市级领先的地位。为适应国家对建筑业提出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保持我市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创建全国建筑强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江苏是在全国较早开展“建筑之乡”评选、注重“建筑之乡”研究的省份之一 ,目前全省共有“建筑之乡”1 7个 ,约占全国 46个建筑之乡的四成 ,数量上也属最多。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苏中地区部分县 (市 )建筑业的异军突起 ,有力推动了全省建筑业的加快发展 ,为表彰先进 ,树立典型 ,加强排头兵的建设 ,从 1 990年起 ,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建筑之乡”6家 ,后经两次三批发展 ,共达 2 1家。 2 0 0 0年 ,江苏省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建筑之乡”的质量 ,重新在建筑业发达的县 (市 )进行认真筛选和评比 ,最后根据条件…  相似文献   

7.
姚栓柱 《建筑》2012,(2):24-25
近年来,金华市以全面提升建筑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做大企业发展平台等措施,努力打造建筑强市。截至2011年9月,金华市共有特级企业4家,一级企业96家,二级企业201家,三级企业354家;金华市31项工程获“鲁班奖”,261项工程被评为“钱江杯”优质工程;  相似文献   

8.
姜堰市是江苏省17个“建筑之乡”之一,建筑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从90年代初期起,建筑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了农业,成为仅次于工业的第二支柱产业,到2002年,年施工产值接近60亿元。为了进一步发挥建筑经济的骨干带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全局的拉动作用,2002年5月,姜堰市政府决心动真碰硬,以“三置换一保障”为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打响了市属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攻坚战。所谓“三置换一保障”就是置换企业职工身份、置换企业产权或股权、置换国有土地使用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姜堰市在前几年企业初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融产权出…  相似文献   

9.
邹金林 《建筑》2003,(11):17-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建筑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建筑业企业在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是资金来源和人员安置,我们编发这篇《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就是希望文中介绍的江苏省姜堰市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骤和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给其他地方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建筑经济》1989,(5):41-43
丹徒县地处长江下游,沪宁铁路东西穿过,京杭大运河纵贯中部,是江南闻名的古县之一。境内山石、砖瓦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868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建筑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能承担多层住宅、厂房和高耸构筑物的施工任务。先后开拓南京、常州、淮南和新疆等地的建筑市场。队伍发展到2.5万人,拥有建筑企业73家。其中二级企业1家,三级企家7家,四级企业15家,等外级企业50家。1988年县乡两级企业完成施工产值4801万元,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建筑业的发展对城乡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县建筑主管部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我县建筑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次统计调查范围为江苏省建筑领域385家预拌混凝土企业。 1总体概况 (1)至2007年底,全省已经注册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共385家,比上年增加了87家: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就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出台实施意见,力争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到2017年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建筑强市。根据实施意见,到2017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 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30万人;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力争达到8家以上,年总产值超百亿元的建筑业大企业、大集团达到5家以上;扶持培育浙江省推进新型建筑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领导 ,完善政策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建筑劳务基地的建设姜堰市是江苏省政府首批命名的 6个“建筑之乡”之一 ,全市总面积 1 0 51平方公里 ,人口92 6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裕。目前 ,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 8万余人 ,有建筑施工企业 88家 ,其中一级资质企业 1家 ,二级资质 1 2家 ,三级资质 1 3家 ,其余为四级企业。职工中 ,中高级技经职称人员近 1 2 0 0人 ,中级技能以上人数 5.4万人。江苏正太建设集团为省级重点建筑企业集团 ,现已列入建设部企业集团试点单位。 1 999年全市完成建安总值 45亿元 ,建筑业已成为全市…  相似文献   

14.
王碧君 《建筑》2014,(9):16-19
<正>2013年,江苏省海门市建筑行业坚持开拓创新、稳中求进,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全年建安产值1050亿,同比增长22.09%,在江苏省各市县中率先实现超千亿元的目标。一年内,海门市建筑企业共获得鲁班奖、国优工程奖、詹天佑奖、钢结构金奖等8个。全市建筑企业总数达到235家。拥有特级资质企业3家,一级资质企业达到25家,其中5家企业由二级资质晋升为一级资质。海外建筑业实现新签合同额2619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4778万美元。海门建筑业综合实力继续在全省领先。2014年是海门建筑行业在成功打造了千亿产业群之后,  相似文献   

15.
张建新 《建筑》2009,(21):24-25
海门市是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早在上世纪30年代,海门市建筑业在上海就小有名气。上世纪70年代,海门市建筑大军大举挺进大庆油田,从此,海门建筑走向全国,海门市也因此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建筑之乡。目前,海门拥有建筑企业191家,其中,特级企业3家(其中一家为上市企业),一级企业13家,二级企业36家,三级企业78家,另有劳务企业61家。2007年,  相似文献   

16.
黄静 《建筑》2010,(11):19-20
<正>正余镇隶属江苏省建筑强市海门,目前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为4家,其中,一级资质2家,一级以下企业2家;建筑业从业人员2万人;2009年,全镇建筑业实现产值20亿元。多年来,正余镇一直将建筑业定位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倾力支持、精心培育。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作为,通过"五个坚持",推动当地建筑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筑》2011,(24)
本刊讯(通讯员高宝书严丽华)今年,由江苏淮安市建筑主管部门牵头,全市300多家建筑企业与中国建设银行淮安分行结成友好协作关系,中国建设银行淮安分行为112家建筑企业授信33.8亿元。  相似文献   

18.
无言 《建筑》2011,(5):23-23
2011年初,随着《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台州市开发区建筑企业收到了诸多"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9.
发挥“建筑之乡”优势立足首都建筑市场顾继柏江都市是国务院"两部一办"和北京市建委确定首批建筑劳务基地县(市)之一,也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近年来,我们依靠"建筑之乡"的优势,在首都建筑市场上历经十一个春秋。在优胜劣汰,强手如林市场竞...  相似文献   

20.
曹友琥 《建筑》2000,(11):20-21
一、苏中地区建筑业的发展概况建筑业是苏中地区的传统产业。我们考察的“两市两县”(姜堰、邗江、海门、海安 )都是江苏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 ,这些地区的建筑业基本完成了经济总量的积累 ,初步实现了由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跨越。一是经济增幅较快。 1 999年 ,海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 5万 ,完成建安产值 63 .5亿元 ,连续 9年名列全省同行业前茅 ;海安县从业人数 4 .8万 ,完成产值 4 6.5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 7.1万元 /年 ;姜堰市从业人数 4 .1万 ,完成产值 3 8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 7.7万元 /年 ;邗江县从业人数 2 .7万 ,实现施工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