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走进吴哥     
柬埔寨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通常是贫穷、落后和混乱。决定去吴哥,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的记录片让我为之惊叹。吴哥古迹坐落在柬埔寨暹粒省省会洞里萨湖畔的森林荒野中,其中的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神殿建筑,1992年被联合国世界文化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深遂的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深深的哲理内涵,木雕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着中国建筑文化关联性。以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为例,试图阐述中国建筑木雕艺术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富含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绘画.雕刻和绘画是我国古建筑装饰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建筑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发展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建筑雕刻技术和绘画作品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在建筑艺术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不同装饰风格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在各个时代所具有的内涵和寓意.绚丽多彩的建筑绘画和雕刻作品是中国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福建古塔浓缩了历史人文、宗教思想、社会经济、建筑技术、雕刻艺术等诸多元素,是闽地丰富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建筑与音乐作为艺术门类的两种形式,在审美的形式特征上有着广泛的通约性.韵律是建筑艺术的灵魂,建筑的线条、体量、结构等乃是形成韵律的直接手段.如同音乐艺术一样,节奏的形式和变化构成了音乐的韵律感,而建筑中的单元造型依照等距离的间隔、空间的延伸和反复排列等也会形成建筑艺术的节奏和韵律美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赵邯郸故城王城遗址中二号夯土基址可能的宫殿建筑形制和做法,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调研,整理考古发掘成果以及历史资料,分析战国时期赵国王城的建筑形式、建造技术,推断出当时所用的建筑材料与建筑营造技术,并将二号夯土基址复原为一座土木混合结构的高台宫殿建筑。  相似文献   

7.
周一  高立 《商品与质量》2011,(42):80-81
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木雕是传统家具最重要的装饰手段,雕刻技法种类繁多,大家所熟知的明清红木家具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就有浮雕、镂雕、圆雕、镶嵌雕、通雕、透空双面雕等。其中镶嵌雕别具特色,普及面广泛,其是将不同的质材,如玉石、象牙、珊瑚等,先制成花卉、人物、  相似文献   

8.
中都鼓楼是明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是我国现存最高大雄伟的鼓楼,其结构精巧,雕刻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建筑艺术的瑰宝。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此背景下,保护明中都鼓楼历史建筑、实施中都鼓楼建筑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勘探、文献调查等方法,对中都鼓楼的形制、建筑材料、构筑工艺、图文雕饰等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分析明中都鼓楼建筑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建筑文化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塔是一种古老的佛教建筑,同时也是一座庞大的雕刻艺术宝库,通过对比泉州东西塔与福清瑞云塔雕刻题材以及排列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佛塔在2 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由高不可攀的宗教建筑,演变成具有儒、释、道以及民间传统观念的多功能建筑,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世俗化趋向。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对促成徽州建筑木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论述,系统分析了明清徽州建筑木雕在雕刻部位、题材内容、雕刻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演变,旨在探寻传统徽州建筑木雕与现代建筑创作的契合点,为现代建筑创作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郑松强出生于雕刻世家,叔祖郑祥奎、父亲郑元长都是民间艺雕名人,他也子承父业,少年时的他就酷爱泥塑及黄杨木雕艺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祖辈和工艺美术大师虞定良的耐心指导和精心传授下,郑松强潜心钻研雕刻艺术,逐步掌握了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雕刻的基础技法与奇妙的艺术刀法,创作的作品总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雕刻艺术被称之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颗辉煌灿烂的明珠.哲学的光芒给希腊美学思想插上了翅膀;而神话传说又丰富了雕刻艺术的特有内容.文中以美学观念分析、论证了古希腊雕刻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使读者进一步认识并理解古典名作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3.
在雕刻曲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传统的曲面描述方法难以较好地处理曲面几何 信息与艺术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了谐波分析方法对雕刻曲面进行参数化描述,通过提取雕刻曲线、曲面的特征参数来实现雕刻曲面或曲线的几何信息与艺术特征信息的记录,并探讨了如何应用谐波特征参数拟合出雕刻曲线与曲面的几何形状及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邯郸城市特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了全球化以及城市经济对建设邯郸城市特色的影响,然后从历史文化遗迹、王城遗址、赵文化、成语典故、空间布局、建筑景观6个方面分析了邯郸城市的特色,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建设城市标志地段,注重城市空间布局特色,精、雅、舒适的城市空间方向发展、凸现或物化历史文化的5个邯郸特色发展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表现常常相互制约。本文结合金属建筑结构具有高效的结构工作性能、独特的美学特征等特点,从建筑理念、建筑艺术、建筑空间等几个层面试图寻求金属结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契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鹅项岭礼园和盘溪花园秘室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的近代石构房屋室内外的雕刻图形及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处建筑雕饰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和装饰艺术珍品所具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雕刻工艺由来已久,玉雕、木雕、竹雕、象牙雕种类繁多。中国人用灵巧的手、智慧的心谱写着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李新民,浙江雕花王木雕装饰厂厂长、高级工艺师,他用"雕花王"来命名了自己的木雕厂名字,源于他对雕刻艺术的尊重和自己对雕刻技艺的精益求精,更有他对艺术追求的专注心态。东阳木雕,就是他们的母亲河,她用浓香的乳汁滋养着一代一代的木雕人。在木雕行业摸爬滚打33年,从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到掌握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阴雕、锯空雕等多种木雕雕刻技术,又到自己设计图案,  相似文献   

18.
简略介绍了中国传统糕饼模的历史发展情况,论述了由糕饼模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雕刻艺术以及民风习俗。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技术艺术的综合体,缺一不可;缺乏艺术修养终不能成为合格的建筑师。本文从艺术观念,生活体验,理论研究,艺术实践以及姊妹艺术的借鉴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全面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20.
扬州瓜果雕刻艺术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清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是由民间艺人创造西瓜灯用于祭祀活动,后由扬州厨师引用到餐饮宴席之中,以美化餐厅,渲染宴饮气氛。扬州瓜果雕刻艺术价值就在于突环雕刻的独特性,其造型可谓是鬼斧神工、妙趣横生,被誉为中国食品雕刻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