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铁颜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化学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胶体化学法、水热法、固相法、沉淀法和水解法等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对未来纳米氧化铁的化学制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铁顔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化学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胶体化学法、水热法、固相法、沉淀法和水解法等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对未来纳米氧化铁的化学制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纳米氧化铁颜料的制备工艺,采用超声振荡和固相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纳米氧化铁。采用正交设计研究方案试验了研磨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灼烧温度、灼烧时间等因素对粒径的影响。并运用极差法处理得最佳工艺条件:研磨30--60min,表面活性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2%~3%,在500~600℃下灼烧2~4h。试验结果表明,在固相反应中引入超声振荡可大大减小粒子团聚问题,从而获得纳米级粒子。  相似文献   

4.
制备方法对纳米氧化铁晶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别采用沉淀法,硬脂酸法、聚乙二醇法、柠檬酸法和柠檬酸铁快速燃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铁晶体,研究了这5种制备方法对粉体晶,平均粒径,磁性,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得粒径为8.5nm的α-Fe2O3,柠檬酸铁快速燃烧获得的是Fe3O4的纳米晶,而采用3种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是α-F2O3与λ-Fe2O3的混合晶体。  相似文献   

5.
纳米CeO2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荣  邱克辉  邓昭平 《山东陶瓷》2003,26(3):19-22,27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CeO2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分析对比了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喷雾热分解法、喷雾反应法等制备纳米CeO2的优缺点,指出了在今后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氧化铁这种材料的成本比较低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小,且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以及稳定性,在催化剂、磁记录介质、颜料、磁性涂料以及气体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以粉煤灰提硅液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研究进展及所需的工艺,并且对各种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做分析和比较,展望了制备纳米氧化铁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均匀沉淀制备透明氧化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各种制备透明氧化铁的方法,简单介绍了透明氧化铁的用途,重点阐述均匀沉淀法在制备透明氧化铁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9.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液相法的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溶剂干燥法、微乳液法,以及固相法的热解法等方法,讨论了纳米氧化铝在陶瓷、催化剂、电子工业、涂层及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CdS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在纳米CdS合成与制备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CdS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生物质气化用纳米氧化铁掺杂的镍基催化剂,以硝酸铁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铁,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制备条件对氧化铁产品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尿素与硝酸铁物质的量比为5∶1,沉淀反应温度为125 ℃,铁盐浓度为0.20 mol/L.最佳条件下所得纳米氧化铁粒子呈球形,分散性好,纯度较高,属立方晶系结构,平均粒径约为28 nm.  相似文献   

12.
铁泥氧化制备颜料铁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库  李稳宏  韩利义 《应用化工》2005,34(10):611-612
以工业废渣铁泥为原料,经拌酸氧化制备铁红颜料,探讨了酸的种类、浓度及用量和氧化温度及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60%,硫酸与铁泥质量比1∶1.2,氧化温度800℃,氧化时间2.0 h,得铁红产品,质量符合油漆、涂料等对铁红颜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硫铁矿烧渣制备铁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得到铁黄,将机械活化硫铁矿加入硫铁矿烧渣与硫酸反应得到烧渣酸浸液中反应得到绿矾。将绿矾溶于水,加入铁黄晶种,同时滴加氨水和绿矾溶液,通入空气氧化72 h得到针形颗粒状铁黄。制备铁黄晶种适宜条件是绿矾质量分数为40%、碱比为0.25、空气流量为0.25 m3/h、反应温度为29℃、氧化时间为10 h。制备铁黄适宜条件是晶种比为33%、反应温度为80—85℃、溶液pH值2.8—3.5、[Fe2+]为0.25 mol/L、空气流量为0.6 m3/h。其涂料性能优于上海一品铁黄标准样。  相似文献   

14.
以金属制品厂酸洗废液与酸洗污泥为原材料,采用湿式沉淀法制备高性能磁性氧化铁(Fe3O4)颜料。实验采用双氧水为氧化剂,15%石灰浆液调节反应液pH,利用蒸汽加热法为体系升温,以终点Fe3+/Fe2+比为判断依据,分析了废酸/污泥比、原液Fe3+/Fe2+比、反应时间、pH、反应温度对合成Fe3O4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实验不断进行,受空气影响,反应过程中Fe3+/Fe2+比是逐渐升高的;在废酸/污泥比为5∶1、原液Fe3+/Fe2+比为1.60∶1、反应时间为4h、pH为9、反应温度介于80~90℃之间条件下,合成产物色光及吸油量等指标达到氧化铁黑标准要求。本研究解决了行业内酸洗污泥资源化处置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云母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云母氧化铁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着重探讨了云母氧化铁的合成技术,指出了我国云母氧化铁生产、应用动态和今后发展的方向,指出开发利用天然云母氧化铁和由铁资源尤其是工业副产铁资源合成的云母氧化铁在我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纳米氧化铁化学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氧化铁的化学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沉淀法、胶体化学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水热-反萃法、压力-热晶法、固相法、强迫水解法、冷冻干燥法等不同方法制备超细氧化铁的优缺点.针对目前制备氧化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纳米氧化铁制备应向低成本、粒径可控、颗粒均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纳米氧化镍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纳米NiO的性质,详细论述了制备纳米NiO的方法,包括固相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水热法,并介绍了NiO在催化剂,陶瓷添加剂与玻璃染色剂,电池电极等4个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自燕  刘跃进  张果龙 《中国涂料》2008,23(6):47-49,55
综述了近年国内外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化学液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夹心层包覆法和混合包膜法等,介绍了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表面改性研究,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涛  王芳  万平玉  WAN Pingyu 《化工学报》2007,58(10):2558-2560
本文采用两种过程制备盐酸贝那普利的前体[3-[(1-乙氧羰基-3-苯基丙基)-氨基]-2,3,4,5-四氢-2-氧代-1-H-1-苯并氮杂卓-1-乙酸叔丁酯(EPTAB),并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异构体的分离采用柱层析分离。产品结构采用IR和NMR表征。  相似文献   

20.
Electrospun fibers with nano-/micro-scale porous structure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from polymer solutions that contained suspended micro-/nano-size salt particles of sodium chloride or calcium carbonate, which were subsequently removed through a leaching process after electrospinn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ze and dispersion of the salt particl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ore size and pore distribution in the resulting electrospun fibers. Using sodium chloride salt particles in the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should not induce any residual toxicity in the resulting porous fibers. Therefore,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very simple and versatile method in the fabrication of electrospun fibers that have secondary nano-/micro-scale porous structures, which are desirable in many important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issue engineering and controllable drug rel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