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气主接线图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分析软件中,绘制主接线图工作包括绘图部分和关联设备信息部分,而后者按传统方式需逐个进行图-数关联设置.该文从分析设备编号规则和电气主接线图的间隔特点入手,提出间隔建模的思想,总结出面向间隔模型的图元位置序号的确定方法.根据图元位置序号并参照设备编号规则对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和信息关联,从而实现按间隔对间隔内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性关联设置动作.  相似文献   

2.
刘戈  刘文彪  纪陵  陈百宇  苏翔 《电工技术》2023,(18):144-149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中主接线图和间隔分图绘制效率低,且存在图、模关联正确性无法保证的问 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D模型的智能变电站主接线图和间隔分图自动生成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典型的 一次设备间隔接线形式、变电站监控系统相关图形规范的研究总结,预先生成电气主接线图和间隔分图的模板文件, 然后解析SCD模型,获取物理电气间隔模型,匹配生成的模板文件,最后通过Reference对模板文件进行实例化,实 现了主接线图和间隔分图的自动生成.经500kV测试变电站中的应用验证,该方案的自动成图技术效率高,生成的 图形中图、模关联准确且布局满足变电站监控系统规范要求,可为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快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矢量化的电网厂站接线图需要调度运维人员参考设计图纸进行人工绘制及导入,工作量巨大且极易出错。针对电网厂站接线图中图元、文字以及接线关系3个核心的识别问题,提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完整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方法,显著提升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结合分级预处理的重叠滑窗机制与YOLOv4算法,解决电网厂站接线图的“大图像小图元检测”问题;通过迁移学习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结合,提升包含中文电气文本的识别率;通过嵌入电气领域知识与规则,提升接线识别的准确率。最后,根据获取的电气元件信息、文本信息、连接线信息,完成其他下游任务。采用实际调度系统导出的电网接线图数据集,设计了图元、文字、接线识别三方面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变电站主接线图绘制平台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刚  陆达  许新征 《电气应用》2005,24(3):78-82
就对象分析、图元类的建立、编程技术、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特点进行了详细叙述 ,在实现方法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在Windows环境下 ,利用VisualC 及其MFC类库的支持功能和序列化存取机制 ,通过对变电站主接线图的分析 ,建立了一系列的图元类来描述相应设备对象的属性和特征 ,从而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主接线图的绘制。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搜索算法,通过自动分析电气接线图中各图元对象的端子坐标,确定设备的连接状态.符合公共信息模型(CIM)规范且按照图模一体化方法设计的图形系统,可以有效地将设备的电气属性与几何外观相统一,成为拓扑搜索算法的基础.通过对图形画布的栅格化,直接将端子点的整数坐标作为其节点原始编号.将具有连通性的设备首先视为虚拟的断开开关,再进行节点归并,可以显著提高拓扑搜索效率.所提出的算法能适应各类电气设备图元、几何图元及新增未知图元,使拓扑搜索的时间复杂度从非线性的N2变为线性N.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当设备端子数为几百个时,速度可提高1个或2个数量级,并且端子数越多则速度提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1功能要求(1)工作票的生成功能应能实现工作票签发人、许可人依据系统主接线图和主控室的屏盘位置图逐项操作填写工作票。工作票的编号可按用户要求连续编号,不允许更改。并能够根据工作票内容,在系统主接线图的简图上设置遮栏。(2)工作票的修改功能在工作票签发前,能够实现工作票签发人对自己填写的部分进行修改;工作票许可前,能够实现工作票许可人对自己填写的部分进行修改;许可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修改已接收到系统简图上的安全措施布置。并可将工作票返回签发人。(3)工作票的保存功能支持采用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方式对历史票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Auto CAD平台的变电站短路智能计算的研究在国内仍是一个空白,为了解决用户在这方面的迫切需要,提出了设计设备图元数据库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智能图形建模和电气主接线图的自动生成。在图形数据库一体化的平台上,给出了一种既便于计算机图形处理,又能准确可靠地描述电气主接线图结构的拓扑分析方法,即基于母线的拓扑分析方法,实现了节点导纳矩阵的自动生成,进而完成短路电流的自动计算。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短路电流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间隔是一组相互电气关联的完成一定功能的设备集合。本文基于图模一体化编辑工具的电网编辑工具形成的原始静态拓扑,提出了一种面向间隔的分析方法,将变电站中的设备按包含了基本连接关系的间隔进行归类,并且将结果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生成的间隔拓扑可以提供给倒闸规则生成,间隔状态分析和变电所、调度智能倒闸开票所用。基于B/S模式的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中没有直接描述一次设备及其拓扑关系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到主接线图。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SCD文件中智能电子设备(IED)模型信息快速自动生成主接线图的方法。该方法基于IED和一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及复杂的虚连接关系,采用拓扑连接矩阵对设备拓扑关系进行表示,提出了基于预排序遍历树的IED信息处理模型用于设备拓扑连接关系辨识,利用可缩放矢量图和并行计算技术,只需要SCD文件即可实现主接线图自动生成。实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VC++电力图形软件的电力图元连接方法,旨在将独立电力图元在图形及电气上完成准确、快速的数据连接。在已有电力图元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C++平台,通过各个电力图元始末位置坐标的距离判断图元是否连接,然后定义一系列数组存储图元的类型、编号和连接节点号等信息,连接节点号相同的图元表示其实现了电力连接。仿真结果表明,研究的电力图元连接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实现电力图元在数据、功能上的连接,为研究电力系统的暂稳态分析提供了良好的仿真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CIM的厂站接线图自动生成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典型接线形式的图形排布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根据设备连接信息自动生成接线图的经验方法,即通过可扩展的典型接线形式的定义,借助于Oracle Spatial的网络分析功能,对公共信息模型(CIM)数据中有关厂站内的设备及连接关系的部分进行分析和匹配,按照匹配到的接线形式排布厂站内各设备的位置,从而自动生成接线图。  相似文献   

12.
三相三线计量装置中关于两个电压互感器的V/V型接线的电量退补资料已经很多,针对由三个电压互感器组成的Y/Y型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常见故障,列出了相位角表及数值表,在不用画相量图的情况下,根据错误接线的类型,即可方便的计算出更正系数,从而得到退补电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流系统中复杂的级差配合问题,对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的模型与级差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根据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与改进。根据某220 k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实测负荷电流情况、馈线的参数与保护电器的安秒特性,模拟了各种短路故障时的级差配合状况,找出了可能引起越级现象的原因,分析了保护电器选型的合理性。应用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状态检测与维护决策系统对保护电器提出了合理的维护决策。提出的级差配合分析方法具通用性与良好的可操作性,对直流系统的设计与技改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微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发展趋势出发,利用近年来微控制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设计了一套能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方式的备自投装置.详细分析了该装置的硬件结构、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结合220kV系统典型主接线,阐述了其逻辑和动作过程;对于装置采用的改进全波傅里叶算法进行了简单推导.该装置已经投入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IEC61850与IEC61970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滨  阮鸿飞  马平 《电力学报》2009,24(5):405-408
由于调度中心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自遵循不同的标准体系,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分析了IEC61970标准和IEC61850标准之间的差异,提出了IEC61850的SCL模型向IEC61970CIM模型的映射方法,采用G语言规范扩展SCL语法来绘制变电站自动化接线图,以及使用ACSI进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字化变电站和调度主站端电网模型、厂站接线图共享,并且进行无缝通信,实现了两者之间“一个通信协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练德强  吕林 《四川电力技术》2005,28(2):51-53,59
介绍水电厂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该软件给操作人员提供了友好的人机接口界面,它主要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在主接线画面显示数据,把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和历史文件中,对开关变位和数据越限进行报警、制作数据报表等。还介绍了串行通信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数据格式的设计、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GO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模型—GO模型。根据GO法操作符及计算模型,建立了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计算的系统等效图和GO图。采用该模型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取得了良好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建模方便,指标完整,计算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利用Dymola软件进行电力系统建模的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电力系统中各元件分别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和建模,在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时,只需将对应的元件模块按电气结线图的方式连接即可形成电力系统动态模型。通过2个测试系统,验证了用Dymola搭建的电力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并利用该模型对测试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智能变电站集成配置过程中,集成人员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虚端子连接关系表手动配置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SCD)文件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不仅工作量大、耗时长,而且容易出现连接错误。为此通过分析SCD文件中Substation元素结构,以及典型间隔的虚端子连接关系,定义以二次设备类型表示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典型间隔虚端子连接模板。在自动配置过程中先将一次主接线图中的间隔映射为典型间隔,再将间隔内一次设备关联的IED映射为典型间隔中的二次设备类型,最后根据二次设备类型之间的虚端子连接关系为IED配置虚端子连接关系。应用该方法开发系统配置工具的虚端子自动连接功能,可模拟对新建站和改扩建工程的间隔进行虚端子自动连接,有助于缩短虚端子连接配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