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在回顾微生物技术在泸型白酒业中的应用情况基础上,通过对酒体质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剖析,推论提出了充分利用白酒酿造优势区域的酿酒资源是微生物技术在泸型白酒业中的发展方向,同时展示了利用前沿性技术开发酿酒资源对泸型白酒业"提质控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羊年新春来临之际,一种能使浓香型白酒酿造点石成金的复合生香液在泸州研制成功。有关专家称这种叫做制造专家9号的产品是稀有酿酒生物资源和现代生物技术的结晶;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是浓香型白酒酿造技术继“人工窖泥”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将带来浓香型白酒酿造技术的重大变革和进步;使浓香型白酒酿造实现超越,进入更高的全新境界。著名酒城泸州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发源地,其传承至今的酿酒发酵微生物种群源于元代泰定年间,在传统工艺保护下,受泸州独特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资源近千年的滋养,对白酒业的贡献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3.
羊年新春来临之际 ,一种能使浓香型白酒酿造点石成金的复合生香液在泸州研制成功。有关专家称这种叫做制造专家 9号的产品是稀有酿酒生物资源和现代生物技术的结晶 ;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是浓香型白酒酿造技术继“人工窖泥”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 ,将带来浓香型白酒酿造技术的重大变革和进步 ;使浓香型白酒酿造实现超越 ,进入更高的全新境界。著名酒城泸洲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发源地 ,其传承至今的酿酒发酵微生物种群源于元代泰定年间 ,在传统工艺保护下 ,受泸州独特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资源近千年的滋养 ,对白酒业的贡献与日俱增 ,成为传…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浓香型白酒厂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趵突泉浓香型酒厂厂区内、酿酒车间外、酿酒车间内空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厂区内空气样品微生物菌群最丰富,多样性最高,酿酒车间内多样性较低,表明在长期酿造过程中,经过不断地筛选,淘汰不适应酿酒环境的微生物,适宜的微生物富集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且相对稳定的微生物区系。从所有空气样品中共检测出748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TUs),340个真菌操作分类单元;共注释到20个细菌门、289个细菌属和7个真菌门、149个真菌属。酒厂不同区域空气样品细菌菌群差异较大,真菌菌群相似度较高,与厂区内空气样品微生物相比,酿酒车间内、外微生物群落更接近。此外,在酿酒车间内还发现了机械化浓香型白酒酿造特有的副球菌属(Paracococcus)等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5.
钟方达  胡峰  唐云容 《酿酒科技》2012,(7):41-44,49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从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量化分析、大曲优势微生物菌群的鉴定,以及酒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3个方面对浓香型习酒架式大曲微生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学研究,探讨了大曲生产体系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为揭示黔派浓香型习酒酿酒微生态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浓香型白酒占有中国白酒最为庞大的市场,基酒是用于勾调白酒的原酒,因此基酒在白酒业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简单介绍了中国白酒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简述了浓香型基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基酒交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浓香型基酒质量标准体系中基酒的检测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中国白酒业以及浓香型白酒基酒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占成 《酿酒科技》2009,(12):96-99,103
要提高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就需要对影响浓香型白酒产品质量的生产模式和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技术控制。才能达到现代质量的要求。就酿酒微生物、原料、工艺模式等与浓香型白酒生产质量的控制管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供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8.
窖泥在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微生物群落种类、结构和代谢产物对酒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窖泥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该文简述了窖泥微生物中的乳酸菌、己酸菌、芽孢杆菌及产甲烷菌,并综述了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探讨了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对浓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窖泥微生物群落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特征塑造的作用,为酿酒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7日,在金秋送爽的时节,四川省白酒业年会暨行业质量检评会在美丽的"中国酒都·宜宾"竹海"世外桃源"大酒店隆重召开。这次活动由四川省酿酒协会主办,宜宾五粮液股份公司承办,出席会议的会员代表、领导、专家、国家评委、省评委、经销商、配套厂家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共500余人。9月7日上午,举行"四川省白酒业年会",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四川酿酒协会领导。  相似文献   

10.
肖丹 《酿酒》2010,(6):96-96
本刊讯:2010年10月19日,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四川省酿酒协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白酒创新高峰论坛暨庆祝曾祖训先生从事白酒业研究60周年和80寿诞欢庆会"在成都市川投国际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王乃鹏 《酿酒》2010,37(1):55-56
利用东北高粱、大米、玉米,研究多粮清香型白酒工艺;在传统清香型大曲白酒工艺指导下,生产出复粮香优质清香大曲白酒。  相似文献   

12.
以黄酒丢糟为生产原料,借鉴大曲酱香酒生产工艺特点,酿制优质芝麻香型白酒。所制芝麻香白酒香气复合幽雅,酒体丰满甘润,芝麻香风格独特典雅。  相似文献   

13.
赵素芬 《酿酒》2014,(1):95-96
把好质量关,是创造优质酒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企业领导班子对产品质量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并建立一支精通酿酒技术的专业队伍和具备专业素质的检验队伍,抓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才能保证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长抓不懈,是生产优质名牌白酒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曲酒的调查与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曲酒酿造具有生产设备简易、发酵周期短、出酒率高、酒质醇和等诸多优点。将全国不同地区小曲酒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情况进行总结,详细叙述了制曲的发展史、小曲菌种的选育、小曲质量检测、小曲酿造技术的特点等问题。重点对小曲酿酒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分别对以糯高粱和玉米为原料生产小曲酒的操作方法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蒸粮、培菌、发酵、蒸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剖析了小曲酒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5.
复合香白酒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兼香型白酒;进入21世纪前后,西凤酒、四特酒及酒鬼酒等纷纷开发复合香白酒产品,如今已有众多白酒企业采用多粮原料和不同香型酒合理组合等工艺生产复合香白酒,体现出了对白酒勾兑工序常规思路的突破。随着对复合香白酒生产工艺的创新和复合香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分析、研究,将会使复合香产品质量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东  龚晓林  娄国平  朱丹 《酿酒》2011,38(2):26-28
江津小曲白酒二十多年来在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五粮型小曲白酒生产工艺的确立;优良菌种的选育应用;多种调味酒的生产;低度酒除浊净化技术的应用;检测手段的提高以及勾调工艺的完善等方面不断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基酒质量大幅提高,开发了"金江津酒"、"几江元帅酒"系列中高档产品,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江津小曲白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贵玉 《酿酒》2020,47(2):2-4
辽香型是在总结具有悠久历史的东北烧酒酿造核心技术及感官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升东北烧酒质量,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升级、酿造技艺的传承创新。辽香型白酒酒香纯正、自然,清香微带酱香,酒味适口、醇厚回甜,酒体丰满,余味悠长;其突出特征就是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同时还含有单宁酸、葡萄氧化酶等,构成了辽香型白酒有益健康的基础成分。辽香型白酒是传统技艺白酒的酿造升级,北方烧酒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傅国城 《酿酒》2010,37(3):94-97
为适应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凤兼复合型白酒的典型性与独特风格,以凤香型酒体为基础,融入浓香及酱香型白酒的科学酿造工艺,重点控制辅料用量,实施多粮配料,高中温曲搭配,调节入窖条件,延长发酵周期,培养人工老窖,加强贮存勾兑等项措施,为保证成品酒质量的典型性与独特风格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复粮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锋国 《酿酒》2009,36(1):11-14
了解中国传统白酒的生产工艺内涵,把握不同香型工艺间的融合规律,对创新中国白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创新中国白酒生产,只有做好关键环节的控制,才能更好的获取我们需要的酒类代谢产物,促进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提高。如何实现白酒的完美塑造呢?以复粮芝麻香型白酒为例:除生产过程中讲究原料的配比、多菌种强化与使用、高温堆积与发酵等环节外,勾兑调味过程非常关键,细化原酒分级、分型储酒、合理搭配、精心调味是塑造芝麻香完美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提高扳倒井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国 《酿酒》2007,34(4):47-48
生产优质的芝麻香型白酒,要充分重视含蛋白质原料对白酒香味的贡献;同时,了解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内涵以及不同香型工艺间的融合,对生产优质的芝麻香型白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白酒生产是开放式多菌种混合发酵,对工艺关键环节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关键环节的控制,才能更好的获取到我们需要的酒类代谢产物,促进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