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铸铝合金锆系非铬化学成膜处理工艺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邹洪庆 《材料保护》2001,34(2):29-30
简述了铝合金非铬化学成膜技术及其特点,并以车用铝合金轮圈等的表面处理为例,对铸铝合金涂装前的锆系非铬化学成膜处理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铝及铝合金涂装前的化学转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鲁先庚 《材料保护》1998,31(5):26-28
介绍了铝及铝合金涂装前处理的主要工序、流程及工艺控制方法,给出了适用于铝材涂装前的常温和低温型的化学转化膜。  相似文献   

3.
吴吉霞  邢汶平  程新鸣 《材料保护》2019,52(3):95-98,122
为了选择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合适的涂装工艺,介绍了5182、6016铝合金板材经3种不同前处理方式的工艺要求和皮膜质量控制。采用SEM、XRD等手段比较了2种铝合金板材分别经3种前处理方式的皮膜膜重、外观形貌等特征,并对高泳透力阴极电泳面漆的防腐蚀配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前处理皮膜均符合涂装技术要求,对应的电泳漆膜的力学性能符合技术要求,为选择铝合金涂装工艺及其耐蚀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清玲  尚雪岭  李红玲 《材料保护》2011,44(9):55-57,93
涂装前的处理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重点介绍了铝及铝合金表面无铬磷酸盐化学转化处理、稀土转化处理和有机硅烷化处理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0前言目前,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已成熟地用于汽车行业,在近几年在磁钢产品中也逐步得到应用。但是,钕铁硼材料化学活性高,表面容易氧化,且组分是合金,由于电位差不同,极易发生晶间腐蚀,其电泳涂装比钢零件困难。在磁钢件电泳涂装工艺中,有些故障容易被忽视,造成产品质量问题。以下对烧结钕铁硼磁钢件电泳涂装生产中遇到的2起故障进行分析,寻找故障  相似文献   

6.
孙翔  王一建 《材料保护》2000,33(2):28-28
1概述 冷轧钢材在加工过程中表面附着氧化皮、锈或油脂、灰尘等污染物,如涂装前处理不当将导致涂层龟裂、剥落,尤其是锈蚀将会在膜下继续扩展而失去涂装的意义。因此涂装前处理目的是除油、除锈,同时使金属表面形成有一定的耐蚀性的保护膜(化学转化膜),提高基体金属与涂层附着力。涂装前处理对涂膜寿命的影响率达到50%以上,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工序。 机电产品涂装前的除油、除锈、磷化通称为前处理。前处理方法可分为:机械前处理和化学前处理。机械前处理包括用挫刀、刮刀、钢丝刷等工具的人工操作和用机械进行的喷吵、喷丸及…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越野车在动力性、通过性上还有待提高,且传统越野车的油耗较高。越野车的混合动力技术对我国现实情况下的资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混合动力技术在越野车上应用,既可以发挥传统内燃机的优点,又发扬了电动汽车的优点,也避免了它们的缺点是当今最具有实际开发意义的低排放和低油耗汽车。越野车最初的发展是应用于军事上,发展至今,越野车可分为军用越野车和民用越野车等,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针对军用车,混合动力技术运用于军用越野车上,对提高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军队的综合战斗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表面微波等离子体类聚乙二醇涂层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铝合金低温微波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增强其亲水性,减少铝离子扩散,降低生物学毒性,可提高铝合金的生物相容性.采用三乙二醇二甲醚有机试剂,于电子回旋共振低温微波等离子体条件下,在铝合金表面进行沉积对其改性,对所得涂层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水接触角进行分析表征,以判断表面沉积物的组成及亲水性变化,评价低温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对提高铝合金亲水性的机理及作用.结果表明,铝合金经三乙二醇二甲醚低温微波等离子体改性后,表面得到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其化学组成为类聚乙二醇结构,表面主要聚集有大量的碳氢和碳氧极性键;与改性前相比,等离子体涂装的铝合金表面接触角大大下降.低温微波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能显著提高铝合金表面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9.
变形铝合金表面覆层改性技术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变形铝合金表面覆层改性的方法(包括热喷涂、转化膜、涂装、电化学方法、化学镀和气相沉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指出应该加强对变形铝合金构件的表面覆层技术尤其是溶胶-凝胶法、化学氧化法和微弧氧化法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材料导报》2007,21(5):148-148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联合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8月在云南昆明召开2007全国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技术学术会议。会议针对金属表面处理和涂料涂装的发展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现征集下述内容的交流论文:钢铁表面前处理、后处理;磷化、钝化、仿古处理;有色合金的表面处理;清洁少污染前处理;新型涂料及涂装工艺;防锈材料及包装封存材料;缓蚀剂及表面吸咐剂;涂层检测方法及仪器;其他表面处理新技术新材料。企业代表也可以将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带到会上,请专家诊断和咨询。论文采用Wo…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6063轧制铝合金经8种前处理工艺处理后对表面形貌和转化成膜效果的影响;选择了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转化膜,在3.5%NaCl溶液中的进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较佳前处理工艺为,水磨砂纸逐级打磨至1000#(在强碱性溶液(100 g/L NaOH+40g/LNa3PO4+15g/L Na2SiO3)中60℃,超声去油处理2分钟(混合酸溶液(20%HNO3+10%H3PO4+5%HF)浸泡1分钟(10 g/LNaOH溶液中浸渍30秒,每步间用蒸馏水清洗三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4种前处理工艺对成膜前后表面的形貌和成分影响,表明铝合金经前处理后表面洁净,阴极点适当暴露却均匀分布,生成的Ce-Mn转化膜完整,耐腐蚀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耐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50g/L KMnO4和100g/L Na3PO4组成的基础化学转化溶液中添加6 g/L缓蚀剂,在AZ31镁合金上获得了化学转化膜.用植酸作为转化处理液,分析了pH值、温度、转化时间及植酸用量(质量分数)对AZ31合金成膜及耐蚀性的影响,SEM观察表明,植酸膜经3.5%的NaCl溶液浸蚀后有一定的自愈合能力.这两种方法获得的转化膜均比铬酸膜光滑、致密均匀.  相似文献   

13.
李丽  马成骥  张京叶 《材料保护》2019,52(1):113-117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含铬化学转化膜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开发新型无铬环保的铝合金转化处理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以新型无机盐和稀土为成膜物质的化学转化膜具有优良的表面防护能力。综述了当前新型化学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无机和稀土转化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转化膜的性能特点,指出了当前化学转化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明确了无机盐及稀土的用量对转化膜性能的影响、转化液中辅助物质对转化膜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第 6部分主要介绍空中及陆地交通运输工具用防腐涂料 ,包括飞机用主要结构材料铝合金的保护涂料 ,汽车保护涂料 ,铁路钢桥和机车车辆防腐涂料以及能源、市政、化工等领域中输送管道的保护涂料  相似文献   

15.
预处理对镁合金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镬合金在磷酸盐化学转化膜处理前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其转化膜的防腐蚀能力,增强转化膜与底层的结合力.为此,研究了3种预处理的影响,并与未预处理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全浸湿等分析试验手段,研究了4种不同的预处理对镁合金磷酸盐化学转化膜层的表面形貌、物相以及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工艺为NaOH+NaF/HF+C2H6O2/NaOH的表面预处理可以使磷酸盐膜层更光滑、致密,抗腐蚀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LY12铝合金铈化学转化膜的结构及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成  江峰 《材料保护》2002,35(4):23-25
应用电化学方法及腐蚀试验研究了LY12铝合金表面常温稀土化学转化膜。结果表明,铝合金的稀土化学转化膜具有成膜温度低、速度较快、膜的耐蚀性能好等优点。电位-时间曲线表面,成膜动力学包括铝合金的溶解及随后的成膜两个过程。SEM表明,铝合金稀土化学转化膜的形态为片状,EDAX能谱表明转化膜主要由Ce,O,Al及少量的促进剂离子组成。腐蚀试验表明,未经处理的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经过21天浸泡后,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点蚀,而经稀土处理的铝合金经过相同时间的浸泡后,表面只发生了轻微的均匀腐蚀,而未发生点蚀,浸泡后稀土处理的铝合金的失重较空白试样的下降了近1倍,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钢板热镀锌、铝生产线中辊件常受熔融锌、铝液的腐蚀.概述了钢板热镀锌、铝生产线辊件涂层的研究现状,包括涂层材料、涂层结构、涂层工艺及封孔技术,提出了未来辊件耐熔融锌、铝涂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高焕方  张胜涛  李军  刘益风  牛英男 《材料保护》2011,44(9):35-37,43,92,93
为了探讨转化温度对镁合金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应用析氢试验、Tafel分析法及SEM,EDS,FTIR研究了不同植酸液温度所形成的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及表面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官能团构成。结果表明转化温度对镁合金植酸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较低范围内,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转化温度为40℃时,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尚未开展铍铝合金的微弧氧化技术研究。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粉末冶金铍铝合金材料表面原位生长出一层氧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膜层的结构、形貌和成分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膜层平滑、致密,表面分布着Be、O、Al等元素。在微弧放电的高温下,氧化膜层的形成是各个反应过程的综合结果。所得氧化膜层的厚度均值为11.221μm,从氧化膜表层到基体方向,O、Si、P元素的含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而Al元素和Be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则刚好相反。膜层有一定的结合强度、硬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并且能耐114 h的盐雾试验,击穿电压高于1 000 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