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杜仲籽为原料,4号溶剂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杜仲籽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优化。重点探讨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次数对杜仲籽粕残油率的影响,并采用GC分析杜仲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杜仲籽油的最佳亚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0 h、萃取压力0.5 MPa、萃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杜仲籽粕残油率为0.85%;杜仲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崖柏挥发油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优化崖柏挥发油的萃取条件,以二甲醚为萃取剂,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崖柏挥发油,并对萃取条件包括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次数进行优化,用GC-MS对所得的崖柏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崖柏挥发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0℃,萃取次数3次,每次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崖柏挥发油的提取率为6.3%。GC-MS分析显示崖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罗汉柏烯和α-柏木脑,分别占挥发油的34.74%,20.09%。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能高效的萃取崖柏挥发油。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5,(11):34-37
以亚临界丁烷为溶剂提取牡丹籽油,以牡丹籽油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利用L4(23)正交试验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所得牡丹籽油进行脂肪酸及理化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牡丹籽提取率达到98.1%,所得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为41.54%,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琥珀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琥珀精油。基于琥珀精油的得率,探究亚临界流体萃取琥珀精油的最佳工艺,通过GC-MS技术分析琥珀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并进行体外抗氧化分析和酪氨酸酶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液料比2.1:1(mL:g)、萃取温度58 ℃、萃取时间51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工艺条件下精油的提取率为1.61%;GC-MS分析显示,从琥珀精油中分离出40个峰,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主要包括对伞花烃(29.39%)、左旋龙脑(18.02%)、葑醇(8.46%)、左旋樟脑(7.12%)、桉叶油醇(6.40%)等物质,是琥珀精油独特香气的主要成分;琥珀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的IC50 值分别为12.66 mg/mL和2.91 mg/mL,呈现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琥珀精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IC50值为1.13 mg/mL,其美白活性高于同等浓度的熊果苷。  相似文献   

5.
以白果粉为原料、丁烷为亚临界萃取溶剂、白果出油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0.5 MPa、萃取温度40℃、每次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次数3次、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白果出油率为96.16%。亚临界萃取的白果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其相对密度为0.922 5,折光指数为(20℃)1.473 7,酸值(KOH)为1.95 mg/g,碘值(I)为156.62 g/100 g,过氧化值为1.46 mmol/kg,皂化值(KOH)为181.19 mg/g。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6种脂肪酸,主要是油酸(30.25%)、亚油酸(50.04%)、棕榈酸(8.28%)、5,12-十八碳二烯酸(2.34%)、9-十六碳烯酸(4.41%)和5,11,14-二十碳三烯酸(4.6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1.71%。  相似文献   

6.
以生姜为原料,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姜油,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姜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以1,1,1,2-四氟乙烷为萃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颗粒度60目,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30~40℃。在该工艺条件下,生姜的出油率为3.14%。GC—MS分析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得到的姜油主要组分为α-姜黄烯和姜烯,含量分别为16.39%及27.59%,所得生姜油感官品质,特征组分纯度均优于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7.
亚临界丙烷萃取蛋黄粉中蛋黄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以丙烷为溶剂,在一个自制的IL实验装置内分离蛋黄粉中的蛋黄油。研究了对萃取效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确定了较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60℃、溶剂流量1.96kg/h、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蛋黄油含TG79.8%、CHO15.0%、PE1.1%、PC4.1%,最终得油率99.1%。由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萃取阶段得到的蛋黄油组成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亚临界水对鸭血浆蛋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2):111-115
以鸭血浆蛋白为原料,研究亚临界水技术不同温度(120℃、140℃、160℃、180℃)处理不同时间(0min、5 min、10 min、20 min、40 min)对其溶解性、游离氨基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处理不同时间,蛋白的溶解性及游离氨基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于120℃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蛋白的溶解性均降低;140℃40 min时,游离氨基含量稍有下降;16018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或处理时间延长,含量随之升高。原血浆蛋白的抗氧化能力较弱,但随着亚临界水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180℃40 min时,其DPPH·清除能力增加77.08%,还原能力增加近39倍,ABTS+清除能力增加67.65%。  相似文献   

9.
牡丹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茂君  李静 《食品科学》2014,35(14):53-57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牡丹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制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牡丹籽油的脂肪酸
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强0.5 MPa、每次萃取30 min、
萃取3 次,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达24.16 %。所得牡丹籽油共鉴定出12 种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45.412 2%)、
亚油酸(38.119 9%)、棕榈酸(11.124 6%)和硬脂酸(3.648 9%)。其理化指标为:相对密度0.901 3、折光指数
1.474 2、酸值3.25 mg KOH/g、碘值175 g I2/100 g、皂化值176 mg KOH/g、过氧化值1.48 meq/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亚临界水萃取条件对番木瓜籽粕抗氧化活性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温度的亚临界水对番木瓜籽粕进行不同时间的提取,通过测定番木瓜籽粕亚临界水提取液的FRAP值、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FRAP法与还原能力评价番木瓜籽亚临界水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呈相同趋势,随反应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温度上呈阶梯式分布,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低于160℃时,FRAP均值小于200μmol/L,还原能力的均值小于0.50;温度高于200℃时,FRAP均值大于280μmol/L,达260℃开始降低。对DPPH自由基在160℃、220℃这两个温度具有较高清除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则出现在160℃、240℃。结论亚临界水对番木瓜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温度时间,对总抗氧化能力高温短时比低温长时间效果更佳,从节能高效角度采用亚临界温度240℃,反应10 min为最佳条件,可高效、环保、无试剂污染萃取出番木瓜籽粕中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ive, energy-saving and green sub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obtain the oil from Lycium ruthenicum seeds (LRSO).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parameters were foun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of 21.20% was achieved at raw material particle size of 0.60 mm, extraction pressure of 0.63 MPa, temperature of 50 °C and time of 48 min. Other traditional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were comparatively use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of LRSO was analysed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rich in unsaturated fatty acid, β-carotene, tocopherols and total phenolics. Furthermor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LRSO was evaluated by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hree kinds of radicals (DPPH·, ·OH and O2-·)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vitro. And its results showed the oil had the potential to be a novel antioxidant agent for using in the field of food, pharmaceuticals and cosmetics.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与油脂》2015,(12):8-11
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马齿苋籽油工艺,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CO_2流量6 L/min、一次性投料量50 g、萃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18.04%;马齿苋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组成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其含量分别为49.46%、35.93%。  相似文献   

13.
紫草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脂肪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震安  周永传  邓修 《中国油脂》2004,29(11):49-50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紫草籽进行了萃取操作,得到紫草籽油,并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为亚麻酸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紫草籽油中饱和脂肪酸占7.9%,不饱和脂肪酸占91.3%,α-亚麻酸占30.2%,γ-亚麻酸占13.8%.  相似文献   

14.
软枣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实验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软枣猕猴桃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软枣猕猴桃籽油中脂肪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软枣猕猴桃籽油的出油率达到20.8%.软枣猕猴桃籽油中主要含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料液比1∶5、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南瓜籽提油率为89.12%;所得南瓜籽油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18.84%)、亚油酸(40.17%)、油酸(29.38%)、硬脂酸(10.67%)和花生酸(0.93%);其理化指标为碘值(I)124.5 g/100 g、酸值(KOH)1.6 mg/g、皂化值(KOH)188.5 mg/g、相对密度0.915。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琉璃苣籽油,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琉璃苣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45 L/h。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08%。气相色谱对琉璃苣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琉璃苣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17.
亚临界丁烷萃取棉籽油工艺及产物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亚临界丁烷萃取棉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产物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亚临界丁烷萃取棉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7℃,萃取4次,每次萃取时间36 min,棉籽仁粉碎过60目筛;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萃取率达到93.1%。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的棉籽油品质好,可以降低精炼成本,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王丹  俞吕  周晶 《中国油脂》2015,40(3):1-5
以阿根廷鱿鱼内脏为原料,探索动物蛋白酶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鱿鱼内脏油进行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2.0%,p H 7.5,酶解温度50℃,料液比1∶1.0(质量比),酶解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鱿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78.83%。所得鱿鱼内脏油的色泽呈浅红棕色,具有鱼油的腥味,无酸败臭味,理化指标均达到SC/T 3502—2000粗鱼油一级标准;鱿鱼内脏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1.66%,其中EPA和DHA总含量达35.42%。  相似文献   

19.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马蔺籽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确定马蔺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马蔺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不皂化物成分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马蔺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蔺籽油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 26。在最佳条件下,马蔺籽油得率达到11.20%。马蔺籽油在265 nm处的吸光度为4.667,呈现黄色透明状。马蔺籽油不皂化物含量1.37%,皂化值(KOH)185.2 mg/g,酸价(KOH)0.038 mg/g,碘值(I)113.7 g/100 g,过氧化值5.159 mmol/kg。GC-MS分析结果显示,马蔺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71%,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45.32%)、油酸(38.42%)、棕榈酸(6.88%)及硬脂酸(238%)。不皂化物中甾醇类化合物总含量高达66.19%,其中β-谷甾醇725.87 mg/kg、菜油甾醇410.50 mg/kg、豆甾醇1 231.55 mg/kg,另外还含有高浓度的抗氧化剂豆甾-5,24(28)-二烯-3β-醇。马蔺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9.86 mg/mL,FRAP法测定其在质量浓度为280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为0.202 4 mmol/L。  相似文献   

20.
以干燥的山桐子粉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剂及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醚-无水乙醇混合液(4:1,v/v)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山桐子的出油率为28.5%。然后将山桐子油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油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山桐子油亚油酸含量明显高于茶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