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期天山冰川冻土及融水中分离到68株可培养酵母菌中,通过筛选性培养基筛选产低温果胶酶的菌株。选择培养基显示菌株C2、C9、L1和L13可产低温果胶酶。对4株酵母菌最适生长温度进行测定,16 ℃条件下4株酵母菌均能生长,属耐冷菌范畴。通过2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产果胶酶菌种的系统进化地位,在系统发育上,4株产酶菌分别与Cryptococcus macerans DQ377662、Cryptococcus sp. DQ377668、Rhodotorula laryngis JQ768911、Rhodotorula sp. JX124722的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天山一号冰川底部沉积层耐低温酵母菌的分离和其中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的筛选,了解冰川微生物生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为低温脂肪酶生物技术的研发奠定基础。采用RB琼脂平板涂布分离可培养酵母菌,通过橄榄油选择培养基和吐温80选择培养基筛选产脂肪酶的耐低温菌株。对分离菌株表型特征、最适生长温度进行比较,结合2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产脂肪酶菌株的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地位。从57株分离物中筛选到12株产脂肪酶的耐低温酵母菌株,其中7株属于隐球菌属(Cryptococcus),2株属于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2株属于红酵母属,1株属于Mrakiellaspp。天山一号冰川冻土中产脂肪酶的耐低温酵母菌多样性较丰富,依据其生长温度的范围,均属于耐冷菌。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天山一号冰川西支尾部的底部沉积层中分离筛选出高产低温脂肪酶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及产酶探讨。使用罗丹明-B、吐温80、维多利亚蓝选择培养基以及三丁酸甘油酯酶活检测板,结合棕榈酸对硝基苯酯(p-NPP)比色法,筛选出产低温脂肪酶酶活较高的菌株,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并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确定其所属菌属。共分离筛选到5株产低温脂肪酶酶活较高的菌株,经初步鉴定其中4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1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该芽孢杆菌属产脂肪酶的能力略高于其余菌株。分离得到的5株菌均属于耐冷菌,有较好的耐盐性,能在低温条件下发酵产酶,其中4株在36h左右达到产酶高峰,为开发冰川环境下丰富的低温酶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天山一号冰川底部沉积层的含冰沉积层中筛选出8株产低温淀粉酶的菌株,其中3株菌M12-1、X2、L10-1的产酶性能较强。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8株菌隶属于4个系统发育类群,产酶较强的菌株M12-1、X2归属于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L10-1隶属于Hymenobacter spp.。所有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为兼性耐冷细菌。发酵复筛实验表明菌株L10-1的产酶性能最高,粗酶液发酵酶活达到86.8U/mL,所产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在35℃,最适作用pH为6.0,在40℃以上温度处理后酶活性显著下降。热稳定性较差,属于典型的金属激活酶。本研究为高山冰冻圈环境产适低温淀粉酶菌种资源的开发及低温淀粉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山冻土中嗜冷酵母菌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麦芽浸膏富集平板涂布天山冻土中可培养酵母菌,通过麦芽浸膏分离培养基筛选菌株.采用酵母菌常规生理生化实验、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H对分离菌株的生理学进行研究.以NL1和NL4为PCR扩增引物,通过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酵母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分离筛选到4株嗜低温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Cystofilobasidium infirmominiatum)、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s patagonicus)、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和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  相似文献   

6.
对明永冰川冰舌地区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通过土壤悬浮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细菌,并做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从明永冰川地区分离纯化出22株可培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MY0504与黄杆菌属梭菌(Flavobacterium pectinovorum)亲缘关系最近(97.6%);菌株MY1413和MY14015分别与Arthrobacter psychrophenolicus和Arthrobacter parietes有很近的亲缘关系(98%);MY14011与河流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fluviatile)进化关系最近(97%),其余18株菌均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的菌株(Pseudomonas spp.)。作者对该地区微生物资源进行初步探究,为了解冰川低温微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冬季贮存甜瓜的腐烂组织中分离病原菌,并对其类型进行检测分析。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和溶菌肉汤(LB)培养基培养,依据微生物形态特性,真菌的26S rRNA 序列和细菌的16S rRNA 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共分离到22 株菌种,其中真菌13 株:包括青霉2 株、链格孢4 株、白地霉4 株、酵母3 株(梅奇氏酵母2 株、毕赤酵母1 株);细菌9 株:包括沙雷氏菌5 株,丁香菌1 株,克雷伯菌、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各1 株。根据26S rRNA D1/D2 区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两株酵母菌121 和122 可能是梅奇氏酵母属潜在的新种。青霉和链铬孢是甜瓜腐烂致病菌,白地霉和沙雷氏菌是人体致病菌,表明目前甜瓜贮存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分离培养方法对我国海南西沙野生诺尼果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研究。计数结果显示,成熟野生诺尼果内生菌菌落总数达1.0×105CFU/g,其中真菌总数为8.0×103CFU/g。进一步在2528℃下分离得到22株细菌、14株酵母菌和9株霉菌,分别采用16S rDNA、26S rDNA D1/D2区和ITS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22株内生细菌分属于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个类群,包括亚西亚菌属(Asaia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泛菌属(Pantoea sp.)、根瘤菌属(Rhizobium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sp.)、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 sp.)8个属的10个已知种;(2)14株酵母分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包括隐球酵母菌属(Cryptococcus sp.)、Pseudozyma sp.、Sympodiomycopsis sp.和假囊酵母属(Eremothecium sp.)4个属的5个种;(3)9株霉菌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包括枝孢属(Cladosporium sp.)、轮层炭菌属(Daldinia sp.)、赤霉菌属(Gibberella sp.)、Nemania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5个属的5个种。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及黑龙江流域冷水鱼肠道中乳酸菌遗传差异,为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本实验利用MRS、Elliker、M17培养基对冷水鱼肠道中低温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确定低温乳酸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利用rep-PCR指纹图谱技术进一步区分高度同源性菌株。从冷水鱼的肠道中分离得到134株低温乳酸菌,其最适生长温度在1524℃之间。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隶属于Lactobacillus、Lactococcus、Enterococcus、Streptococcus、Leuconostoc、Weissella、Carnobacterium 7个属,19个种,其中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Rep-PCR指纹图谱分析表明同一属的乳酸菌在种水平及同一种的不同菌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分离与纯化、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喀什、阿克苏及和田6 个地区民间传统馕面团发酵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27 株酵母菌,它们隶属于10 个属14 个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servazzii、Pichia fermentans、Pichia membranifacies、Pichia kudriavzevii、Pichia anomala、Candida humilis、Hanseniaspora uvarum、Torulasporadelbrueckii、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ladosporium ramotenellum、Cryptococcus albidus、Kodamaea ohmeri、Issatchenkia orientalis;其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优势种,占总分离株的55.51%(126 株),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2 个大分枝4 个小分枝,A1-1分枝由115 株菌株构成,是馕面团发酵的优势品系菌群。研究结果阐明了新疆民间传统馕面团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开发利用传统馕面团的酵母菌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