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生态、文化和艺术是风景园林学科的3个重要平台,生态特征是风景园林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将生态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成为风景园林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在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中,风景园林师已经为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业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立足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及其嵌套特点,结合风景园林空间具有的景观构成、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感知的动态体系,从城市——区域、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微小绿地与群落4个空间尺度,建立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的“C-3P”(构成——格局、过程与感知)体系和框架,旨在构建全面和系统的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认知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何昉  锁秀 《中国园林》2021,37(9):13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进入"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是大势所趋。长期以来,风景园林以其学科的独立立场,更关注动物、植物、景物与人等生命共同体,从而成为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先导力量。探究了城市总设计师制的思想背景和总设计师制的提出与发展,以风景园林师主导的系列实践历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立足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和行业蓬勃发展态势,提出风景园林总设计师在重点国家项目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生态敏感的新城新区新农村等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如建设公园城市、韧性城市及双碳示范区,以期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3.
赵茜瑶  唐予晨  李慧 《中国园林》2022,38(6):103-108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中国园林园艺类博览会的热点亮点,这对植物景观营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回顾我国综合性园林园艺类博览会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结合科学绿化的建设要求,提出生态修复背景下园林园艺类博览会中植物景观营建的目标需要综合生态、城市景观、城市事件的三重要求,遵循问题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景观塑造和群落营造相结合的工作要点。综合国内外相关植物景观营建实践,探讨在全园规划尺度、展园设计尺度和展后利用方面如何将生态修复和植物景观营建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园林园艺类博览会以及更大范围的风景园林生态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活动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滨海湿地被大规模的围垦,以石狮市永宁红塔湾海岸公园为例,论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景观相结合,建设新型海岸公园的思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5.
简讯     
活动印度风景园林年度大会在钦奈举行印度风景园林学会(ISOLA)将于2月26日、27日在印度第四大城市钦奈(Chennia)举办年度大会。本届大会由学会与IFLA亚太平洋区联合举办,主题为"有回应和有责任的景观"(Responsive and Responsible Landscaping),旨在深化风景园林师对环境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更大发挥风景园林师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大会分议题包括场地革新,地区景观规划,规划设计中的灾难管理,弃耕地景观修复等。  相似文献   

6.
温室效应、极端气候,这些词近年与景观行业紧密相连。作为风景园林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每一个风景园林师的使命和职责。本文以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孢子植物区景观原生态模拟改造项目及惠州古树森林庄园为例,探索华南雨林生境修复途径。风景园林师通过对雨林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的研究、踏勘,结合场地现状环境因素,运用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实现各自项目的总体定位。尤其是仙湖植物园孢子植物区景观原生态模拟改造项目,经过4年持续跟踪、记录,被摧毁的生境已基本修复,孢子植物均表现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增加,已成为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修复类典范案例。  相似文献   

7.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浅谈城市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4日,来自中国工程院、北京林业大学、日本风景园林学会、法国凡尔赛国立风景园林学院等单位的院士、专家陆续登台,就城市生态与园林建设等话题,与会者献上了一台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宝江同志主持。就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孙筱祥作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提出"园林和绿地面积应超过城市总面积60%"的精彩观点。日本风景园林学会会长田代顺孝对深圳的城市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政府要制订适合城市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来自法国凡尔赛国立风景园林学院的教授SYLVAIN·FLIPO和与会者一起分享了法国最新的园林规划与设计心得。他表示,城市规划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并尽力保持绿地景观的多样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孟兆桢教授作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浅谈城市生态》的报告,他指出城市景观不仅仅是建筑与街道,也是将人工景观融汇到自然环境中,组成浑然一体的新景观。针对目前有些城市炸山填海的做法,孟兆桢痛心地说,山体积水提供了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育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炸山填海不可取!本刊选编了孟兆桢院士的论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就要注重景观的生态设计,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园林的生态作用。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风景园林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和政府都较为重视园林建设的作用,而景观生态的落实,可以让风景园林提高城市舒适度,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污染问题,为居民提供一个碧水蓝天。本文分析了当前风景园林设计中景观生态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设计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转型发展时期,风景园林营建不可避免面临多种类型城市困难立地的逆境胁迫,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是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在展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城市困难立地主要逆境胁迫类型分析,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中国徐州主要城市困难立地逆境胁迫类型,开展城市困难立地逆境胁迫展示、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以推广“生态技术让风景园林无所不能”的理念。针对上合八国和中国徐州城市绿化面临的盐碱地、土层瘠薄岗地、山坡地、城镇搬迁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干旱、缺素、污染物等胁迫类型,“徐州—上合友好园”主要筛选了包括豆科、锦葵科等20种抗逆植物,并应用固体废弃物利用、植物抗性提升等9种逆境修复生态技术,有力支撑“徐州—上合友好园”家园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展示。  相似文献   

10.
余畅 《风景园林》2009,(3):35-40
传统的工程师主导的高速公路建设往往造成对城市肌理及自然环境的巨大割裂,易道在中国第一次综合调动风景园林师、生态环境师及城市设计师的团队,以多学科合作的工作模式,针对绿色生态高速路进行创新性探索。项目的重点在于如何减少高速公路对崇明岛独特景观元素的破坏,同时,发掘并整合其生态、景观、旅游、文化等多元价值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冯萤雪  ;李桂文 《新建筑》2014,(4):150-153
矿业棕地的景观生态恢复应是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有鉴于此,其规划设计应探求新的基础理论,即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并遵循三个理论分别倡导的理念: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理念:景观成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复杂整体的有机规划设计理念。以此为指导的矿业棕地景观规划设计,方能符合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确保矿业棕地景观生态恢复的实现和矿业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现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蓉蓉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2,38(6):115-120
生活环境需求的提高要求景观绿地不仅要加强观赏性和体验性,同时要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目标。城市更新下社区花园呈现迅速发展趋势,然而其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基于此,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切入点,结合社区花园的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植物生态景观营造研究,提炼出基于土壤重金属生态修复的社区花园植物景观营造目标与原则。从社区花园的空间分区设计、植物群落层次、植物组团配置及重金属污染分级修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探索,提出基于土壤重金属修复下的植物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社区花园的长远发展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章明  鞠曦  张姿 《中国园林》2022,38(5):31-38
上海自2002年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后,于2014年底提出《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其中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总设计师团队,深度介入了上海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依托实践提出“八合一”理念,即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水工设计、生态修复、智能设计和艺术设计协同合作;并在突破学科壁垒的基础之上,构建包含系统化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基础设施复合、场景节点构筑、生态环境修复和公共艺术植入的六维城市滨水空间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和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提升城市韧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已成为当前学界的共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而步行景观系统的友好性应更加强调发挥其应对扰动、减轻灾害影响的能力。基于韧性原则的社区步行景观设计策略从灾害发生的时序及韧性的作用方式2方面,提出社区在生态韧性、防灾韧性、空间韧性3方面的相关策略,从而提升社区韧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哲  朱捷 《中国园林》2024,40(1):86
后工业景观作为保护及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范式, 体现出生态修复、形象展示、文化传承、功能重组和产业开发 的复合价值,已逐渐成为城市片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 当前后工业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在高质量城市更新的 背景下,有必要从全局视角对成群成片的城市后工业景观更新 进行整体性、持续化、多维度地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景观 触媒效应的理论方法,剖析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的特质,总结 城市后工业景观在山地城市中的显著特征与设计关键;提出通 过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效应的激发推动老旧城市片区有机更新 的实施途径,从而促进山地城市朝着生态功能健全、山城形象 凸显、文化氛围浓厚、功能活力焕发、文旅业态兴旺的方向持 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照“洁净都市主义”的方式,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通常假定那些关于水供给和处理的工程挑战需要通过一种技术性且最好看不见的方法来解决。这就让土地利用从流域的逻辑中分离了,并且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洪水,干旱以及水污染。“非洁净设计”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是指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需要积极地参与现代水基础设施系统的设计中,并将其作为塑造城市形态以及迎合更广阔的人类、生态和美学目标的基础。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两个分别来自于中国和欧洲的项目,来讨论如何将自然过程效能与空间设计策略相结合,整合工程、生态和城市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邱衍庆  汪志雄 《风景园林》2019,26(11):26-30
游径系统一直是广东城乡规划建设的亮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手段。以广东省绿道建设和古驿道建设为例,通过厘清两类游径的缘起和作用,总结风景园林专业力量在绿道建设实施过程中形成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植物应用、景观生态学等专业设计之"道",提出在南粤古驿道建设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人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专业优势,以"道"传"道",将绿道专业设计之"道"传承到南粤古驿道建设中去,推动南粤古驿道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为风景园林专业设计人员以南粤古驿道为载体进行景观创作提供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于营建城市生态系统及提高公众福祉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厘清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审美的关键因素,对于健康、稳定的绿地生态景观营造及公众生态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生态审美的概念和内涵,总结符合生态审美的绿地特征,提出符合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原则与对策:基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地基础条件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将城市绿地划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功能型及生态景观型3类生态绿地,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基于绿地植物群落物种构成、空间布局及绿地功能需求,提出6类自然式植物群落配植模式。旨在为营建高生态效益、高景观质量的绿地景观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