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脲浸出银时其他矿物之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硫脲浸出硫化矿时共存矿物FeS_2、Sb_2S_3、CuFeS_2、FeAsS的浸出行为.并考查硫脲浓度、Fe~(3+)浓度、硫酸浓度及温度对银和杂质浸出的影响.银的最宜浸出条件是25℃、〔THIO〕=0.1mol/L、〔H_2SO_4〕=0.06mol/L、〔Fe~(3+)〕=0.04mol/L时经2h浸出,浸出率90%以上.当〔THIO〕≤0.3mol/L时,银的浸出反应是〔THIO〕的0.24级反应,〔Fe~(3+)〕≥0.12mol/L时,银的浸出反应是〔Fe~(3+)〕的0.27级反应.酸性硫脲溶液浸出银选择性良好,杂质铁、锑、砷、铜等因氧化反应而少量浸出,共存矿物氧化反应难易的顺序为:CuFeS_2>Sb_2S_3>FeAsS>FeS_2.黄铜矿因表面风化部分铜呈可溶状态存在,加上易被Fe~(3+)氧化,因此铜的浸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钒铬还原渣中回收钒和铬,以电位-pH和活度-pH的形式总结298 K时V(Ⅳ)和Cr(Ⅲ)分离的热力学。V-Mn-H_2O体系和Cr-Mn-H_2O体系的电位-pH图表明,MnO_2/Mn~(2+)的电极电位高于VO_2~+/VO~(2+)的电极电位,但是低于Cr_2O_7~(2-)/Cr~(3+)的电极电位,这表明采用MnO_2来选择性氧化低价钒是可行的。V(Ⅴ)-H_2O体系和Cr(Ⅲ)-H_2O体系的活度-pH图表明,V(Ⅴ)开始沉淀时的pH远低于Cr(Ⅲ)开始沉淀时的pH,因此可以采用沉淀析出法分离V(Ⅴ)和Cr(Ⅲ)。通过热力学分析,设计了钒铬还原渣中分离回收钒和铬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了在金属和非金属表面形成黑色膜层的方法。它是采用含30~50g/L六价铬离子、20~100g/L三价铬离子(Cr~(6+):Cu~(3+)为1:0.5)、1.0~50g/L的铁,钴和/或镍离子以及5~200g/L高分子树脂的液体浸湿清洁的铁族金属、铝和铝合金、锌物锌合金、铜和铜合金表面以及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或玻璃表面。紧接着于100~300℃温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高碳铬铁为原料在碳酸钾的存在下经氧化焙烧制备铬酸钾的反应过程。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矿比(碳酸钾与高碳铬铁的摩尔比)对氧化焙烧过程的影响,并讨论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高碳铬铁的氧化焙烧过程影响较大;反应机理随反应温度发生改变。采用两段焙烧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反应效果,碳素铬铁中铬的转化率达到97.06%;此工艺产生的铬渣量极少,仅为所得产品质量的1/3左右,且铬渣中Fe含量高达55.04%,可用于碳还原法生产海绵铁,实现铬渣的彻底解毒和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高硫砷金矿焙砂的硫酸熟化法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热力学原理,采用硫酸熟化-水浸法对高硫高砷金精矿氧化焙砂进行预处理,以脱除铁氧化物,破坏其对金的包裹,提高金浸出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硫酸含量下,赤铁矿与硫酸反应的产物硫酸铁可转化为板铁矾HFe(SO4)2·4H2O晶体,降低了产物浓度,从而使赤铁矿继续溶解,提高了铁脱除率;适当升高温度可促进扩散的进行,从而使铁的脱除更加彻底。焙砂的氰化浸金率在脱除铁氧化物后显著提高。对于某铁含量为31.25%(质量分数)金含量为84.27 g/t的焙砂,当熟化条件为硫酸含量75%、硫酸过剩系数1.4、熟化温度250℃、熟化时间1 h时,焙砂中残余铁含量降至7.23%,此时金浸出率可达97.51%。  相似文献   

6.
通过共沉淀和磁选从绿矾中回收磁铁矿。在共沉淀阶段,研究反应条件对铁回收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参数如下:n(CaO)/n(Fe~(2+))1.4:1、反应温度80°C、亚铁离子浓度0.4 mol/L、反应终点溶液中Fe~(3+)/Fe~(2+)摩尔比1.9~2.1。在磁选阶段,研究球磨时间和磁感应强度对铁回收的影响。球磨可以破坏混合产物中磁铁矿的包裹和夹杂行为。结果发现,混合产物球磨20 min后,磁选精矿的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从51.41%和84.15%提高到62.05%和85.35%。  相似文献   

7.
赤铁矿渣由于铁含量高,存在极大潜力作为副产品销售给钢铁、水泥制造以及涂料行业,从而实现铁资源化利用,硫含量是影响赤铁矿品质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赤铁矿渣中硫主要以亚稳态的铁矾、SO_4~(2-)的不可逆吸附以及碱式硫酸铁等形式存在,其中铁矾是硫的主要存在形态。FeSO_4-H_2O体系中Fe(II)氧化水热水解赤铁矿沉铁及过程亚稳态铁物相转化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亚稳态铁矾物相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升高温度亚稳态铁矾的热力学稳定性变差,有利于其向赤铁矿转变。降低初始硫酸浓度、延长反应时间、添加晶种均会促进Fe(II)氧化水解,也有利于亚稳态铁矾物相向赤铁矿转变,从而获得铁含量高、硫含量低的高品质沉铁渣。在初始Fe~(2+)浓度30g/L、Na_2SO_4浓度0.15mol/L、初始酸浓度1.6×10-4mol/L、温度200℃、氧分压400kPa、反应时间180min、搅拌转速500r/min的优化技术参数下,Fe(II)氧化水热水解赤铁矿沉铁过程中沉铁率为95%,获得不含亚稳态铁矾的赤铁矿沉铁渣,其中铁、硫和钠硫含量分别为66.6%、0.92%和0.033%(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r~(3+)与Nd~(3+)不同配比的Cr~(3+),Nd~(3+):GSGG激光陶瓷的前驱粉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对其进行煅烧得到多晶粉体原料,采用X射线衍射、热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红外荧光综合测试系统对煅烧后多晶原料的物相转变、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确定复合掺杂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结果表明,前驱粉体在1000℃下煅烧可获得分布均匀的GSGG纳米粉体,Cr~(3+)与Nd~(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机制,能够增强发光。  相似文献   

9.
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碱性溶液中卤素离子对铁阳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卤素离子对铁阳极钝化膜的破坏作用顺序为:Cl~->Br~->I~-。F~-对Cl~-引起的铁孔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F~-能与Fe~(3+)形成稳定而难溶解的FeF_3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花状的β-CrOOH,并用于钒(V~(5+))的吸附分离。在碱性体系中,合成的β-CrOOH比表面积为174.882 m~2/g,孔体积为0.602 cm~3/g。在65℃、pH=4时,β-CrOOH对V~(5+)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32.66mg/g。吸附机理表明,β-CrOOH在吸附过程中其表面会释放出羟基以形成配位不饱和Cr~(6+)活性中心,溶液中的钒酸根(VO_4~(3+))单体通过钒氧双键(V=O)与不饱和的Cr~(6+)活性中心结合,形成内球型配位,从而吸附钒。在铬酸盐的清洁生产应用中,将β-CrOOH置于铬铁矿无钙焙烧中和液(Na_2CrO_4-NaVO_3-H_2O)中用来选择性分离V~(5+)离子。结果表明,适量的β-CrOOH能将铬中和液中91.57%的钒有效脱除掉,铬几乎无吸附,从而实现钒铬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湿化学合成法制备Fe~(3+)掺杂磷酸钙,并分析反应物中Fe~(3+)和Ca2+的比例对所得磷酸钙结晶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磁强计等研究热处理对Fe~(3+)掺杂磷酸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Fe~(3+)的参与可提高磷酸钙的非晶稳定性,且随Fe~(3+)量的增加,所得磷酸钙结晶度降低。经900℃热处理2 h后,非晶磷酸钙可转变为磷酸钙、磷酸钙铁相和羟基磷灰石。随着Fe~(3+)掺入量的增加,热处理后形成的磷酸钙、磷酸钙铁相相对含量增加,而羟基磷灰石相对含量降低。热处理促进非晶磷灰石颗粒结晶长大形成球形颗粒或者短棒状结构。磁性检测结果表明Fe~(3+)取代磷酸钙具有顺磁性,经热处理后磁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黄铜表面钝化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铜在大气中表面容易变暗、发黑、甚至产生铜绿。许多民用和军工产品一直采用铬酸或铬酸盐进行表面钝化处理,改善产品外观及其抗腐蚀性能。但是这种工艺三氧化铬、铬酸盐或重铬酸盐用量相当大,其总加入量约为50—450克/升,信息表明,六价铬属于一种强致癌物质,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2+)、Zn~(2+)、Cr~(6+)、Cr~(3+)、Fe~(3+)、Cl~-、  相似文献   

13.
试样经硫-磷混酸分解,以硝酸银为催化剂,用过硫酸铵将Cr~(3+)氧化至Cr~(6+),这时Mn~(2+)被氧化至Mn~(7+),溶液中出现紫色表明Cr~(6+)已经氧化完全,加入氯化钠煮沸破坏Mn~(7+)后,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Cr~(6+),借此测定铬量。本法适用于铬铁矿及一般矿石中W(Cr)/10~(-2)0.5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碳素铬铁为原料在碳酸钠与空气的存在下经氧化焙烧制备铬酸钠的反应过程。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碳酸钠与碳素铬铁的摩尔比对氧化焙烧过程的影响,并讨论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反应速度会产生明显的跃升,粒度较小的碳素铬铁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产生反应速率的跃升。铬的回收率随碳酸钠与碳素铬铁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当碳酸钠与碳素铬铁的摩尔比为1.2:1时,铬的回收率达到99.34%。此工艺产生的铬渣量极少,仅为所得产品质量的1/3左右,且铬渣中Fe含量高达60.41%,可用于碳还原法生产海绵铁,实现铬渣的彻底解毒和零排放。  相似文献   

15.
K_2SO_4-Na_2SO_4沉积引起的Fe-Cr合金的低温热腐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Fe—Cr 合金在有 K2SO_4-Na_2SO_4盐膜存在时的低温热腐蚀行为。测定涂盐的 Fe-Cr合金于 O_2-0.1、0.5和1.0%(SO_2+SO_3)气氛中在560~750℃温度区间腐蚀动力学曲线,并对腐蚀产物进行物理观察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当有 K_2SO_4-Na2SO_4盐膜存在时,铬含量低于某一临界值的 Fe—Cr 合金会发生低温热腐蚀,这归因于 K—Na—Fe 三元低熔点复合硫酸盐的形成。Fe~(3+)被认为参与了电化学阴极反应,Fe~(3+)/Fe~(2+)在熔盐层中的相对迁移将气相中 O_2和SO_3的主要还原反应移至熔盐/气相交界面进行,从而导致快速热腐蚀。铬是减轻和抑制低温热腐蚀的有效元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赤铁矿法除铁过程中硫酸亚铁结晶会造成管道堵塞、除铁后液铁离子浓度较高等问题,通过研究硫酸亚铁的结晶行为,探索硫酸亚铁晶体对沉铁过程的影响,研究静止吸附、温度、Zn~(2+)浓度、Mg~(2+)浓度对硫酸亚铁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降低,在160~180℃之间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急剧下降,硫酸亚铁大量结晶。Zn~(2+)和Mg~(2+)的加入都会降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硫酸亚铁溶解度急剧降低区间从160~170℃变为170~180℃。当温度190℃时,Fe~(2+)浓度为30 g/L,Zn~(2+)浓度为140 g/L,Mg~(2+)浓度为5 g/L,反应后液Fe~(2+)浓度为1.4 g/L,94.71%的Fe~(2+)结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用氢氧化钠测定“铬酐与磷酸”混合液中磷酸含量时,CrO_3、Cr~(3 )与Fe~(3 )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即混合液中磷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通电腐蚀试验测失重的方法,对不同电解参数(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HNO_3含量,Cr~(6+)含量)对高硅铸铁试样腐蚀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不同电解参数对高硅铸铁试样腐蚀率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是影响高硅铸铁阳极板腐蚀率的主要因素,而HNO_3含量和Cr~(6+)含量对高硅铸铁阳极板腐蚀率的影响较小,所以在高硅铸铁阳极板的正常工作中,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应当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铁酸锌是锌中性浸出渣中的主要物相,热酸浸出是处理中性浸出渣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了一种采用硫化锌精矿作为还原剂对锌中性浸出渣进行还原浸出的方法。研究发现,采用硫化锌精矿作为还原剂不仅能高效浸出锌中性浸出渣中的有价金属,而且同时实现溶液中Fe~(3+)向Fe~(2+)的还原。采用两段逆流浸出工艺,98.1%锌和97.5%铟被浸出,浸出液中Fe~(2+)/Fe~(3+)的摩尔比达到9.6。同时发现,浸出过程中铁和铜几乎完全浸出,而锡只有部分浸出。  相似文献   

20.
针对锌浸出渣处理过程中存在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危废铁渣量大等关键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锌浸出渣Ⅰ段控铁低酸加压浸出.Ⅱ段深度高酸加压浸出的两段逆流加压酸浸工艺路线。以某湿法炼锌企业产出的含锗锌浸出渣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Ⅰ段控铁加压低酸浸出过程中锌、锗、铁的浸出行为,铁的高温水解沉淀行为以及铁物相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铁高效沉淀与铁物相组成的关键因素,升高温度能促进Fe3+水解生成铁矾(MFe3(SO4)2(OH)6),并有利于铁酸盐(MeFe2O4)的溶解。降低初始酸度、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铁矾晶体的发育长大;在高酸体系下,铁矾的热力学稳定性降低,且不利于Fe3+的水解沉淀,但通过升高反应温度可使Fe3+水解生成铁矾和赤铁矿(Fe2O3)等沉铁物相,达到铁高效沉淀分离的目的;因锌浸出渣中铁主要以Fe3+形式存在,故氧分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