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珠江水系内河通海干线航道助航标志制式改革工作已经完成。这一工作于1987年第二季度开始,经过一年多时间,投资190万元,改动助航标志5000余座,占珠江航标总数六成以上。标改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东江、北江、西江干线航道。珠江内河系统的航标是1954至1955年间建设的,近年来,随着航运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河海衔接、江海直达运输猛增,原有的航标制式已不适应。这次制式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江河湖区上下游走向原则、科学划分了航标种类和配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峡大坝135m蓄水后的航道维护和航标管理的需要,对三峡大坝至鳊鱼溪段航道上的228座航标实施了遥测监控管理。简单介绍了航标遥测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方案,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航道维护工作中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系统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探讨了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经过两年的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将来的发展和普及积累了经验,开辟了一条科学创新的航标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内河助航标志》GB5863—93、《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GB5864—93中,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黑龙江水系航道养护里程及航标配布与维护状况,中俄界河的航标分管的规则。有关航道养护采取的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移动通信、全球卫星定位(GPS)和地理信息等技术(GIS),研制了远程水面信息终端系统。该系统经试运行,可解决水面航标基础信息管理、航标故障(漂移、低压、灭灯等)自动报警、航标维护中故障信息获得等问题,提升了河流航道维护的科技含量,并为建设现代数字河流航道、提升水面航标设备维护水平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峡航道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眭海刚  张安民  万大斌  王娟 《人民长江》2005,36(11):8-11,71
长江的安全航行,特别是三峡航道,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传统的二维电子河道地图对保证航行安全十分有效。但是,它不是可视的,许多复杂的分析在二维的环境下难以完成。因此,实现三维航道数字化和智能化对安全航行非常重要和迫切。为实现这一目的,介绍了以三维GIS为基础的三峡航道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的整体框架。在此框架下,说明了从航道空间数据收集,储存,管理,处理,查询和分析到典型的航行应用技术的集成服务。详细讨论了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多源数据源支持的航道生成技术,基于GIS和CAD的航道模型生产工艺,多源、多类型、多尺度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技术,海量数据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二维与三维互演示与分析技术。基于这些理论与技术,开发了TEAVIS三维数字航道。介绍了一些基于这一系统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湄洲湾十万吨级航道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福建炼油厂的配套工程,其在我省建造尚属首次,它的建造标志着湄洲湾十万吨级航道的航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适用于像湄洲湾这样有较好水深条件,孤岛、岩礁多的航道,其可以发挥天然水深的优势。减少炸礁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建设工期,对今后港湾和内河深水航道的开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航道水沙要素具有强时变、非线性、随机性等特征,大范围时空数据的快速获取是航道运行观测的难点。随着传感器、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基于船载传感器的航道水沙要素观测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航道测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了水上水下一体化船载测量系统研究现状,综合波浪、水流、泥沙等要素移动观测技术需求,分析了船载航道水沙要素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原理与特点,综述了航道水沙信息多源图像处理智能方法研究成果,展望了航道水沙要素测量核心传感器、智能学习、实时计算等关键技术方法。研究表明: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新型高分辨率的水沙观测传感器,研制集成船载传感器的航道水沙要素移动测量系统在原理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石方开挖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布置感知设备,建立土石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物联网系统;基于高精度定位、GIS、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了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开发了土石方开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土石方开挖工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结合某河道开挖工程,验证了土石方开挖智能管控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研究成果对推进土石方开挖智能信息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航标     
当我们航行在河流上时,便可以在两岸或河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航标。航标的主要作用是准确地标示出航道的方向、界限以及航道内及其附近的水上或水下的障碍物与建筑物,为船舶指出安全、经济的航道。设置航标不但可使船舶安全行使,避免事故,减少海损,而且可以开辟夜航,缩短航行总时间,加快船舶周转,增大航道通过能力,对充分利用和发展水运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1.
内河航运工程常采用梯级枢纽建设或航道整治两种开发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通过综合对比论证以优化开发方案。利用水动力数值计算方法,对金华江航运开发工程中灵马枢纽建设与航道深开挖两种方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并优选工程建设方案。结果表明:若通过航道深开挖,研究河段最大疏浚深度超过5 m,水流归槽引起河道裸滩将破坏环境与生态;而灵马梯级枢纽建设方案不仅可使航道通航保证率提高至95%以上,还可显著改善该区域水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是实现金华江Ⅳ级航道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航道是水运的生命线,航道安全检测是水运交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员进行航道检测成为可能,为航道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方式。结合航道检测的特殊需求,设计了一套利用水下机器人搭载不同传感器设备进行航道安全检测的系统。水下机器人通过搭载前视声纳、单波束测深仪、ADCP流速仪、双频测深仪、侧扫声纳、CCD相机等水下探测仪器,可完成航道障碍物探测、航道物理水文测量、水下地形与淤泥检测、航道安全事故救援以及大坝安全检测等任务,保障航道安全。系统方案可有效降低人员进行航道检测风险,减少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航道安全检测效率,促进智慧航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沙颍河位于淮河左岸,是淮河第一大支流,是一条通航历史悠久的天然河道。自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在马湾、逍遥、周口、沈丘等地兴建节制闸,加上未配套建设过船设施,致使沙颍河航道被截成几段,沙颍河河南省境内全线断航。本研究依据全国内河航道规划的要求,以沙颍河河道及航运现状为出发点,结合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沙颍河高等级航道规划的必要性,提出在规划建设沙颍河高等级航道时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相似文献   

14.
航道维护底宽是内河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限制性航道维护底宽的确定方法,基于航海学和可靠性理论,分析计算了满足通航标准、船舶运动特性、航行可靠性的航道底宽,构建了内河限制性航道维护底宽的效益-费用模型。其中效益模型由船舶运输、节能减排、替代公路运输以及防洪等效益构成,费用模型由一次性疏浚及日常维护等费用构成。在此基础上,耦合多因素综合分析计算了京杭运河镇江段的航道维护底宽,结果表明该航段40 m维护底宽较为合理。该限制性航道维护底宽确定方法较好地考虑了内河限制性航道多因素多目标需求,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瑞鑫  赵鹏  朱俊  李子龙 《人民长江》2019,50(5):211-216
航道渠化工程的建设在提升航道通航等级的同时也给船舶航行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山区内河航道受上游电站无规律下泄非恒定流和流域暴雨汇流等因素导致的下游航道水位骤涨、流速激增、流态复杂等问题,研发了一套水上安全预测预警系统。基于物联网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和历史水文资料,研究了航道地形和上下游监测站的水文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包含水位、流速、流量的水文数学预测模型,实现了准确、及时、有效的水文监测和预测预警。该系统在乌江涪陵段进行了验证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监测数据准确、预测结果精度符合要求,对内河水域特别是山区河流的通航管控、防洪度汛和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消除因地形和水流条件等因素限制了弯曲航道尺度,导致船舶航行不安全的隐患,通过调研,整理分析了全国主要通航河流各等级航道弯曲航道情况,对弯曲航道影响船舶航行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采用弯曲航道概化模型试验和弯曲航道遥控船模试验,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有关标准及规范,研究不同弯曲半径的弯曲段航道宽度,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航道等级内河弯曲航道通航尺度的确定方法;初步探讨了弯曲航道水流条件,提出了弯曲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技术要求的确定方法。为内河水运工程建设、航道治理、维护标准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航道技术等级评定是航道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合理划分是水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介绍了我国第一次航道定级的情况和目前我国航道等级的现状,然后将航道定级方面的理论研究、现场调研与专家咨询的内容相结合,通过统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指出了我国现行航道技术等级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原有航道的技术等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航运发展的需要,并从航运健康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论证了我国航道重新定级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新一轮全国航道定级工作,从建议管理部门厘清航道技术等级和航道规划等级的关系、实施新的航道定级方法和重点评定范围以及合理确定航道等级划分水平年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内河航道服务区水域面积是内河航道服务区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考虑到船舶进入服务区和服务时间的随机性,提出了基于船舶交通流特性和服务特征的仿真模型,并将其用于分析服务区水域面积。以长三角地区典型航道服务区为例,基于AnyLogic平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服务区停泊船舶数量和水域面积与实际情况吻合。敏感性分析发现,服务区停泊船舶数量与航段上船舶流量、服务特征参数的均值成线性正比关系,与服务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关系很小。根据调查参数和回归分析,可将服务区水域面积简化为航段上船舶流量和船舶平均吨位的连续函数,有助于方便合理地估算服务区所需的水域面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河航电枢纽工程这一特殊水利工程以及现行发电企业发电量指标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实际入库流量信息及航运要求,建立适用于航电枢纽的发电量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湘江某航电枢纽2010年绩效评价工作中。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出航电枢纽年度发电任务完成情况,对未来其他航电枢纽发电量指标绩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