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取水泵站安全、高效运行为目的,对泵站开敞式进水池进行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计算。采取分区域网格生成方法及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分析进水池及吸水管内部流场,探讨影响进水池流场的各种因素,并进一步模拟分析了进水池内产生旋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泵站矩形及蜗形进水池的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泵站进水池作为泵站的重要进水建筑物,后壁平面形状对水泵的进水流态和水泵的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此文应用CFD技术,将流速均匀度和流量作为水泵性能评估的依据,设定了多个设计工况,对矩形后壁、蜗形后壁以及水面加设隔板后水流的流态进行了数值计算,系统地分析了各工况下的进水池内的流动特性,揭示了矩形和蜗形进水池水流流动的水力性能差异,对类似进水池的设计和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泵站进水流道三维紊流数值模拟及水力优化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直接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紊流模型方程组的方法,对大中型泵站进水流道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而对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进水流道进行了水力优化计算,经模型试验验证,说明水力优化设计的进水流道获得了十分优良的水力性能。  相似文献   

4.
泵站前池单排方柱整流措施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善泵站前池内水流流态,基于Fluent软件,运用RNG k-ε模型对加单排方柱的正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单排方柱的几何参数对前池流态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排方柱具有分流效果,流经单排方柱的水流会向前池两侧分散,在单排方柱的后方形成漩涡。无整流措施时,泵站前池流态紊乱;通过在前池加设单排方柱可显著改善流态;单排方柱宜布置在前池前中部,不宜布置在两侧回流区内;方柱宽度越小,分流作用越小,行近流速分布越不均匀。  相似文献   

5.
泵站侧向进水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闸站枢纽泵站进水流动特性,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枢纽进水流动形态,对进水回流的形态及位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枢纽泵站前池流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闸站结合部隔流墙及上游河宽与前池宽度的比值;在各种流态改善措施中,前池设置导流墙能取得较理想的整流效果;对于闸站合建枢纽此类侧向进水流动,底坎、底坡等措施整流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6.
杭州三堡排涝工程的泵站前池兼有正向和侧向的进水水流,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侧向的折冲水流影响正向主流流态,造成进水池中出现主流偏移、脱壁和旋涡,对泵站的运行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该工程不同工况下的泵站运行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前池的流场,据此评价折冲水流对泵站机组运行的影响,提出设计调整方案,增加整流措施,并根据调整后的流场计算结果,反馈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弯道水流在泵站前池引起的偏流、回流、吸气旋涡等不良流态,基于FLUENT软件,将雷诺时均N-S方程与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应用于某实际工程侧向进水泵站前池的三维数值模拟中,对比分析整流前后泵站前池及进水流道流态的流速、流线变化,并建立流速分布均匀度目标函数,定量分析泵站进水流态的优劣。结果表明:在前池增设复合式导流墩并延长导流墙能够有效地调整弯道水流流向,减弱前池中的偏流和回流,提高水流的顺直度与均匀度,改善泵站进水条件,提高枢纽运行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在不同扩散角和各种开机组合条件下的水流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速度等值线图和速度流线图表明,泵站前池的水流流态主要与前池结构、机组开启组合状态、前池内已形成的泥沙淤积有关。  相似文献   

9.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二级泵站为高扬程、大流量、多机组泵站,且水泵吸程较大,因此泵站前进水系统的布置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地形、来流条件、不淤流速等所限,形成了该站正向进流的布置方式。在经设计及水工模型试验验证的前提下,先后对进水系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究论证,力求使进水具有良好的水流流态,前池内不形成漩涡,满足进水管淹没及所需秒换水系数要求,以最终确保泵站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侧向进水泵站前池和进水池内部大范围漩涡问题,以某一具体泵站为工程基础,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ANSYS CFX软件对前池和进水池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定性方法分析了前池和进水池所选横断面流态,采用定量方法分析了进水池内部所选纵断面特征线上轴向速度均匀度。通过数值计算流线图发现:对于原始方案,水流以斜交形式进入进水池,侧向进水泵站2#至5#进水池右侧边壁处存在大范围回流区域;为改善原侧向泵站进水结构的不良流态,通过多方案整流措施的数值计算,相比于原方案,采用导流墙和立柱相结合的整流措施,前池及进水池内大范围回流区域消失,整流后进水池纵断面特征线上的轴向速度均匀度总平均提高18.15%,最大提高至27.82%。研究成果为改善侧向进水泵站流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水电站装机巨型化,隧洞大型化的发展,特大断面隧洞的出现使其施工面临严峻的考验。隧洞作为水电站的关键设施,对其施工导流、泄洪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利用ANSYS对大型隧洞开挖进行数值模拟,以了解大型隧洞的位移场分布,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案。对保障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谈松曦  王力理  丁美松 《人民长江》2001,32(4):12-13,21
新河口泵站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广丰圩长江大堤上,站基系长江冲积层,与长江河床砂层直接联通,为典型的二元结构。该站1972年开工建造,1975年竣工。投入运行后,每年汛期,前池底部就发生管涌冒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覆盖层承压水头过大,且覆盖层在施工期遭到破坏,形成集中渗流通道所致。加固措施为:在前池中开挖减压塘,挖除池底的粘性土覆盖层,直至下卧砂层的顶面,塘底及塘坡上先回填粗砂一层,厚0.5m,再铺一层无纺土工布,然后回填砂砾石至原池底高程7.5m。加固工程竣工后,经受了1999年长江汛期的考验,前池安全无事,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岳江林 《四川水利》2002,23(1):40-42
本文从边坡稳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卧龙生态电站前池地段边坡失稳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工程地形,地质,水文以及施工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并提出了边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Froude准则为基础,适当提高模型流速,在不同水位下进行了某侧向进水泵站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原方案前池内无论是面层还是底层,均出现大尺度回流区;水流斜向进入进水池,边侧水流偏斜尤为严重;翼墙回流区内流速较低,易造成泥沙淤积,对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不利。通过对底坎、导流墙、"Y"型导流墩等多种整流措施进行试验,发现采用由"Y"型导流墩演变而来的"丁"字型倒流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整流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西河泵站非对称机组运行时前池的流态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西河泵站的前池及进水流道进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共获取4种不同开机方案时西河泵站前池的流场和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最低水位时8台机组全开的方案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0.75负荷排涝时,非对称机组运行方案2的前池两侧有微弱旋流,开机方案3和开机方案4前池流态均平稳,开机方案3泵站进口断面的底流速分布均匀度为78.2%;推荐两侧边机组和中间机组各2台开机运行;在全负荷排涝流量且最低水位时,机组全开时两边机组流道进口的水力性能指标最低,在实际运行时应注意两侧边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西河泵站的实际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斜式进水流道模型水力特性试验得到了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和出口流场的分布 ,分析了进水流道出口流场对水泵及其装置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泵站的工程实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泵站前池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设计工况下结构应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三维粘性流动数学模型,研究了台阶突扩流动的三维特性。不同的雷诺数Re情况下,计算所得的流态、流速和压力分布与B.F.Amarly等的试验和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三维粘性流动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某闸站结合式泵站结构形式复杂,前池易存在严重的不良流态.该文以某泵站为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其前池的流态进行预测,在设计水位抽排工况下,6台泵全开、自排孔关闭时进行模型试验,为某闸站结合式泵站前池流态分析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下,前池内出现逆时针方向的回旋流动且回旋流动的范围主要位于导流墙的周围,从而容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