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A-值线性算子T:H→l2(A),刻画了H中标准框架、正规紧标准框架及两个互为对偶的标准框架,讨论了A-值线性、有界、可逆及正的框架算子S=T*T的等价性质,证明了模H的标准框架与它的典型对偶标准框架是正规紧标准框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框架算子S=I.  相似文献   

2.
填充墙框架结构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的试验研究表明,砌体填充墙的存在较大地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砌体填充墙框架水平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砌体填充墙的影响。视砌体填充墙框架的极限水平承载力由砌体填充墙和框架共同承担,并适当考虑砌体填充墙和框架问的相互作用,侧向荷载作用下砌体填充墙等效为一根铰接于框架平面的斜压杆。据此建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模型,提出了填充墙框架水平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千个框架的框架柱水平抗侧移刚度的分析,考虑实际框架各层各跨梁柱的实际变形对梁柱线刚比影响系数α及框架水平抗侧移刚度D值的影响,提出一系列便于计算机编程使用且较为精确的梁柱线刚比α的计算公式,修正了传统的D值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千个框架的框架柱水平抗侧移刚度的分析,考虑实际框架各层各跨梁柱的实际变形对梁柱线刚比影响系数α及框架水平抗侧移刚度D值的影响,提出一系列例于计算机编程使用且较为精确的梁柱线刚比α的计算公式,修正了传统的D值法。  相似文献   

5.
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竖向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在施工期间的竖向变形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核心筒超前钢框架若干层施工以及施工找平补偿,并考虑了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影响.计算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Gen,根据施工顺序建立分析模型并施加荷载,将每一个施工阶段求解的结果累加,得出最终施工完成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施工完毕时核心筒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占到该层总变形值的38%~43%;由于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外钢框架与核心筒竖向变形差异值仅为只考虑弹性变形差异值的21%;徐变收缩增加了外框架柱的轴力,对于连接外钢框架与核心筒的框架梁,徐变收缩还减小了连接核心筒一端的支座负弯矩,而对于连接外钢框架柱一端弯矩则是增加.  相似文献   

6.
对于梁端简支框架计算内力的方法,一般是按规则框架用D值法计算。本文对梁端简支框架采用合理的简图推导出修正刚度D和反弯点高度比η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框架组合扁梁正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方法 在假定计算截面保持平截面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验证和理论推导的方法,对框架组合扁梁的正负弯矩区进行刚度分析.结果 基于换算截面法的假设,通过等效刚度方法,提出了框架深肋组合扁梁等效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框架深肋组合扁梁抗弯刚度值与试件跨中挠度为1/400梁跨时的平均刚度值相比,误差小于6.0%,而与试件跨中挠度达1/250梁跨的平均刚度值相比,误差大约为3.0%,且偏于保守.结论 试验揭示了内嵌于混凝土楼板之中框架组合扁梁在受力过程中截面的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验证了平截面假定在进行框架深肋组合扁梁弹性刚度分析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常用的MCFT理论和斜压杆模型存在的不足,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能全面反映节点三种传力机理的拉-压杆模型方法,对UHTCC局部增强混凝土框架节点建立基于拉-压杆模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拉-压杆模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和现行规范计算值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配箍率和试验轴压比对UHTCC局部增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传统框架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框架柱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梁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柱端,呈柱铰屈服机制;而楼板局部设缝框架梁端钢筋受拉应力高于柱端相应值,塑性铰主要分布在框架梁端,呈梁铰屈服机制;因此,楼板局部设缝框架能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从而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尝试将隔震支座搁置在底层框架柱和2层框架柱的顶部来加固加层的底部2层框架砌体房屋.对一栋加层的底部2层框架砌体房屋,根据程序特点和研究问题的本质,在ANSYS中建立了无隔震支座、隔震支座位于底层框架柱顶和隔震支座位于2层框架柱顶三种结构.进行了三类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也对三类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三类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得出在地震作用下三类结构各部分的位移幅值和加速度幅值.算例表明,层间隔震结构可以降低地震反应.因此将隔震支座搁置在底层框架柱和2层框架柱的顶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水中不同污染物的自补偿作用及其变化规律,为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4套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平行运行的对比方法,分别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洗浴污水。分析反应器对不同性质的污水中相同污染杂质的自补偿作用规律.结果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洗浴污水,其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杂用水标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对水中有机物、水的浊度的自补偿去除作用,较对水中氮氮的自补偿去除作用强;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自补偿去除作用较洗浴污水强,但对洗浴污水中氨氮的自补偿去除作用较生活污水强.结论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因其膜的截留作用而对水中有机物、水的浊度等具有较强的自补偿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脑油及原油边界层蒸发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风速、蒸发面积和蒸发液池与地面相对位置3方面分别对石脑油和原油的蒸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石脑油在低风速和液面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石脑油的蒸发受风速和液面面积的影响明显,增加风速或增大液面面积后,影响减弱。这表明石脑油的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受边界层蒸发控制。原油的蒸发几乎不受风速、液池面积的影响,这说明原油的蒸发受边界层条件控制的程度很小,其蒸发速率主要由其自身性质(如分子扩散系数、蒸气压等)所决定,其蒸发过程是受基本蒸发过程控制的。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石脑油的蒸发质量随时间表现出乘幂的变化关系,幂次大约为0.70;原油的蒸发质量随时间表现出乘幂或对数的变化关系,其幂次大约为0.55。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运用逐差法能减小多项式函数数据处理误差的机制和原因,从误差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学手段结合实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逐差间隔选取的等效原则。对逐差间隔数的最佳选取问题根据误差理论加以数学分析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证,并以若干实例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在比较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诸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各种方法的适宜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利用锚杆加固条形基础从而提高其抗弯能力的新加固方法.对单向的条形基础锚杆加固采用解析法、叠加法、力法结合的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十字交叉条形基础采用文中新提出的考虑锚杆影响的集中力分配法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红外图像成像模糊、易受噪声污染,分辨率低,采用标准的FCM分割算法会出现失效和误分割。通过对以往各种方法的研究,根据红外图像的特点及FCM算法的不足,提出采用在NSCT变换域进行去噪预处理与改进的FCM算法相结合的分割算法。首先对红外图像进行NSCT变换,在变换域,采用自适应阈值法去除各细节子带中的噪声,其次在FCM算法中引入核映射将数据映射到非线性空间中进行聚类划分,最后采用邻域信息修正当前像素的隶属度值,得到更准确的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较FCM、KFCM、SFCM聚类分割算法有更好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16.
粉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铝交联累托石的层间Ca2+被聚合铝交联柱所取代,层孔高度提高到0.62nm,比表面积增大,对水溶液中磷酸根具有明显的选择吸附性,磷去除率可提高3倍以上,文中还讨论了交联累托石对磷酸根的选择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分级有限元的特性,导出了一种适用于有限元结构动态分析的误差指示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h—p模式的动态分析网格细分方法。它能减少有限元动态建模中网格划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在节省计算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固有频率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超声波、曝气对高锰酸钾协同氧化水中有机物的作用和协同混凝作用.方法采用4种方法:超声波曝气协同高锰酸钾作用、单纯超声波作用、单纯高锰酸钾作用、超声波协同高锰酸钾作用,进行氧化、混凝沉淀的对比静态试验处理低温微污染水.结果超声波曝气协同高锰酸钾氧化和混凝去除有机物效果最好,氧化去除率16.90%,氧化混凝总去除率达48.82%.以浊度和色度去除效果表示的助凝效果,超声波曝气协同高锰酸钾的作用低于高锰酸钾单独氧化.结论超声波曝气协同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微污染水,可有效提高有机物去除效果.与单纯混凝比较,超声波曝气协同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可有效提高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但与单纯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较,由于超声波作用削弱了高锰酸钾的协同混凝作用,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文献[1]中采用laplace变换方法得到一个确定漏失位置的计算公式,经验算其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本文对管网中气体漏失过程的一般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的渐近方法,推出确定管网中气体漏失位置和漏失流量的近似公式,方便适用,测量和计算简单,原则上对复杂管网内气体漏失问题也一样适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应力图形法配筋,有限元分析与配筋过程相对独立,对复杂结构有很强的适应性.首先对问题域进行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分析,再由结点应力插值生成问题域内应力场,对配筋段自动生成配筋截面,利用插值应力场在截面上插值和积分以计算内力,结合结构形体与受力对应力、内力进行修正,基于内力结果在配筋截面上进行配筋计算,最后利用AutoCAD绘图接口输出图形.该方法高效、精确,方便了地下洞室复杂结构的配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