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汾河流域概况,根据1980—2013年汾河流域枯水系列结果显示,流域内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工农业挤占生态用水问题突出。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需水预测以及供水量预测的基础上,采用优先使用外调水、加大使用非常规水、控制使用地下水、合理使用地表水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黄梦楠  苗欣慧 《治淮》2024,(3):22-24
需水预测作为水资源供需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需水预测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区域水资源配置、流域水资源调度等提供科学依据。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沙颍河流域需水进行预测,以期为流域需水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湿周法、Tennant法、频率曲线法等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计算汾河的生态基流量,综合考虑河道下渗、植被需水等因素,提出合理的汾河上中游的生态需水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汾河水库与汾河二库联合调度模型,制定合理的、考虑生态的水库调度规则。考虑近年来引黄水量增加,运用遗传算法对调度线进行优化,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汾河流域经济发展日益迅速,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严重,利用汾河流域1956—2013年降水量和水资源资料,分析了汾河流域降水和水资源变化特点,采用线性相关法分别对降水量与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总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需水预测精度,并为流域水资源分层配置提供基础,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包括刚性、刚弹性和弹性需水的黄河流域需水分层预测方法。按照不同行业的用水特点进行层次划分,将农业需水按照口粮安全、消费需求进行划分,工业需水分为一般行业需水和高耗水行业需水,将流域外生态补水作为河道外生态刚弹性需水,河道内生态需水根据泥沙冲淤比划分。黄河流域需水分层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黄河流域河道外需水量为534.62亿m~3,其中刚性、刚弹性和弹性需水占比分别为59.81%、33.62%和6.57%,比2017年增加139.01亿m~3,而人均用水量减少25 m~3,流域用水水平得到提高;农业节水量被用于工业等效益更高的行业,预测结果符合黄河流域1980—2017年用水规律和新时期"生态优先,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甘肃省华亭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城市发展质量和生态保护能力相匹配,明确区域水资源节约、利用配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可行性,开展水资源规划需水总量预测研究。根据华亭市发展现状和相关资料,采用分项定额预测法对区域规划年生活、农业、工业、生态等行业需水量分别进行预测,从而推求区域规划年水资源需水总量。结果表明:华亭市规划年各行业需水总量增幅较大,由现状年2 711.9万m3增长至规划年4 026.0万m3,其中工业与农业需水量较为突出,分别占规划年需水总量的47.7%和29.9%。经分析,基于分项定额法的水资源需水总量预测合理,符合水资源配置编制要求,研究结果可供相关部门和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水资源基本状况及供需水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先起  刘慧卿 《人民长江》2008,39(12):30-32
在分析云南省水资源数量、分布状况与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云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并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阈值.基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趋势外延法,对云南省人口、城镇化率、国民经济增长率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了云南省2010、2020、2030年3个规划水平年生活需水、农业需水、工业需水以及供水量,为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评价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对未来作出预测,以2006年为现状年,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利用率、城镇人口比例、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河道外生态用水率7个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海拉尔河流域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高玉鼎 《西北水电》2012,(2):6-9,13
承德市是滦河发源地,众多支流均位于承德市境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1997年以来,滦河流域持续性干旱,水资源逐步减少的趋势也非常明显。因此,开展承德市滦河流域需水预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对于滦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收集了大量的经济统计和用水资料,对承德市滦河流域未来需水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表明到2030年承德市滦河流域需水将比2007年增加1倍。需要有计划地分阶段建设更多蓄水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节水,发展中水回用工程,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以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工业需水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需水量与日俱增,工业需水量的合理预测已成为城市供水和水资源规划极其重要的部分。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方法采用灰色预测理论。根据灰色预测理论预测青岛市工业发展;对青岛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未来的需水定额;采用定额法得出青岛市未来年份的工业需水量。  相似文献   

11.
周毅  徐鹤 《人民黄河》2012,(9):57-60
工业需水量预测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工业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用水调度决策的可靠性及实用性,因此科学预测工业需水量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常用的产值法和产量法对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受水区工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产值法预测的需水量符合一定的规律,便于宏观控制;产量法预测的需水量可以间接反映工业布局的区域和行业特性,体现出工业增长对需水的突变性。在有一定工业基础,对较大的综合区域进行水资源规划时,采用产值法较好;在现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具有突变性的地区(如新城区、工业园区)和供水对象非常具体的供水工程,采用产量法预测较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剧,流域水资源受变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及需水预测对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耦合了考虑物理机制的需水预测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多因子驱动及多要素胁迫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采用MPI气候模式预估的未来气温、降水结果及未来流域5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形,预测了黄河流域2017—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的生活需水量随着流域人口及人均用水需求的增加不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需水量呈现缓慢减少态势,生态及三产需水量逐年增加,农业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②在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加节水技术投资的前提下,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满足黄河流域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③为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流域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节水程度,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3.
以山区性巴川河为例,探讨研究基于生态需水的小流域水资源配置及环境治理问题。巴川河是重庆铜梁县的"母亲河",对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该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目前巴川河水质污染十分严重,致使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开展流域水资源配置及环境治理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分析巴川河水资源量及水质现状,采用供水保证率和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等方法,进行区域供水分析和需水预测,结合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预测成果,采用水文分析计算的方法,提出巴川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并给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将水资源4次供需平衡分析运用在太子河流域中。1次平衡分析从生活、工业、农业、和压盐的角度研究需水,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研究供水;2次平衡分析考虑环境需水。通过流域开源节流和治污挖潜抑制需水增长,增加供水量;3次平衡分析中本着优先向供水效率高的地区(或行业)供水并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则,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模型,能有效减小太子河流域供需缺口;4次定性分析外流域调水可进一步促进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严重因素,通过对长江流域2030年以前需水预测成果的研究,结合1980~2000年实际用水数据分析,对长江流域未来需水的增长趋势、结构、分布格局以及流域承载力、节水进行了初步预测,并对长江流域用水占全国比重趋势作出分析判断.流域内水量、人口、GDP均占全国1/3左右.因此,长江流域需水预测成果在当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托克逊工业园总体规划》提出的核心园区需水量,在规划阶段水资源论证中采用相关规范对需水指标进行复核。为使园区需水预测更加合理,文章分别采用"单位用地指标法"、"单位产品产量用水定额法"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法"对园区需水量复核分析。经对比分析认为"单位产品产量用水定额法"适用于本园区。  相似文献   

17.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管理模式是提高水资源动态管理的有效方式,为水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基于生态需水、水权框架、模拟模型和水资源信息系统的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展望了未来流域水资源发展方向。指出在未来应加强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资源污染研究,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管理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域集成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洮儿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演变趋势,从流域供水和经济社会与生态需水两方面分析不同来水频率下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表明:洮儿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低。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水的条件下,以流域总需水量下限值考虑,缺水量下限值为2.82×108m3。面对当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应合理利用和调配洪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汾河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增长,汾河流域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和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建立市场与公众参与下的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是解决汾河流域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途径。1问题的实质山西经济在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汾河不断造成破坏,致使汾河上中游断流,变成季节性河。汾河下游沿途各县超标排放工业与生活污水,汾河水质严重恶化。因此,要对汾河流域水资源进行保护,必须从道德与现实经济两方面进行探讨,寻找致使汾河水质恶化的根源,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