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和超大城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基本前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在解析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系统观、区域观、过程观、层次观的首都生态安全观,并将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解构为基本生存、可持续发展和人居品质提升三大需求层级,明确了京津冀区域、市域和中心城区不同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点,形成多层级—多尺度的首都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框架,并进一步提出分区、分级、分类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首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沿江空间是城市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亟需对沿江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管控。既有研究中,对我国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仍存在边界不清晰、管控要素不全面、管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该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城市武汉为对象,首先通过最小阻力模型划定武汉市沿江空间范围,基于格局与过程原理对沿江空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继而利用CA模型模拟武汉市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城市增长情况,在考虑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兼顾的前提下,试图构建“分区管控—动态反馈—政策保障”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后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的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泉州长期依赖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空间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挤压,生态空间逐年减少并破碎化且管控乏力。从国内外生态空间管控实践经验看,强调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通过提供生态产品,可以彰显生态价值、提升生态体验,进而促进生态共识,是解决生态空间管控矛盾冲突,实现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7.
8.
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环节,建立多维多级空间管控体系是实现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修复和“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立足黄土高原地区,以旬邑三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结合的分区划定方法,提出了“流域—片区—单元”3个层级的管控单元,建立了基于“区划—网络—布点”3个维度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对其生态区划、生态廊道以及村庄分类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管控策略。研究可为旬邑三水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提高其生态空间管控的科学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有关省级国土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规合一、空间管控与治理、先行先试区经验总结与借鉴、城市群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等方面,而对于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方法研究相对较少。区域开发保护格局是指导区域发展权分配的重要依据,对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形理论应用、大数据支撑、对比研究等方法,探索研究山东省开发保护格局的方法路径,结果表明:在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两个一百年目标体系下,山东需要发挥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的核心优势,发挥济青大都市带的引领作用,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第二个层级的国家城市群和黄河生态经济带的龙头;构建黄河生态屏障、鲁中生态屏障、胶东生态屏障三大生态屏障为核心的保护格局,贯彻底线思维,融入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
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
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
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
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
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
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
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
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
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
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其中,空间管治①区划体系的建立,是确保战略落实深化、科学导控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重要内容.省级政府作为国家战略政策上下传导和相对独立的空间治理单元,肩负着精确管控和原则管控的双重责任.从省级空间管治的实践历程来看,空间管治开始由离散治理走向集中的分层次综合治理,由单一要素管控...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生态环境压力大、居民需求多样,面临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大、生态管控复杂的问题。因此,量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识别生态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城市用地空间进行科学规划管控的关键。以桂林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测度城市水源涵养、降温效益、雨洪调节、碳汇服务、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憩服务7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水平,并基于聚类分析识别了5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耦合供需匹配与失衡区、生态保护区,划定三级生态保护与管控区和两类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区。依据分区的生态本底特点、分区内各类服务供需水平等,提出分级分类的管控指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功能空间范围划定与主导服务功能识别管控是城市生态功能空间规划的基本前提与首要任务。以成都市东部新城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衡量生态功能空间存量标准,通过热点分析指标(Gi*指数)划定核心生态功能空间分布范围,同时筛选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对应的空间落位,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空间,并据此通过双变量空间局部自相关指数(Local Moran’s I)解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权衡协同机制,尝试提出生态权衡协同视角下生态功能空间的识别与管控新途径,为构建新时期中国新城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议题,科学构建重点修复区域识别方法与技术体系是实现精准高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决定性前提。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整合传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效能评测、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等研究方法,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技术框架。设定ESs优先、CER优先以及ESs-CER协同3类修复情景,并采用元胞自动机(CA)动态模拟土地利用扩张趋势,利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块与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并评测综合修复效能。研究发现:ESs-CER协同修复情景能够兼容生态系统保护与城市发展效益,有助于定量划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该方法明确了各生态修复区功能定位与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为系统性、针对性地修复国土空间生态关键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提出东西方复合视角下的田园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内涵包括:生态约束下的城市增长管理、田园山水景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杭州市为例,基于RS、GIS技术,运用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方法,分析杭州市田、园、山、水要素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水平良好,田园山水要素充沛且分布范围广泛;田园山水要素地域不均等性突出,表现在东西部和行政区域差异。最后,在分析政策现状及问题基础上,认为当前空间政策制定应当重视构建田园山水要素体系以实现杭州市“双屏夹带”,水网纵横,田城交融的理想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8.
19.
在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全域全要素统筹管理是未来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必须完善的范畴,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的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为例,提出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的规划管控体系构建建议,并重点对规划体系的构成与内容、管控单元划定和管控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家规划体制改革的要求,应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探索生态空间的管控思路,可以为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积累经验。以环泉州湾地区为例,总结高度城镇化地区生态空间的管控目标、管控内容,将泉州市生态空间划分为5类用途区,对5类用途区存在的7类建设项目进行准入标准制定,以及对允许进人的项目开发建设强度进行指标要求,在生态空间用途精细化管控上形成一定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