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尼龙6树脂的研制、生产情况、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动向。介绍了尼龙6树脂的聚合工艺、成型加工方法和设备特性的新发展。对产品的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及其技术开发水平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尼龙6塑料品种改性和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型锦纶6聚合装置国产化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角度论证了大型锦纶6装置国产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前几年锦纶6聚合装置国产化的进展,展望了实现大型锦纶6聚合装置国产化的前景,并提出了今后国产化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阴离子淤浆聚合尼龙6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阴离子淤浆聚合方法,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异氰酸酯作活化剂,以惰性脂肪烃为分散剂,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和140~150℃温度下,制得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尼龙6,最高相对粘度17.5。通过熔融纺丝,获得了可纺性良好的纤维,其断裂强度5.0~6.9 cN/dtex。X衍射测试分析表明,同阴离子本体聚合尼龙6(MC尼龙6)和高粘度尼龙6比较,阴离子淤浆聚合尼龙6在二次成型中更易于生成轫性较好的γ晶型,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4.
浓缩液直接回用的尼龙6聚合工艺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萃取水浓缩液与新鲜己内酰胺的配比实验 ,研究了浓缩液直接回用的尼龙 6聚合工艺。采用80 %左右的浓缩液与新鲜己内酰胺按 12 5 10 0 0的比例配置成含水 2 .5 %左右的混合液进行工业化聚合试验 ,生产的切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低聚体含量等指标与新鲜己内酰胺生产的切片质量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5.
将经湿法处理的纳米SiO_2处理液直接加入到己内酰胺反应物中,原位水解开环聚合制备了尼龙6/纳米SiO_2复合材料,表征了该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晶结构和热性能等。结果表明,尼龙6纳米SiO_2复合材料随着纳米SiO_2含量的增加,尼龙6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结晶度与熔点略有下降,储能模昔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通过化学方法改性尼龙6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了用各种弹性体、刚性链段以及共聚单体等,弹性体可采用四氢呋喃聚醚(PTMG)、环氧丙烷聚醚(PPG)、聚乙二醇(PEG)、聚己内酯(PCL)、丁腈橡胶(ATBN)等,刚性链段如聚酰亚胺、N酰化己酰胺末端基芳香族聚酰胺、氯封端聚醚砜等;单体共聚采用己内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kt/aPA6聚合装置前聚合器的结构及工艺特点;分析了生产中前聚合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验证了前聚合器结构的设计参数。指出生产中由于前聚合器底部出料温度波动大,波动值达±8.08℃,影响了PA6切片的可纺性。通过降低前聚合反应的压力及加热联苯炉的温度,调整前聚合器顶部冷凝器的排汽温度,前聚合器底部出料温度的波动值可控制在±2.5℃,有效提高了PA6切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聚酰胺6聚合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聚酰胺6聚合工艺的发展过程,对聚酰胺6过去和现在的聚合工艺在节能降耗等设计方面作了比较,从切粒萃取系统、干燥系统、蒸发蒸馏、浓缩液直接聚合等设计方面提出了一种新概念,并对未来聚酰胺6的聚合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olymer Plus建立了己内酰胺水解聚合生产尼龙6的两段式工艺过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厂2万吨/年两段式生产工艺进行模拟,各聚合阶段内己内酰胺、环状二聚体含量、聚合物分子量,以及各聚合阶段温度分布和两聚合塔塔顶出水量等结果均与工业值吻合良好,模型可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进料水含量、分子量调节剂含量、各聚合阶段温度和各聚合塔压力等因素对己内酰胺转化率、环状二聚体生成以及聚合产品分子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进料水含量、降低反应温度和前聚塔压力及提高后聚塔的真空度均有利于降低聚合产品中环状二聚体的含量;两个聚合塔下半段的温度变化对环状二聚体产生有显著影响,提高后聚塔真空度可显著提高聚合物分子量。以尼龙6连续聚合过程的环状二聚体含量调控为目标,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尼龙6聚合物中环状二聚体的含量可降低约16%。  相似文献   

10.
11.
综述了国内外工业用高粘度锦纶 6切片聚合生产技术发展状况 ,分析比较了国内外聚合生产设备技术及产品质量上的差距 ,建议尽快实现高粘度锦纶 6切片聚合装置的大型化、国产化。  相似文献   

12.
对比了国外公司的不同尼龙 6浓缩液直接在己内酰胺聚合中回用的工艺特点 ,国内引进装置采用该工艺的情况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保持聚合进料组成稳定和防止浓缩液析出是成功地采用浓缩液直接在尼龙 6聚合中回用工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己内酰胺聚合过程中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双重调控,制备低聚物含量较低的聚己内酰胺(PA 6)切片,并对PA 6切片不经热水萃取直接熔融纺丝,评价PA 6熔体直接纺丝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降低己内酰胺开环温度同时延长开环时间,可有效降低PA 6预聚物中的环状二聚体含量;开环温度210~250℃,缩聚反应过程中高真空脱挥,制备的PA 6切片的相对黏度达3.1左右,低聚物质量分数控制在1.12%~1.92%,可不经萃取直接进行熔融纺丝,在纺丝速度800 m/s时纺丝过程稳定,无毛丝断丝现象,可纺性好;制得的PA 6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低聚物质量分数为1.76%~2.10%,断裂强度为4.1~4.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3%~30%,上染率为67.16%~83.79%;通过调控己内酰胺聚合工艺,可以有效控制PA 6熔体中低聚物含量,实现PA 6熔体直接纺丝。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聚合添加反应型无卤阻燃剂,是实现聚己内酰胺(PA6)阻燃改性的主要方法。在己内酰胺的水解开环聚合体系中,加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的原料单体,原位聚合制备了阻燃PA6(FRPA6),对FRPA6的结构、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熔融纺丝制备了FRPA6纤维,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FRPA6中阻燃剂MCA与PA6基体的相容性良好,MCA自组装反应比较充分,MCA粒子以纳米级均匀分布于PA6基体中;随着MCA含量的增加,FRPA6的熔点、熔融热焓有所降低,结晶温度略有升高,热稳定性下降;当MCA质量分数为7.5%时,FRPA6的阻燃性能达UL94 V-0级,拉伸强度为64.1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0.4 k J/m2;相比纯PA6纤维,FRPA6纤维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达35%以上,但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聚合和共混改性的方式制备了不同配方的尼龙6(PA 6),研究了热稳定剂的加入量及其加入方式、己内酰胺(CPL)回收液的加入量对PA 6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168/抗氧剂1098的加入可以提高PA 6的长期高温下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加入复合抗氧剂质量分数为0.1%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相比于共混,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加入复合抗氧剂,其耐热氧老化效果更加明显;当CPL回收液加入质量分数小于等于30%时,PA 6的力学性能随着CPL回收液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但CPL回收液的加入对PA 6的耐老化性能有不利的影响,CPL回收液加入量越高,在长期高温下的老化速度越快,力学性能损失越大,黄变指数越高;当CPL回收液质量分数为30%,复合抗氧剂加入质量分数为0.1%时,PA 6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达到最优,且均优于纯PA 6。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尼龙6树脂的聚合新工艺、加工成型方法和设备特征,探讨了尼龙6塑料品种改性和应用前景,以及尼龙6树脂研制、生产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HDI脲二酮接枝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HTPB),再用己内酰胺封端异氰酸酯基团,制得橡胶改性剂,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液体橡胶改性尼龙(PA)6树脂。分析表明,HDI脲二酮接枝到HTPB的羟基上后被己内酰胺成功封端,进而阴离子聚合生成橡胶改性PA6共聚物。冲击断面分析,当橡胶质量分数高于15%以后,改性PA6树脂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脆断后甲苯刻蚀表明,随着橡胶活化剂含量增加,未参与聚合橡胶含量增加,导致橡胶微相尺寸变大且均匀性下降。在180℃条件下,聚合生成橡胶改性PA6树脂表现为α晶型,橡胶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A6的晶型;树脂熔融再速冷结晶后,PA6以亚稳定γ晶型为主,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α晶型明显增强,说明橡胶相的存在有助于形成较稳定的α晶型。  相似文献   

18.
尼龙6固相聚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聚合方式、不同尼龙 6预聚体切片以及固相缩聚过程中缩聚副产物小分子在聚合物固体内或表面的扩散 ,在不同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副产物小分子水在尼龙 6固体聚合物中的扩散速度是尼龙 6固相缩聚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 ,而与气体副产物水分子在尼龙 6聚合物固体表面的扩散速度几乎无关。在相同条件下固定床固相聚合时能获得较高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尼龙 6产品。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聚合温度升高、聚合时间增加、预聚体切片粒子直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聚己内酰胺俗称尼龙6(Nylon-6),1938年由德国I.G.Farben公司P.Schlach发明。它是工程塑料中发展最早的品种,目前在产量上居于首位。与其它的工程塑料比较,尼龙6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切性,电气性能良好,耐磨、耐油、耐弱酸、弱碱和一般有机溶剂等。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改性的新品种,通过共聚、共混、填充、增强、  相似文献   

20.
黄汉生 《国外塑料》1993,11(4):27-30
前言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的各种物性(机械强度、耐热性、耐药品性、耐水性、电绝缘性等)及成型加工性优良、且价格低廉,因此聚烯烃消费量大,其制品已渗透到现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今日如无聚烯烃,人们的生活就无法维持。但是,正在向高水平、多样化、复合化发展的社会需要高性能、高功能材料包括功能性聚烯烃。1 聚烯烃聚合研究的动向聚烯烃聚合研究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二是聚烯烃的功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