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现代的采购模式更加注重科学合理、经济有效.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将更加注重长远的、战略的、双赢的伙伴关系.文章在分析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内容、作用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上柴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上柴对供应商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供应商选择影响因素包括质量管理因素、成本管理因素、交付管...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代智慧供应链理念,着眼于如何归集整合自身属性和行为数据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关键问题。依托省级电网企业数据中台,整合汇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信息。运用知识图谱技术以及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供应商画像数据体系、标签体系、评价体系等3大体系。绘制了2类供应商全息画像,实现供应商差异化、可视化、智能化分析,为供应商遴选、商务评标、物资质量抽检、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应用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支撑。以改变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提升整体管理效能,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产融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力企业当前的备品备件管理模式下存在管理难、利用率不高和资金占用大等问题,提出备品备件的联合储备、供应商管理库存储备和联合虚拟储备等新型模式,介绍了具体的储备方式,并展望了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俄罗斯是全球油气生产大国,与日本的经济互补性强,但双方的能源合作尚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俄对日石油出口仅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量的4%,在日本进口的LNG中来自俄罗斯的气源仅占9%,两国在油气合作方面应该大有潜力可挖。中日两国一直在寻求通过油气进口多元化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日俄能源合作对中俄能源合作会带来冲击和影响。对于与中日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所持态度一直比较中立。俄罗斯采取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出口多元化的对外能源合作策略,而且其油气出口重心不在亚太地区,再加上日本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意图,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中日在与俄能源合作中的竞争不可避免,且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日本一直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上排挤和提防中国,争取与俄罗斯开展长期稳定的油气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两国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中的竞争关系,树立竞争意识,力争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行业结构变革的机遇。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为中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7.
电力供应商的竞价策略对于实现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型考虑了运行成本降低、潜在合作、其他竞争对手的投标行为和网络约束等约束因素.上面的模型描述了供应商之间的联盟关系,下面的模型表示了独立系统运营商在不考虑网络损失(WNL)或考虑网络损失(CNL)情况下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改进的萤火虫算... 相似文献
8.
9.
10.
能源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在电力、油气、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本文全面阐述东盟能源发展现状并指出发展中的新变化,体现在注重能效提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广泛开展能源合作;从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三个领域,深入分析东盟能源发展需求以及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的机遇;针对现阶段中国-东盟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大国竞争激烈、政策波动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高等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提高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风控体系、深化绿色金融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东盟能源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质量管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力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7,15(2):52-56
介绍了ISO9000标准、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几种质量管理模式和发展历程,分析比较了他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并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陈小静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6,14(4):46-49
客户定制生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流趋势,供应链的应变能力、交货能力和盈利能力是面向客户定制的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详细分析了客户定制生产的特点和要求,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面向客户定制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主要内容、策略,构建了基于现代信息管理网络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14.
叙述了绩效管理的意义,指出,它是现代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最具实际意义的工具技术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与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国内供电企业普遍引入绩效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认为,由于引入绩效管理的时间较短,且供电企业管理者和执行者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使得绩效管理在理解和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偏差与不足。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高效的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供电企业组织效率与运转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供水企业的供水压力不断上升,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节能降耗面临较大困难。为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目的,对供水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供电网络的经济运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当前供电网络运行状况,对经济运行管理的原则与具体办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分析了工业锅炉热效率低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如何加强生产管理,提高锅炉效率、降低供热损失、注重环保的方法,实现了供热系统经济节能和环保运行,可供行政管理人员、锅炉房管理人员和锅炉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