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软土地基人工挖孔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人工挖孔桩试验中预埋测试元件,研究桩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统计、分析福州地区300根人工挖孔桩静载试验资料,提出本地区人工挖孔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桩端常用土层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通过模型桩试验,对比了有无扩大头及扩大头不同直径对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荔 《广东建材》2013,(8):46-49
人工挖孔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具有造价低、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容易、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人工挖孔桩端承桩为主,桩端持力层通常为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在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时,一般不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桩侧阻力是否参与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影响到人工挖孔桩的经济性,有时甚至决定采用挖孔桩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介绍厦门某高层商住大楼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孔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值与设计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得出本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土层的实际承载能力比规范法设计计算的设计值要大。  相似文献   

3.
人工挖孔扩底桩的承载力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工挖孔扩底桩的承载机理 ,讨论了单桩承载力与桩周侧阻力、桩端阻力和桩身混凝土强度的关系。结合工程实例 ,验算了人工挖孔扩底桩的单桩承载力 ,并分析了影响因素。本文对人工挖孔扩底桩的设计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石家庄地区人工挖孔扩底桩在建筑工程基础中的应用实例,对其受力机理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人工挖孔扩底桩端阻力经验表,给出了端阻力、竖向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平衡测试法对澜沧江特大桥二根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采用钢筋计测试元件进行了桩身轴向应力测试,得到了桩极限承载力、桩端阻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综合分析了国内规范中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的优缺点,将试桩极限承载力测试结果与现行规范极限承载力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规范计算结果均小于实测值,部分不计嵌岩段侧摩阻力的规范计算值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人工挖孔桩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可用岩基载荷试验确定,本文就岩基载荷试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基承载力及桩端极限阻力的取值关系到人工挖孔扩底桩的直径大小及施工难易.理论及实际证明桩在到达一定的深度后.其桩端极限端阻力将是地基承载力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相似文献   

8.
梁勇 《四川建筑》2000,20(Z1):245-247
强风化泥岩人工挖孔桩极限端阻力的取值在成都地区尚无经验,通过对某工程置于强风化泥岩上的人工挖孔桩的分析,采用按强风化泥岩物理力学性质及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资料等多种方法估算了强风化泥岩人工挖孔桩的极限端阻力,取得了满意效果,对同类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人工挖孔嵌岩桩桩顶、桩端及桩周各主要土层的分界面埋设钢筋计的静荷载试验,分析了嵌岩桩侧阻力、端阻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实测结果与勘察报告建议值以及规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岩性、嵌岩深度等对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计算嵌岩桩承载力所需系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10.
将通莫静载法首次应用于成都某住宅楼建筑工地,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单桩实体载荷试验以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桩周土侧摩阻力值.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荷载反力加荷方式,解决了上千吨大吨位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检测的困难,这对成都地区建筑工程的大吨位人工挖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检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值得在以后的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的沉降以桩端土层的竖向压缩变形为主,因此端承土层特性对大直径扩底桩的竖向承载性状有较大影响。利用有限差分程序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差分数值模型,研究了持力层性质对大直径扩底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直径扩底桩承载力随持力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持力层厚度较小时持力层厚度的变化对承载力和桩端阻力影响显著。桩侧土层模量与持力层模量比为0.2时,桩端入持力层深度的变化在持力层厚度较小时对大直径扩底桩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相同持力层厚度下,桩侧土层模量的变化对大直径扩底桩承载力的影响较大,模量越大承载力越高;下卧层模量的变化对大直径扩底桩承载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大直径扩底桩承载力和沉降变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大直径扩底桩的地基变形特点,讨论了桩端面积效应问题,阐述了按变形确定竖向承载力的原理和方法。文中提出的承载力取值和沉降计算是一套适合于我国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扩底桩因其承载能力强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对扩底桩的研究多集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研究,承受横向荷载作用的扩底桩受力性能研究较少。对大尺寸、承载力强的扩底桩开展原型破坏试验非常困难,而模型试验可以在有限试验条件下模拟原型试验的真实试验过程。本文通过对扩底桩进行横向逐级加载模型试验,得到扩底桩在横向加载作用下桩顶位移、桩身应力、桩侧土抗力、桩底土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弯曲破坏时桩体的破坏形态,并对其承载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模型试验得到的扩底桩在横向受荷作用下呈现的承载性能规律和破坏形式可以为今后扩底桩的横向受力机理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桩单位体积承载力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建平  高广运 《工业建筑》2006,36(9):43-45,67
根据现场试验和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灌注桩单位体积承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直径不同的直桩间、直桩和楔形桩间、楔形角不同的楔形桩间、直桩和扩底桩间、扩底直径不同的扩底桩间的单位体积承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桩的承载力高,其单位体积承载力并不一定也高;楔形桩和扩底桩的单位体积承载力相对较好;短而粗的楔形桩的单位体积承载力比长而直的楔形桩的更好;扩底桩的扩底直径、直桩的直径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过大;在桩型确定好后,选择合理的桩尺寸是必要的;进行桩端注浆、使桩进入较好的持力层、清除存渣等可提高桩的单位体积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性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埋设测试元件的人工挖孔扩底桩基础现场静载试验 ,对黄土中端承于厚层非湿陷性黄土和卵石层的扩底桩竖向承载性状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荷载传递规律和地基破坏模式 ,探讨了端承于土层时浸水饱和对侧阻和端阻的影响 ,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扩底桩的抗拔承载力试验及计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干旱地区黄土中扩底桩的抗拔试验 ,测试了扩底桩在上拔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上拔位移和水平位移以及位移与荷载的关系。研究了极限上拔承载力和抗拔桩的破坏机理。在相同条件下 ,增加扩大端的高度对提高桩的极限上拔承载力是有效的 ,破坏机理为土的减压软化和损伤软化的渐进性破坏。提出了极限上拔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模式 ,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桩基的深度效应是为了得到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扩底桩一直被视为大直径桩进行研究,然而,由于有扩大头,扩底桩的受力变形性能、破坏状态与普通大直径桩既有相同点又存在较大差异,参照大直径桩方法研究扩底桩深度效应不适合。研究扩底桩的深度效应,应针对扩底桩的特点,考虑桩长对端阻力发挥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桩长对扩底桩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统计合肥地区95根扩底桩试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得到端阻力分配比例与桩长的关系,提出扩底桩临界设计桩长建议值,最后通过一组扩底桩试验数据验证该建议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同场地扩底桩和直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4个场地的4组扩底桩与直桩的竖向静荷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场地1中桩身直径、桩长相同,桩顶沉降3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直桩的5.5倍,桩顶荷载都为2700kN时,扩底桩顶沉降仅为直桩的1/22,扩底桩每多用1m3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就提高1746kN;场地2中(短直桩桩长和扩底桩相当,长直桩比扩底桩长1.65m),桩顶沉降1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短直桩的3.58倍,为直桩的1.70倍(虽然长直桩所处的持力层土性较强);场地3中各桩桩长相当,直桩直径较大,虽然直桩的混凝土用量为扩底桩的2.09倍,且刚开始加荷时直桩桩顶沉降比扩底桩大,但总的来说,扩底桩比直桩的承载力大,沉降小;场地4中如要充分发挥2桩桩长、直径相当,扩底桩底有0.2m厚的沉渣,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很靠近,单桩承载力几乎相同,因此,扩底桩的高承载力就必须减小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19.
两种静载试验确定大直径扩底桩竖向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上通常用一种静载试验确定扩底桩的竖向承载力 ,而本文用两种静载试验方法 (即直接试验法和间接试验法 )确定扩底桩的承载力 ,据此对端承于粗砂层的埋深 1 4.5m左右的扩底桩竖向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试验方法得到的SD1、SD2桩的极限承载力值分别相差 5 %和 1 0 %。扩底直径为 3.40m的SD1桩的极限承载力为 960 0kN ,端阻力达86% ;扩底直径为 3.0 0m的SD2桩的极限承载力为 685 0kN ,端阻力占 81 %。当桩顶沉降 1 8.72mm左右时 ,SD1、SD2桩摩阻力已充分发挥 ;而端阻力充分发挥时 ,SD1、SD2桩顶沉降分别达 31 .85 5mm和 2 9.34mm。直径相同时 ,扩底桩的竖向承载力远大于纯摩擦桩和直身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