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了工业厂房热平衡数学模型,采用热平衡法,求解各表面温度,计算采暖热负荷。针对以上数学模型,文中应用数值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蒙特卡洛法进行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得到了对应于不同室外空气温度、室内工作区温度,应用辐射采暖厂房的室内温度梯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并且对彩钢夹芯板墙体材料的厂房进行了采暖能耗的研究,分析了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工作区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以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受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反映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计算模式。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从而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此方法可用于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分析与评价,并正确指导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4.
胡彬  李静  钟国友 《山西建筑》2008,34(15):1-2
以兰州城市住宅为例,研究了在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将建筑设计与被动式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实现零采暖能耗建筑的设计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在满足居民室内热舒适要求条件下,基本可以实现零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5.
在3种不同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下,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IES-VE对温州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空调运行模式对温州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调运行模式由连续模式改变为间歇式,采暖能耗降低33.5%,制冷能耗减小53.2%,采暖空调总能耗降低43.5%,引入自然通风可将制冷能耗进一步降低27.6%,采暖空调总能耗降低50.5%。间歇式空调模式下,采暖空调能耗的降低与空调运行时间的减少并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大厂房采暖特点,针对热气流上浮现象,提出采用横向热风幕的分层采暖方案提出设计基本方法,并在太原机务段架修库采暖改造工程中实施,取得满意效果,为高大厂房采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讨论关于工业建筑、仓库、大型商场、体育馆、铁路建筑及汽车修复厂房之类的舒适采暖方式,对传统的采暖系统与直燃辐射管采暖的现代高效方法进行比较,高效节能,降低燃料消耗是辐射采暖的根本点,它降低了污染,减低全球变暖,最大的节约运行成本,提供了最高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城市温升影响着建筑物的空调和采暖能耗。利用Dest—C软件对武汉某办公楼全年冷热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得出:虽然热岛强度和空调能耗或采暖能耗影响呈线性关系,但是热岛强度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关系是呈抛物线趋势上升的。由此可以看出,办公楼全年能耗随着热岛强度的增加而以更大幅度的趋势增加。  相似文献   

9.
住宅采暖分户计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的建筑供热采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12%以上,且这个比例仍在快速增长。而我国不同气候地区在建筑供热采暖能耗上也有很大差别,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供热采暖能耗所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就更大。因此,有效地控制建筑供热采暖能耗对推进我国建筑节能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第  相似文献   

10.
冬季现场调研与热环境测试表明,拉萨市现有居住建筑的缓冲空间能明显改善室内热环境。但当地非采暖房间冬季热环境仍较差,居住建筑采暖需求明显。当地采暖能耗与环境负荷增长趋势明显。以拉萨市常见的单元式住宅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南北向缓冲空间进深设计对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南北向缓冲空间均能有效降低模型的采暖能耗,其中,随着南向缓冲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递增趋势;随北向缓冲空间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先降后增趋势,北向缓冲空间模型之间能耗差很小。缓冲空间优化设计模型与基础模型的能耗对比分析显示,合理设置的南北向缓冲空间能够大幅降低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集中供热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节能越来越受重视,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是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比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几种调节方式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研究了如何进行供热系统的调节以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寒区隧道冻害问题,首次将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应用于内蒙古博牙高速林场隧道中。系统由取热段、加热段、热泵和分、集水管路组成。加热段位于隧道洞口处,由位于二衬和保温隔热层之间的供热管对隧道进行加热。将复杂的隧道加热段热传导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的圆形复合介质热传导问题,利用有限积分变换法获得其温度场解析解。利用考虑隔热层材料造价和耗能的经济计算模型,计算分析隧道全寿命周期30 a的隔热层厚度和供热负荷。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隔热层厚度的增加,隔热层材料费呈线性增加,供热消耗的电费呈递减趋势,材料费与电费之和呈递减趋势。建议林场隧道保温隔热层厚度取8 cm,年供热负荷取580 MJ/m2。  相似文献   

13.
任静  李江宏 《建筑技术》2013,(12):1066-1069
为掌握不同方式电加热取暖设备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电能的利用率及抵御外界环境影响的能力,抽取四种相同工作原理的电加热取暖设备进行室内温升、平均温度、温度波动性、均匀性、降温及采暖耗电量等参数的测试,根据检测数据对比分析室内舒适性和节能效果,证明水暖机的室内温度舒适性和耗能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设备。  相似文献   

14.
王瑛  纵玉金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1):100-102
针对兰州地区气候特点,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c建模分析了兰州地区某办公建筑在两种围护结构情况下的全年采暖空调运行能耗状况,得出两种情况下采暖空调系统全年负荷分布曲线及具体影响,并指出了冷热源装机容量的选择问题。为该地区建筑能耗指标的验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郭笑冰  赵鹏  李雁鸣  王哲 《建筑技术》2006,37(2):111-113
顶棚低温辐射采暖制冷技术,利用不同温度的物体问会发生热传递的原理,以辐射而不是对流作为热的主要传递方式营造室内整体温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的能耗。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严寒地区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鹏忠  姜曙光  翟皓 《低温建筑技术》2017,(11):148-150,156
针对新疆严寒地区普遍存在供暖系统能耗大、供热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既有供暖系统实施节能改造。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南泉锅炉房供暖系统节能改造为例,通过对节能改造后效果分析发现:在供热锅炉上安装节气装置并对其进行密封保温改造,对热效率的提高、节气效果的增强都有显著作用;通过给热水循环泵加装变频器,将供热系统由原来的集中质调节方式改为分阶段变流量质调节方式,从而有效地节省了电力,降低了耗气量。经过节能改造后的南泉锅炉房供暖系统,解决了能耗大、供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燃气辐射采暖系统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气辐射采暖是工业厂房较理想的供暖方式 ,但是应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应用这项技术的工业厂房进行了现场测试 ,计算得出系统的供热量、采暖热效率 ,分析了厂房内部空间温度场 ,总结指出了此项技术在工业厂房中应用的特点。同时结合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位于我国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工业建筑来说,采暖在其总能耗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传统采暖方式在能耗和环保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与地板采暖相结合的太阳能采暖这一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对该项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此类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蓄热、保温以及集热器倾斜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采用水泥蓄热体和集热器立面安装的特点和优势,可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