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型腔压力曲线的积分值可以将曲线量化,通过调节注射速率、转压点位置、保压压力和时间,探究型腔压力曲线积分值与各工艺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此线性关系可以得到最优的工艺参数,将传统的经验调参转变为精准的数值化调参。  相似文献   

2.
化工行业自从进入"中国式过剩"以来,"转型"便如影随形,成为挥之不去的热词。近年来,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开始走上转型之路。然而,不少化企对于转不转、何时转以及怎样转的问题颇为纠结。在不久前中国化工报社举办的"新常态、新动力、新格局"高峰论坛上,美国杜邦公司向中国同行分享了转型经验,或许对我国化企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用转光剂及转光膜开发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概述了农用转光剂及转光膜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提出了农用转光剂的分类方法、表示符号和光谱参数,讨论了农用转光剂及转光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洲  邓红兵  崔红  王坤杰  李晋 《炭素》2014,(2):34-38,31
CVI工艺参数对炭/炭(carbon/carbon,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率、密度分布和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在保证致密化速率的同时获得密度均匀分布的C/C复合材料,本文讨论了AS/VR比值、碳源气体、碳源气体分压、沉积温度和气体滞留时间对C/C复合材料均匀致密化的影响及这几个工艺参数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股份公司外购电石灰制备石灰乳项目中,化渣机尾罩排渣过度浪费及排渣大量堆积问题,开展研究、设计;通过自主研发,设计了集化渣和筛分过滤为一体的新型转筒筛设备,这是以转筒筛为中心、杂水地槽延迟杂水沉降的电石灰二次化渣、灰水二次吸收、再次利用的新增转筒筛系统.增加了储料仓电石灰的冲洗力度,解决了化渣机尾罩排渣清理问题,提高...  相似文献   

6.
龙娟  黄炽强 《轮胎工业》2019,39(4):0199-0202
介绍了基于CATIA平台的轮胎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对轮胎模具轮廓进行参数化设计,其他模块如胎面花纹、胎侧都与轮廓进行强关联设计。参数化设计的轮胎模板,其中1个参数修改,其他相关联的所有数据均能实现同步更新,实现了轮胎设计快速系列扩展的功能。针对轮胎设计中的通用特征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固化了轮胎设计规范和经验,达到轮胎标准化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井楼油田某试验井区为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实际生产资料分析,系统深入研究了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最佳转驱时机和转驱注采参数(注气速度、蒸汽井底干度、采注比、单井排液能力)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吞吐5个周期后,剩余油饱和度依然较高、热连通基本形成,地层压力相对较低,是蒸汽吞吐转驱的较佳时机。蒸汽驱最佳注汽速度为80t/d,单井排液能力达到40t/d,井底蒸汽干度在60%上蒸汽驱效果好,但最低不得低于40%。实验区的研究对整个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驱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州化工》2021,49(10)
为了解磷酸法活性炭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活性炭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收集了贵州某活性炭企业一段时间的生产工艺参数及相对应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数据,采用正态分布分析及线性拟合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木屑含水率、酸屑比、转窑炉头温度三个参数对活性炭产品亚甲基蓝吸附值影响最大。其中,木屑含水率最优区间为7%~8%,酸屑比最优区间为1.55~1.88,转窑炉头温度最优区间为550~650℃。  相似文献   

9.
以某款汽车遥控器外壳为例,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影响高温快速成型产品质量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对体积收缩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模具温度、注射压力、转保压力、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对体积收缩率影响不大。选取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转保压力5个工艺参数建立多元回归产品质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为高温快速成形工艺优化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查询及Benson方法估算获得了生物质热转化制氢相关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数据,并初步建成了数据库,该数据库系统能够进行热力学性质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动态维护等,为生物质热转化制氢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蒋晨  丁玉梅  张震  关昌峰  阎华  杨卫民 《化工进展》2013,32(10):2283-2287
研究了介质为60%甘油时内置螺旋两叶片转子换热管的传热及阻力特性,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到了介质为高黏度流体时强化传热的模拟方法。同时,分析了单个洁能芯转子在强化管内的旋流长度,并对比分析了转子间隔对强化管传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换热管长度相同的前提下,转子无间隔排列强化管的努塞尔数(Nu)是转子间隔排列时的1.073~1.078倍;但是前者的阻力系数(f)则比后者的阻力系数高出61.76%~62.01%,因而在强化传热综合性能方面,前者的综合性能优于后者,由此推断,转子的间隔排列方式有利于提高强化管的强化传热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周寅鹏  关昌峰  张震  阎华  丁玉梅  杨卫民  于雁飞 《化工进展》2013,32(7):1506-1509,1546
以60%甘油水溶液为管程介质,对内置螺旋开槽两叶片转子换热管过渡区内的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雷诺数范围为2800~6200之间对光管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比分析了转子外径对其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置转子强化管的努塞尔数Nu较光管约提高了60%~200%,阻力系数较光管约增大了16%~32%,综合评价因子PEC值介于1.56~2.79之间。此外,内置转子强化管的努塞尔数、阻力系数以及PEC值均随着转子外径的增大而增加,这是由于较大的转子外径使得转子具有更强的扰流与减薄边界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甘油水溶液为管程流体,水为壳程流体,对外径22mm和外径19mm相间排列的转子组合的换热管进行了强化传热及阻力特性实验研究。为保证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光管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将外径22mm转子和外径19mm转子以1︰1进行相间排列的方案的 和PEC(综合评价因子)高于将两种转子以2︰2进行相间排列的方案,又高于将两者以3︰3进行相间排列的方案,其 比外径全19mm方案高出19.17%~34%,PEC值达到了1.78~2.37,说明将两种转子相间排列的越频繁,其换热效果就越好;尽管3种方案的阻力系数与外径全22mm方案相差不大,但是从工业大批量应用节省材料、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说,将大小径转子相间排列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Banbury mixers are widely used in polymer processing. The mechanics of flow in the chamber of an internal mixer a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analyze due to the complicated geometry and the highly transient character of the flow. For this work, a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package—FIDAP,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implemented to simulate the flow patterns for a Banbury B mixer. A 2-D flow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whole mixing chamber with two counter-rotating rotors. A power-law model fluid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mixture. 18 different geometries were selected to represen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two rotors during their revolution. Streamlines and pressure contours were plotted for each geometry. Transient pressure profiles at fixed locations in the chamber wall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comparison show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5.
何长江  关昌峰  张震  何立臣  阎华  杨卫民 《化工进展》2014,33(12):3189-3193
以60%甘油水溶液为管程介质,对内置不同孔径开孔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过渡区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光管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比分析了转子开孔孔径对其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置S=0.375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努塞尔数比内置S=0以及S=0.25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的努塞尔数分别高出9.5%和21%左右,阻力系数高出9%左右。而对于综合性能而言,内置S=0.375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的综合评价因子大于内置S=0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的综合评价因子,内置S=0.25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综合评价因子最小。综上可得,较大直径的开孔能提高转子的综合性能,但是较小直径的开孔反而会减弱转子的强化传热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内置组合转子换热管的综合传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螺旋叶片和开槽螺旋叶片两种结构组合转子的综合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光管相比,两种转子都显著提高了换热管内的传热性能,装有螺旋叶片转子和开槽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的努塞尔数分别比光管提高了1.06~1.26倍和1.03~1.15倍,引起的阻力系数分别比光管增加了60%~68%和36%~51%。螺旋叶片转子对管内传热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但其引起的管内阻力系数也较大。综合考虑传热和阻力两方面因素,对两种转子结构的综合评价指标值进行比较,开槽螺旋叶片转子具有更好的综合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武新兴  杨亚峰  刘伟 《化工机械》2000,27(6):343-344
通过对螺杆式压缩机转子密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了转子修复方案 ,并实施堆焊修复 ,从而恢复了转子的使用功能 ,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判定转子热弯曲故障的基于全息谱分析和时频分析的方法,并在石家庄炼油厂烟气轮机转子发生的热弯曲故障的诊断中得到了验证。故障排除后,转子振动得到控制并实现了机组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啮合型、切向型与可变间隙型密炼机的试用性能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改变转子间隙可实现高均匀性、高分散性、高效率的连续混炼。在混炼NR、CR、BR、SBR、BVR、IIR、EPR、EPDM、CSM、FKM、ACM和PDMS时,用可变间隙的啮合型转子一次混炼,可取代切向型转子的二段混炼,生产能力增加9%,能耗降低11%,周其期缩短43%。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新型三棱转子的模型,运用聚合物加工专用分析软件Polyflow,分别对具有不同楔形角的新型三棱转子的动态流场进行了三维非牛顿等温模拟,用统计学方法得到了各转子流场的停留时间分布、最大剪切应力分布以及分离尺度曲线。结果表明,楔形角较小的转子的分散混合性能较好,但分布混合性能较差,楔形角较大的转子的分布混合性能较好,但分散混合性能较差;当楔形角在15 °附近时,新型三棱转子的分散、分布混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