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传统油罐液位测量采用人工或电方式存在潜在危险的局限性,基于光纤传感器和DSP,提出光纤液位测量系统,并进行工程实现。介绍光纤液位测量原理,给出系统总体结构,采用DSP芯片TMS320VC33,设计了光电转换器,最后描述了监控软件的功能。系统实现了油库罐区的安全生产,具有实时性好、本质安全和易于维护等特点,会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阵列的飞机燃油液位传感系统,研究了基于聚氨酯材料的压力敏感薄膜和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的制造工艺,通过光纤光栅(FBG)压力传感器阵列搭建了燃油液位传感系统,开展了液位传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75cm液位量程范围内可实现16.09pm/cm的测量灵敏度,最大相对误差<4%。论文提出的基于线性拟合曲线截距测量的液位高度计算方法,可以克服实际应用中测量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变化对液位测量精度的影响,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该光纤光栅液位传感器为飞机燃油液位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型光纤液位传感器及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 Perot)腔干涉仪的高精度连续型光纤液位传感器及其系统,阐述了光纤F P腔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设计样品的试验结果表明:光纤F P腔传感器测量液位,方法简单,且具有很高精度和分辨力,特别适用于大型油库的油罐、储液罐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有毒液体物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国内新建的三代核电技术基于安全考虑,提出了温差法液位测量技术。本文据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温差法的液位传感器。其根据水与水蒸气的传热系数的显著差异,通过安装于电加热器加热区处热电偶与远离加热区热电偶之间的测量温度差值,判断测点处液位情况。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和试验实测数据,证实了所设计的液位传感器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能够有效地判断反应堆内液位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光纤液位传感器相较于普通液位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梳理光纤液位传感技术发展脉络,简单介绍其分类.针对静态与动态应用场景下的光纤液位测量技术展开分析,列举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银包层光波导(HCOG)的衰减特性,制作光纤液位传感器。与8098单片机相结合,实现信号探测及数据处理。通过优化设计、器件选型,获得实时性很强的高精度测量,也可适用于其它光通信系统中微弱光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双光路光纤液位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光纤液位传感器的电路测量系统。根据光纤光强调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采用LD激光器以及能够进行对称补偿的双光路接收电路,消除了外界环境非测量因素的干扰。经现场试验,得到了理想的测量结果,证明可用于石化工业等危险环境的液位高效在线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的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多采用差压式水位计、云母水位计等方法,测量过程中存在汽水分界面不明显,需要温度、压力补偿及投入麻烦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数字转换技术专用芯片Pcap01的智能多段式液位测量系统,并且应用HART通讯单元访问传感器的测量过程参数、设备组态、校准等信息;对多段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传感器设计、电容测量电路、HART通讯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设计了HART通讯软件和液位测量采集软件;对所设计的多段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经过试验表明,该液位计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传统液位测量的缺陷,可以满足实际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电力变压器绝缘油位测量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压力式光纤液位传感器的变压器绝缘油位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压力式光纤液位传感器作为绝缘油位的传感器件,该传感器对光源强度变化、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光功率损耗具有光强起伏补偿功能;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处理和控制核心,实现对变压器油位的无人实时在线监测.分析了油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新型光纤压力传感器为基础的大型油罐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以光纤传感器作为探测头,由8098单片机和IBM—PC微机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最后,在计算机屏幕显示液面高度等参数,并由计算机进行打印,报警。  相似文献   

11.
该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单片机进行传感器温度补偿的基本方法,详细阐述了运用新型器件Aduc814进行传感器温度补偿的软、硬件实现;结合系统的特点,论述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训练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阐明了运用数字处理技术进行传感器温度补偿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红外甲烷传感器因受温度、压力影响而采取硬件补偿方式后存在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温度及压力补偿功能的矿用红外甲烷传感器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传感器的软硬件设计,给出了温度、压力的补偿方法,即在数据处理上增加了环境温度及压力补偿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测量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测试分析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包含传感器电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以及串行通信设计。软件设计包括通信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数据管理模块。该测试系统分别对转速在电压PWM控制方式和角度位置控制方式下进行了测试,并与数字示波器进行了比较。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能较客观地反映实际数据和波形。  相似文献   

14.
数据融合方法在单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传感器系统的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先将来自单传感器的n个样本观测值细分成k组,并把各细分组所对应的样本均值假想为来自k个不同传感器的样本观测值,借助于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法导出数据融合公式。基于该融合公式,证明了在单传感器系统中,当样本观测值一定时,分组数据融合的估计效果优于单组算术平均的估计效果;若再细分原有的分组,则细分后的融合估计效果优于细分前的融合估计效果。实例的数据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基于线阵CCD传感器的铁路货车轮轴-轴承检测系统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提出了利用带阈值与积分反馈的二值检测电路、高速CCD视频数据采集卡LDAC-94A和数字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的Sobel算子等软硬件措施来实现高精度圆孔的图像采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清洗机器人倾角传感器测量精度低、控制算法复杂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倾角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通过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技术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滤波预处理,建立了以温度、滤波后准确的传感器数字信号为输入变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将倾角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高到0.91%,实现了对机器人倾角传感器信号的高精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倾角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可为清洗机器人准确完成清洗作业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型FBG解调系统中数据采集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FBG解调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提高FBG传感信号的采集精度,设计了一种用于小型化FBG解调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DSP和CPLD为硬件开发平台,应用高精度A/D转换芯片采集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完成了软硬件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采集FBG光谱信号,满足FBG传感系统波长分辨率、采集速度和数据存储容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智能型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性能,通过采集数据分析了数据特点。在仪器的研制中采用数字滤波和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克服干扰、提高稳定性和准确性。证明数字滤波方法适用于减小红外气体传感器数据的随机误差,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拟合出平滑的浓度-比值曲线;应用这些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智能型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9.
角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角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中融合算法和软件滤波算法的原理,根据系统构成提出了在单片机中完成该算法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利用汇编语言实现两种算法的程序流程;针对控制系统时间要求,对滤波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和测试得出,数据处理程序运行时间满足控制系统指标要求,特别是在旋转变压器按固定方位旋转的实际测量中,记录多组测角数据并进行误差分析,其均方根误差曲线与系统指标拟合良好,且完全收敛于指标范围;这更说明了该数据处理方法设计合理,简单易行,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20.
郭帅  武玉  顾军  刘华军 《测控技术》2013,32(1):41-44
为了满足ITER CC接头电阻测量要求,设计了一套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恒流源、数字表和计算机.系统软件采用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实现多通道数据的采集、处理与显示,以及数据的存储和对历史数据的回放.介绍了LabVIEW与高精度数字表通信流程,在线编辑仪器参数和关系式的方法.系统已经应用到接头测试中,人机界面友好,精确度和快速性都满足要求,而且只需更换传感器或少量硬件即可以组建不同的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