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从盐酸法湿法磷酸体系萃取磷酸的动力学.考察了两相接触面积、搅拌强度、水相中初始磷酸和盐酸浓度等对磷酸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的初始正向萃取速率随两相界面积、搅拌转速、水相初始磷酸和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TBP对磷酸的萃取可能属扩散控制模式.其萃取动力学方程为R(H3PO4)=2.51×10-6C(H30PO4)0.70CHCl0.61.  相似文献   

2.
以一种醇-酯复合萃取剂为对象,研究了复合萃取剂-磷酸-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复合萃取剂-磷酸-水体系在25℃1、01.33 kPa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三角相图.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复合萃取剂萃取湿法磷酸的动力学,得出了在60℃下硫酸-磷酸体系中萃取磷酸的动力学方程,为湿法磷酸的净化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有机溶剂在湿法磷酸脱色的效果,以黑色的湿法磷酸为原料,分别使用四氯化碳、氯仿、柴油对湿法磷酸进行预脱色,再用活性炭对预脱色后的酸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柴油的预脱色效果最明显;最佳脱色条件为:湿法浓磷酸和柴油的质量比为5∶1、萃取分离时间1 h,活性炭的用量为湿法磷酸质量的1.5%、活性炭脱色时的温度为60℃、脱色时间为30 min,采用目测法观察,湿法磷酸从黑色基本变成无色;湿法稀磷酸和柴油的质量比为13∶1、萃取分离时间为20 min,活性炭的用量为湿法磷酸质量的0.25%、活性炭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为30 min,湿法稀磷酸从黑色变成无色.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有机溶剂萃取净化湿法磷酸时,杂质离子浓度对磷酸萃取相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的萃取率随初始水相中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氯化钠浓度的增大而逐步增大,随铁离子浓度增大而减小.水相中有机物浓度随钙镁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铁离子、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研究了在盐酸、硫酸体系中,介质酸度、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等对砷(V)萃取的影响。确定使用50%TBP萃取砷(V)及反萃取的最佳条件。且将TBP和各种添加剂组成混合萃取剂对砷(V)的萃取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以磷酸三丁酯(TBP)和200#溶剂油的混合溶液为萃取剂,在协萃剂FeCl3的作用下,对Li-LSX分子筛交换后母液中的Li+(0.04 mol/L)进行了回收考察,系统研究了萃取时间、油水相比、酸度、温度、萃取剂浓度以及铁锂比和MgCl2浓度等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BP对Li+有很好的萃取效果,萃取率可达到85%以上.最佳萃取条件为:c(Fe3+)/c(Li+)为4,c(MgCl2)为3~4 mol/L,TBP体积分数为40%~60%,温度为室温,萃取时间为10~15 min、pH值为2~3、油水相比为1∶1.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树脂脱除湿法磷酸中金属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湿法磷酸中金属杂质的脱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树脂用量、时间因素对金属杂质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400 r/min,温度为30℃,树脂和湿法磷酸的质量比为9:10,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效果最好.其中铁的去除率达到66.21%,铝的去除率达到85.87%,镁的去除率达到89.76%,钙的去除率达到93.29%.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制取工业级磷酸.盐酸分解矿石得到氯化磷酸二氢钙;重点通过对氯化磷酸二氢钙的pH值调节和硫酸打浆生产粗磷酸及其净化等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湿法磷酸达到工业级标准;该方法是一条适合工业化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使含砷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消除含砷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方法采用萃取富集的方法,选用双二-乙基已基磷酸(D2EDTPA)作为萃取剂,并加入少量磷酸三丁脂(TBP)和磺化煤油,对含砷工业废水先经过磁场预处理,在酸性体系中采用多级萃取富集砷.结果在硫酸体系中革取。温度控制在30℃、H2SO4质量浓度为250g/L、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V(O)/V(W))为1:2时,萃取率可达99%以上.As^3+在硫酸体系中和在盐酸体系中的萃取效果相差无几.萃取富集砷后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的同时为后续电积回收单质砷提供了高浓度的含砷溶液.结论含砷工业废水经过磁场预处理,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可以提高As的萃取率。降低废水中Zn杂质的萃取率,废水中无论含砷多高,经过多级萃取,均可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AOT/异辛烷体系同时萃取大豆中的油和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的萃取率受萃取时间、水溶液的pH值、盐浓度、AOT浓度的影响,与传统制油工艺比较,油的萃取效果基本不变.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前萃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90min,盐浓度0.1mol/L,pH值5.0,AOT浓度6g/50ml异辛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