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无创生化检验的可能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不破坏样品、不用化学试剂、可以多组分同时分析的技术,用于无创生化检验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该项分析技术过去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难以消除皮肤、肌肉、血管等人体组织的强背景干扰,所以至今离临床应用甚远.本文讨论了在一个血流容积脉搏波周期内将任意两个时间点(t1、t2)测得的光谱相减来获得血液光谱的新方法.由于光谱相减后吸光度差很小,需要有极高信噪比的仪器,在技术上有较大难度.文中分析了有关技术问题,包括t1、t2的选择,仪器信噪比、光谱波段、分光方式、波长数与波长对测量的影响等,认为该项分析技术有希望实现无创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在介绍光腔衰荡光谱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CRDS技术用于反射率测量和痕量气体浓度检测的理论公式。分析了CRDS技术由于实际吸收光程长,检测精度不受光源强度及其变化的影响,因此具有检出限低,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性。综述了CRDS技术在微量污染气体监测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应用光腔衰荡光谱检测污染气体中不同有害成分浓度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成分含量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及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基于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分光原理的成分含量近红外检测技术及其系统组成,重点讨论了采用新颖的光电结合的调制方法提高衍射光的分离纯度和效率,以提高系统的光谱信噪比和光谱分辨率。同时文中介绍了近红外检测技术中不可分割的软件部分——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最后通过对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实际测量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为30秒/样品,各成分含量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误差均能满足牛奶主要成分的实际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光电容积脉搏波法在人体血液主要成分检测方面的精度水平,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及简化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测量模型,给出了物质成分测量的极限分辨浓度公式。对公式中的三个要素,即人体测量时的光强信噪比、光程、被测物质的摩尔消光系数进行了评估,获得了理论上光电脉搏波法对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的极限分辨浓度。评估结果表明,光电容积脉搏波法可以测量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糖的极限分辨浓度水平分别约为100mg/dL,5000mg/dL以及10 000mg/dL。将该评价结果与现阶段临床需要的检测精度进行对比,可知光电容积脉搏波法能够满足需求,有望实现对血红蛋白的无创检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真皮与血管漫反射光谱的相关性活体实验研究真皮漫反射光谱法测量血糖浓度的可行性:成功剥离兔子股动脉血管,实现血管光谱的直接测量;在调节兔子的血糖浓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监测兔子的血管漫反射光谱和皮肤漫反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血管漫反射光谱与皮肤漫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8以上。分别基于血管漫反射光谱和皮肤漫反射光谱建立校正集模型,并预测得到相应的血糖浓度集G1和G2,两组血糖浓度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因此,真皮漫反射光谱信号能够有效地反应血液信息,从而实现血糖浓度的无创检测。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家彪  赵颖 《现代仪器》2006,12(2):20-22,30
本文对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简要介绍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着重阐述其在食品种类和产地鉴别、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检测及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和食品掺假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且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当前颅内压无创检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颅内压无创综合检测分析仪中基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方法的颅内压无创检测分析功能的实现,并通过对临床应用数据的分析证明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指出了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是通过综合应用不同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使其无缝融合于一统一模型,建立综合评估框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克服单一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的原理缺陷,提高对其患者个体差异的鲁棒性和临床适用性,实现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的真正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茶叶成分检测仪的软件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介绍了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茶叶成分分析系统的应用软件研制.软件具有光谱采集、数字信号处理、光谱预处理、模型定标、样品预测和系统自检等功能,并集成了对连续光谱的遗传算法、变量标准化及去势处理算法,以确定检测对象主成分的特征波长,为仪器的光源和分光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以增强仪器的可扩展性及检测精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茶多酚、氨基酸、水分、咖啡碱等四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茶叶主要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9.
血氧饱和度是人体一项重要的生理参数。目前,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分为有创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法的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其中,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法的无创血氧饱和度研究模型采用人体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作为信息载体进行无创连续的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该文综述了基于血液容积波法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原理及测量系统;重点介绍了反射式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并对影响血液容积波法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近红外光谱的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特点,综述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中开展掺伪使假、原产地鉴别、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