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燃气空调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日本燃气空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燃气空调技术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燃气空调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燃气空调被认为是绿色空调技术。日本燃气空调技术的发展很快 ,政府及相关企业积极为发展和推广燃气空调技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对我国发展燃气空调技术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3 日本燃气空调的发展从 1987年以来 ,日本的燃气空调每年均呈较快的速度发展 ,表 7示出了日本燃气空调的总容量发展及所占比例情况。 1998年与 1997年相比 ,燃气空调的总量增长了 7.4 % ,其中燃气吸收式空调增表 6 东京燃气公司的燃气价格表项目 定额基本价格日元 /月流量基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从燃气空调的原理与优点、广东省的电力供应状况以及广东LNG工程的建设,并结合广东省燃气热水器和家用空调生产的优势条件,详细分析了广东地区推广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发展燃气空调的优越性及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气网削峰填谷,削减电力峰值等方面介绍了燃气空调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并从当前国内燃气开发利用情况、政府政策及国产燃气空调主要设备技术性能方面阐述了发展和应用燃气空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燃气空调是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 《能源工程》1999,(6):9-11
分析了中国能源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全球未来能源趋势,提出燃气空调是我国空调产业发展方向的观点。并从电力工业、环境问题、经济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说明了燃气空调是国民经济、环境保护、用户“三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合理利用一次能源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电力与燃气在供热,制冷,热水供应等可替代领域中使用的合理性问题,同了电力和燃气在可替代领域中的使用原则为:冬季供热以电力为主,燃气为辅,夏季空调制冷以电力为主,适当发展燃气空调,热水洪应以燃气为主,电力为辅。  相似文献   

8.
城市能源与燃气供热及空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市能源消费的构成  从终端能源消费的产业构成上看,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如北京市1998年终端能源消费量为3480万吨标煤,第一产业占2.8%,第二产业占65%,第三产业占19.2%,生活消费占13.1%,第二产业比重约为三分之二,高于发达国家的30%~40%。  从终端能源消费的品种构成看,固体燃料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比重仍占首位。如北京市1999年固体能源(含焦炭)约为36.7%,液体能源约为22.4%,气体能源约为4%,热力约为2.7%,电力约为31.1%,其它能源约为3.1%。在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原煤、焦炭、洗煤等固体…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燃气空调的技术方案,叙述了每种方案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对电力、燃气制冷供暖应用的分析,指出使用燃气空调在解决电力、燃气峰谷负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点。对燃气空调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绿色环保等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指出燃气空调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燃气热泵及其它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分析评价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分析燃气机热泵及其它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的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指出燃气热泵系统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结果显示燃气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量低,而年单位面积运行能耗费用与年单位面积总成本仅次于燃煤锅炉和冷水机组方案,该文进一步提出应该按照系统消耗能源需要的治理技术和工艺情况(包括生产该能源的污染治理情况)收取系统能源消耗污染治理费,并就该项费用指标对装置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当煤的能源消耗污染治理费大于0.344元/kg时,燃气热泵的年单位面积总成本会低于所有的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11.
孔德玲  赵兰萍  杨志刚 《节能》2008,27(5):10-12
对国内外车室内环境、汽车内的风道及汽车空调用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制冷剂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车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概括了国内外汽车空调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户式中央空调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迪  张明星  余博  颜翠平 《节能》2006,25(5):13-15
传统的家用分体式空调由于其能耗高、舒适性差等缺点现已逐渐被具有能耗低、舒适性好、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的户式中央空调所取代,户式中央空调也将成为家用空调的主导方向。本文选取了建筑面积为130m2的典型户型,从工程应用方面对比分析了传统的分体式空调与家用中央空调的能耗。结果表明:户式中央空调比传统的分体式空调节能近40%,以上海地区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为例,全年运行能节电3000多kWh,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发展历吏,对这类装置的运行原理及所采用的工质作了综述,并根据再生器的不同,将系统划分为两类。指出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的诸多优点,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针对空调系统能耗高,但节能潜力又很大的特点,探讨了在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可以采取的一些节能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遗传算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的冷负荷进行节能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原有数据进行比较,显示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A hybri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at combines an engine-driven chiller with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was configured and experimentally tested to provide reliable data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peration cost. The engine performance and the desiccant wheel performance were measured and a numeric model previously set up for dehumidification capacity prediction was validated. For a reference building, the results based upon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under present electricity/gas price ratio, more than 40% of operation cost can be saved by the hybrid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容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冷空调系统设备容量的合理确定是进行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指出了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常规系统不同的确定方法,并以一典型工程为例,介绍了蓄冷系统设备容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宁 《节能》2011,30(5):17-20
以常规客车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一种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的加热吸附式客车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以汽车尾气余热作为制冷能量的来源,利用某些固体(吸附剂)能在低温下吸附气体,而在高温下解吸,从而进行制冷,降低车内温度。这样既不降低客车动力,工质对对环境又无污染,能够达到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A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operation of desiccant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e proposed strategy consists of a basic scenario, while some alternative strategy schemes are also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approach adopted for the controlling of the humidifiers or the desiccant system operation modes included. The control strategy aims at sustaining the building conditions within values suitable for human thermal comfort, thus taking care of bo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scenarios is performed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through the use of a desiccant system model,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ransient phenomena as well. Specific information for the required hardware equip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for the controlling of the respective system components is provided, pointing out the simplicity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