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53个矿山(56处矿产地)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基本查明该区矿山存在地质灾害、破坏地形地貌与资源环境、地下采矿破坏含水层、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基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矿山土地资源破坏程度、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山含水层影响程度、矿山水土污染程度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六项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因素比较法的评价模式,将连南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划分为8个严重区(Ⅰ)、19个较严重区(Ⅱ)和26个较轻区(Ⅲ);并结合研究区治理现状提出了环境治理的建议,为连南县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豫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减轻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修复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对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地面塌陷、地裂缝,采矿活动没有破坏含水层或对含水层的影响破坏较轻,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大,矿山活动对土地资源破坏程度严重。基于此,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场地平整技术、道路技术、排水渠技术、绿化技术、土壤培肥与翻耕、管护技术等。研究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3.
深部采矿往往会遇到采矿巷道涌水、突水的影响,为保证地下采矿活动的安全,矿山常设计地下水的疏干工程。而地下水的疏干工程则往往是大规模的降水工程,其影响的范围会波及到疏干含水层的补给区和排泄区。在补给区由于过度的排泄,使地下水持水度减小,可造成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等不良现象;在排泄区,则往往因水源补给不足,造成水循环周期增长,水质恶化等不良现象。从理论阐述的角度出发,来揭示这些因矿山开发而造成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破坏现象,并试图引导人们在矿山工程设计及矿山环境治理实践中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矿山开采可导致多种地质灾害。研究了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集中发育区分布面积约为4.093 3 km2,地质灾害危险性一般区分布面积约为10.735 2 km2,并研究了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影响破坏情况及相关评价。研究得出,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对含水层影响和破坏严重,面积1.40 km2,对含水层影响和破坏较轻,面积12.61 km2;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严重区面积1.11 km2,影响程度较轻区面积12.90 km2;对土地资源影响影响程度严重区面积1.76 km2,影响程度较轻区面积12.25 km2。基于此,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主要有采空区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貌景观修复及矿山复绿措施、含水层保护措施、土地复垦措施、矿山废水废渣综合治理措施,研究为后期矿山环境修复具体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银泰铝土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矿层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4个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严重,对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破坏影响程度严重,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银泰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山东省绿色矿山要求,露天金矿必须全部转入地下进行井工采矿,并对已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基于仓上金矿地质环境背景和露天开采现状,分析了矿山露天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了仓上金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方法,并对矿山转入地下开采后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尾砂回填、边坡防渗、场地恢复等治理措施,既能有效修复露天采矿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矿区生态地质环境,又能解决三山岛金矿尾矿库库容不足的问题,降低矿山生产和回填治理成本,提高尾砂资源集约化利用率,同时还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可利用用地,解决金仓街道城市发展空间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程思  王运生  屈伯强 《煤炭技术》2013,32(1):140-141
针对黄草坪矿区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下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采矿活动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对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矿区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建议,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洛阳市龙门山生态修复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龙门石窟景区东,近年来矿山开采活动,对龙门山造成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洛阳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开展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损毁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区,讨论了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对含水层影响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6.47hm2,次重点防治区9.73hm2,一般防治区面积20.15hm2,针对评价成果研究区采用“坡面危岩清理+地形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挡土墙+截排水渠+植被重建”等修复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对同类型露天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修复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位于熊耳山多金属成矿带,矿区采矿活动频繁,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以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山地质及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了矿山的开采规模、地貌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引发方式等因素,初步认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表土地的占压等。针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土地复垦工作,进行地裂缝防治、矿井回填、土地治理复垦,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山工程建设和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10.
颜建东  郑金龙 《中国矿业》2021,30(S1):354-357
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集中开采区为例,分析评价了煤矿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破坏程度,并从地下水水量、水质两方面分析了煤矿开采活动对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矿活动会对地表含水层采煤层的含水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并引起地下水疏干,水质恶化等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集中开采区为例,分析评价了煤矿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破坏程度,并从地下水水量、水质两方面分析了煤矿开采活动对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矿活动会对地表含水层采煤层的含水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并引起地下水疏干、水质恶化等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恢复土地功能,以铝土矿为例,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分析了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挖高填低、增加平台,植物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研究使旱地得到恢复、产量增加,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另外,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增值效益,给矿山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或避免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有效防治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双胜镇龙头山凝灰岩矿为例,对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重点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现状评估将评估区分为矿区道路、探槽、其他区域(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预测评估将评估区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较严重区、较轻区3个区。其中,露天采场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碎石加工场、表土存储场、排渣场为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办公生活、矿区道路区为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研究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州市矿业开发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种类较多,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引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含水层的破坏等。分析了林州市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分区,划分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岩石力学研究与矿山采矿生产关系密切,对矿山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矿山尤其是地下矿山生产环境特殊,条件比较恶劣。随着采矿活动的持续进行,地下采动范围越来越大,原岩破坏更加严重,采空区面积相应增大。并且,随着矿山采矿手段越来越先进,机械化作业程度越来越高,地下空场更加趋于大型化,这势必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地压问题。人们对矿物的不断需求使地表或浅藏矿物资源濒临枯竭,采矿活动不得不向深部推进。国外一些矿山开采深度已达数千米,我国的一些矿山也已经或即将步入深部开采行列,已经或即将面临深片开采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探讨了采矿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以银家沟矿山为例,依据地质灾害问题、矿山的地质环境,分析了矿山开采占地类型及土地损毁情况,明确恢复治理的目标,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措施;对土地压占、挖损、地面塌陷破坏区域,进行恢复治理4处,复垦复绿3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赋存于构造应力及河床等复杂环境下的某萤石矿矿体能被安全回采,依据矿山设计总体框架,研究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手段,分别分析了干式充填和灰砂比1∶4胶结充填采矿作业对空区顶板覆岩移动破坏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灰砂比1∶4胶结充填采矿工艺能有效控制空区顶板覆岩移动破坏;干式充填采矿在空区顶板覆岩产出的下沉变形值、主应力差值及塑性破坏区等破坏特征值明显偏大,且采空区顶板覆岩遭受多次剪切破坏,裂隙带与河床贯通,不能保证矿山的安全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判断某矿山现状地表构筑物的稳定性、可能需要扩大征地的范围以及在地表塌陷区外围的人为活动的安全性,结合开采现状实测数据,采用安全开采深度数值计算分析方法,判断出矿山现状未达到安全开采深度,今后的地下采矿活动还会引起地表塌陷区范围不断变大和下沉,结果为矿山地表活动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矿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水位下降,以北方某金矿为例,探讨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指导下如何进行采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导则确定本次评价的等级为二级。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合理概化,选用合理的公式,用解析法辅以数值法预测倾斜承压含水层中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采矿活动对浅层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不大,结果合理,可以为类似矿山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深部高应力区采矿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深部的高应力区采矿是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印度和智利等国的深部高应力区采矿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对高应力区诱发的岩爆等地质灾害的破坏机理、预防预测、支护控制等的最近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我国矿山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我国硬岩矿山探索和研究深部高应力区的采矿技术与灾害预测、控制理论和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