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图像的锐化机理和作用,探讨图像锐化处理对图像频谱成分的影响,通过编程生成12种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波图像,用Photoshop软件将这12种图像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灰度图像,作为进行锐化处理的原稿。将原稿图像进行不同参数(数值及半径)的虚光蒙版锐化处理,使用Matlab软件对原稿及经锐化的图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FFT),随后提取上述12种频率对应的傅立叶谱值,将锐化后的值与原稿对应值相减,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频谱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USM锐化对图像的频谱增强作用随USM半径、数值的增大而增大;USM锐化对图像频率成分的增强作用并不均衡;USM半径设置较小而USM数值设置较大时,对图像中高频成分的增强效果较明显;USM半径设置较大而USM数值设置较大时,对图像中低频成分的增强效果较明显;当USM锐化参数(数值、半径)设置都较小时,对图像中高频的部分频谱有减小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三、频率域的图像锐化 从灰度分布的角度看,图像的轮廓(边缘)和线条是图像中灰度的突变部分,因而包含丰富的空间高频分量。从频谱分析的角度看,任何一幅图像都是由决定图像反差的低频信号和决定图像细节的高频信号组成。但需要考虑到,数字化图像中高频信号部分总是掺杂有一定程度的噪声。因此,在频率域中进行图像的锐化处理实质上是加强需要的高频分量,并必须考虑到要在锐化图像的同时抑制噪声。频率域中滤波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将织物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并采用对比度拉伸、高斯低通滤波等图像预处理手段来增强图像质量,然后使用阈值处理技术对织物频谱图进行处理,得到包含织物密度信息的特征点坐标。通过频谱图上特征点坐标和空间域周期的对应关系,经计算最终得到织物经纬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织物密度识别最高误差为2.8%,此方法可以实现三原组织素色织物的经纬密度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4.
顾桓 《今日印刷》2001,(2):107-108
一、修版处理技巧 修版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彩色图像中的斑点和杂痕,使之更加平整和清洁。在工艺中的位置一般是在对原稿进行修饰的过程当中,以及在图像进行了诸如层次和色彩校正、CMYK色彩空间转换以及锐化以后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韩玄武 《印刷技术》2009,(21):51-54
黑、白场是再现原稿颜色、层次的关键。黑、白场设定的目的是使原稿图像上需要复制的密度阶调范围与印刷品所能表现的阶调范围相对应,只有正确、合理地设置了原稿图像上的黑,白场,才能有效地进行阶调层次和颜色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印前扫描输入图像中,无论所用的扫描仪多么高档,无论要扫描的原稿多么清晰,在扫描数字化图像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要丢失一些细节层次。所以扫描之后还是需要对图像进行锐化处理;现在的趋势是采用数码相机输入图像,即使是采用数码相机输入的图像,也少不了锐化处理。事实上,图像的清晰度不仅与扫描过程有关,而且还与输出方式有关。例如,印刷过程中的网目调图像和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抖动图像就是清晰度受损的例子。即使用连续调输出设备输出图像,比如胶片记录仪和染料热升华打印机,也会使图像的清晰度降低。有一种认识是用很高…  相似文献   

7.
织物表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红  陈雁  陈之戈 《丝绸》2000,(11):9-11
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绉织物图像进行增强、平滑滤波及锐化滤波处理。研究了绉织物图像的各种处理方法及效果,作为进一步提取织物参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问:印刷原稿复制为什么先要进行模糊处理,最后还要进行锐化?答:印刷原稿的图文是由网点组成的,在复制扫描时要进行去龟纹模糊处理。扫描仪有去龟纹的选项,但有时图像龟纹很重,扫描仪去龟纹去不净,所以要进行模糊处理。采用高斯模糊取值为1,使图像龟纹减弱,模糊取值只能取1,再大会使图像变虚。去网的方法有三种。1.单通道去龟纹。C、M、Y、K四个通道中,Y通道龟纹最重,有时可在Y通道进行单独处理去龟纹,因为任何去龟纹的操作都会使图像变虚。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采用单独处理Y通道,去除Y通道龟纹,而对C、M、K三个通道的清晰度不作改动。2.…  相似文献   

9.
探讨基于傅立叶谱分析法对棉绉织物进行绉效应评价的可行性和符合性。首先对棉绉织物纹理的二维图像进行傅立叶变换,对频谱图进行了沿半径方向的积分,通过二维图像的径向分布来分析纹理图像的起绉程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起绉程度棉绉织物的起绉图像,其谱密度分布中低频区域的分量也不同;起绉程度越严重,图像中所体现出的低频灰度区域越多,对应的低频谱成分也越多;另外,低频区域曲线所包含的面积,客观上也可反映起绉程度。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棉绉织物绉效应的评价与主观评价相近。  相似文献   

10.
罗坚 《今日印刷》2009,(8):73-75
在图像复制过程中.图像原稿的输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图像最终复制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图像原稿一般有三大类:反射原稿、实物原稿和电子原稿。在实际应用中,反射原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绘画、照片以及印刷品。当选择印刷品作为原稿时,由于在印刷品中网目调图像部分已经存在规律性的四色网点图案,如果在图像采集时不对其进行处理即去网,在印刷复制中不同角度的网点图案会再次发生干涉,产生明显的网格状龟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喷墨印刷中纸张特性对印品阶调层次的影响,并对不同纸张特性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采用Epson stylus Pro 7800和Epson Stylus c88+两种喷墨打印机对HP、Epson等品牌的五种喷墨打印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承印材料的性质与印品的阶调变化明显相关。孔隙率及粗糙度高的纸张,其印品图像的亮调区域由于网点细小而无法在纸张上完整再现,网点密度为0,图像的亮调层次丢失,如EPSON C88+在2#、3#纸样上输出的1%-C和2%-C所示,其密度为0;纸张越粗糙,其吸墨量越高于表面光滑的纸张,由此导致图像的暗调部分合并过早,暗调层次丢失,如4#纸样印样所示。同时,纸张特性也是影响相对反差K值的主要因素之一。纸张的光泽度、粗糙度、孔隙率等均对印品的相对反差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屏幕软打样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使用显示图像模拟硬拷贝图像,显示的设置、环境光的条件、观察的条件等因素都会对软打样的效果造成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用4幅典型图像分别改变明度和彩度制作了68对具有不同平均色差值的测试图像,用EIZO CG19显示器在不同环境光照明条件下进行显示,通过心理物理实验对测试图像对进行了目视评估实验,测试并分析不同环境光条件下对显示图像色差分辨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的软打样观察环境光照条件或范围。  相似文献   

13.
彩色印刷中引起色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网点增大是造成色差的重要原因,CMY网点变化对色差影响的程度却各不相同。为此,设计了用于测试的彩色图像,图像上色块分别属于不同颜色区及阶调区,在标准条件下对图像进行彩色打样,测量网点变化前后色块的颜色值,计算色块之间的色差,分析比较各原色网点增大在不同色域及不同阶调对色差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所有色区,暗调处C、M对色差的影响大于Y,高调处则相反;相同网点增大在暗调处产生的色差大于在高调处的色差值。蓝色区,M对色差的影响大于C。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印刷机测试版,包括具有不同灰度的平网和一些不同面积大小的实地墨块。平网部分由0~100%的不同网点面积组成了灰色梯尺,实地部分由0~100%的不同实地覆盖率组成了面积梯尺。利用设计的测试版在印刷机上进行了实际测试,对版面上特定区域的密度和网点大小进行了测量与记录。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表示印刷品密度值与网点大小随印量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曲线。针对测试结果,对输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在同一张印刷品上不同区域的网点扩大率是不相同的,从而在印刷品上形成马鞍形的分布形态。提出了印刷机固有结构上的原因诸如滚筒空档、传墨辊摆动运动、串墨辊的串动运动等因素对输墨性能的潜在影响。对于具有相同图像面积的墨区,预置系统将墨量调节成相同的墨量供给值,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同样的印刷质量。传统的印刷机印刷准备时间较长,降低了印刷机的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针对输墨系统的无轴传动技术以减少印刷准备时间并降低机器的能耗。为了获得更为精准的油墨预置量,需要针对墨区预置技术研究新的算法。对于一些具有固有缺陷的印刷机而言,针对印刷机结构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字媒体的未授权复制和发行已经成为数字版权保护领域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数字水印技术应运而生,已经成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DCT域的鲁棒数字水印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水印信息嵌入到图像的中频区域中,主要利用DCT(离散余弦变换)对图像分块进行变换。整个实验在MATLAB软件中完成。本文将数字图像归纳为灰度图像和RGB彩色图像两种,分别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彩色图像,将RGB模式转换为YcbCr模式,并提取出Y通道(亮度通道)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本文共进行了水印的嵌入、提取和鲁棒性检测三种实验。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将一定大小的黑白二值图像嵌入到灰度和彩色图像中,并完全满足水印不可见性的要求;也能够将水印提取出来,提取水印与原水印相似度达到0.9。同时,在进行了一定量的剪切、涂改、高斯噪声和格式更改等攻击之后,水印信息仍能够被提取出来,相似度也达到了0.7,满足了数字水印鲁棒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加网复制的光栅防伪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栅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在印刷中利用其特性可以实现防伪效果。本文结合光栅材料的光学折射特性和半色调图像加网技术,对可以在加网复制中使用的防伪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光栅材料的光学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半色调图像的数字加网技术相结合,得出光栅参数与半色调图像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提出通过对网点进行设置实现防伪的目的,并得出设置网点所需的算法,在Photoshop cs2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模拟实验。最后采用Epson 7880打印机对图像进行输出,用对应参数的光栅片对实际打印稿的防伪效果进行检验。实验证明只有利用特定的光栅片才能看到图像中隐藏的防伪信息,说明该防伪方法在加网复制印刷中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而且该方法对设备和工艺没有太高的要求,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应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凹版制造过程中对网点变形进行检测,可以提供检测过程实时报告和详尽完善的分析报告,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更有利于科学的生产管理。凹版网点变形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将凹版网点图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实验图像的读取和直方图均衡化,利用Sobel算子和Canny算子提取网点边缘,分别用不同的阈值和sigma值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使用Canny算子的提取效果比Sobel算子的提取效果好,且当sigma值为16时Canny算子提取的边缘效果最好。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图像网点雕刻工艺确定标准的通沟值为d0=125,暗调值为s0=394,所以其通沟值和暗调值的标准范围为d0±10和s0±10。测量凹版网点的通沟值和暗调值,当d、s同时在标准范围内时,输出1该网点判定为合格,输出0判定为不合格。提出了两种凹版网点变形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方案,并从照明设备和图像传感器的性能和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终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了四种表面特性不同的喷墨纸,通过喷墨打样实验,研究了纸张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探讨了纸张表面特性影响网点增大的规律。实验中,首先测试了样张的吸收性、粗糙度、光泽度和白度几种表面特性;然后,在同样的印刷条件下,对这些样张喷墨印刷了同样的GATF标准梯尺;最后,用SpectroEye分光密度仪测试了印刷后的网点增大情况。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喷墨纸的网点增大曲线图,总结了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纸张的网点增大情况不一样,3#纸张的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同一纸张的不同颜色网点增大也不相同,青色网点增大最严重,黄色网点增大最轻微;不同颜色网点的网点最大扩大值出现的阶调位置也不尽相同,青色出现在65%网点面积率附近。论文的研究对于喷墨用纸的选择、研发和提高喷墨印刷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液晶显示器颜色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示器颜色的准确性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计算显示的颜色,即确定RGB颜色控制数值与显示颜色的CIE色度值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对EIZO、苹果和普通液晶显示器的颜色进行了测量,分别用增益-偏置-伽玛(GOG)模型、双通道干扰(TPC)模型和分段分空间(PP)模型进行显示颜色的计算,检验各模型的计算精度。实验中将RGB数值均匀分割为9个区间,总共组成729个检验颜色,将计算颜色与颜色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GOG模型、TPC模型和PP模型对三种显示器计算的CIELAB色差,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对显示器颜色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图像陷印技术是印前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的图像陷印都是基于邻域分析的,不能够从整体上反映一些大尺度趋势,对图像的破坏较大,并且不便于对处理结果进行修改和编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的图像陷印方法,能够从大尺度上反映图像内容的变化趋势,得到稳定直观的陷印效果,并且方便人工事后编辑。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彩色边缘检测算法得到边界的精准位置和描述,并且计算出边界两侧的像素点与边界的距离关系;其次,分析边界两侧的颜色信息获取边界两侧色块的表征性颜色;然后,根据边界两侧的表征性颜色和陷印参数在边界距离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陷印。由于记录了边界的信息及边界距离关系信息,因而能实现中分,自然连续等多种陷印要求,并且可以方便的实现以边界为整体对陷印结果进行编辑。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邻域分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