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木华 《印刷杂志》2007,(11):52-54
<正>金属印刷中的网点增大是网点从网目调负片上开始直到把它在承印物(如马口铁)上印刷出来后在尺寸方面的增加。在印刷黑白或彩色网目调图像时,网点增大会改变画面反差,引起图像细节与清晰度的损失,甚至导致反差丢失、深暗图像网点糊死,并引发色彩的急剧变化,产生色差。  相似文献   

2.
平版胶印是通过网点传递油墨实现图文复制的,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压力、油墨性能、机器精度、滚筒包衬、橡皮布、纸张等因素的影响网点增大变形不可避免,其直接后果是图像暗调处密度整体上升,细微层次损失 而高光部分因为网点很小着墨量少,色调变化不太明显,从而使图像整体反差被拉大了,影响了图像整体阶调的再现。因此,必须正确  相似文献   

3.
彩色印刷图像的阶调层次、颜色变化等,都是靠网点再现完成的。网点面积小,颜色则浅;网点面积大,颜色则深。网点面积的变化不仅影响阶调再现,同时还影响色彩还原。有效控制网点面积的变化,即了解网点增大定义、原因、规律等,对我们在工作中提高印刷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一、网点增大的定义网点增大,从印刷理论上广义地讲是指机械网点增大和光学网点增大两部分;面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狭义地指机械网点增大。“光学网点增大”是油墨的吸光特性和承印物的光散射形成的一种视觉现象。“机械网点增人”(又称物理网点增大)是指承印物上网点面…  相似文献   

4.
彩色图象复制工艺技术的阶调层次、颜色变化、相对反差值(K值)等技术指标,都是靠网点再现完成的.网点增大会造成清晰度降低和细微层次的丢失,颜色的改变以及反差、油墨色调、油墨密度和墨色叠印等方面的问题.网点的大小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决定印刷的色调和印刷质量.因此,在彩色图象复制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网点增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字打样准确模拟印刷颜色存在色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影响ICC映射关系的关键颜色点检测的数字打样颜色质量控制方法。以ICC的数字打样颜色控制方法为基础,分析IT8.7/3色表的印刷样张和打印样张的基本色差(包括所有色块平均色差、四色实地色差、色差极差、灰平衡色块的平均△H、灰平衡色块的平均△E、纸白色差)、累积相关频率(CRF)分布曲线、阶调、彩度比等数据,检测出影响数字样张颜色质量的关键颜色点,编辑影响ICC映射关系的关键颜色点数据,优化印刷机ICC特性文件和数字打印机ICC之间的映射关系。实验显示,优化后的打印样张与印刷样张的基本色差均在要求范围之内;累积相关频率分布曲线落在基本匹配和理想匹配曲线之间,符合颜色模拟要求;打样阶调曲线完全接近印刷阶调曲线;彩度比集中在1左右,无小于0.5或大于1.5的比值。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检测关键颜色点,编辑影响ICC映射关系的关键点数据的方法能够实现数字打样颜色与印刷颜色的准确匹配。  相似文献   

6.
《印刷杂志》2003,(11):87-87
目前国内采用的数字打样系统,基本采用喷墨打印机作硬件,其所谓的“真网点”打样技术,与实际印刷品的网点结构差别较大。Approval XP是采用激光控制、色膜转印技术、可输出真正网目调网点结构的高端彩色打样系统。其样张的网点结构可与实际印刷品的网点结构完全一致,完全可作为用户签样确认的依据,是真正的合同打样。Approval XP可以准确模拟百万种以上的专色,包括Pantone专色和美国IT 8.7色谱中的928个色块。其中90%的专色色差(△E)小于2,10%小于4,最小的色差仅为0.25。而IT8.7的928个色块,色差均可小于3(色差小于3以下,一般肉眼是分…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天然彩色棉混色织物的设计效率,采用Datacolor SF600+测试不同比例混合的天然彩色棉散纤维团、混纺纱及其交织物的颜色值;基于Stearns-Noechel模型对混合散纤维团,混纺纱和交织色块进行配色预测,并用CIEDE2000色差公式计算其与实测颜色的色差,从而优化混合纤维团、混纺纱及交织物色块的S-N模型参数,其中参数M的优化值分别为0.096,0.128和0.01,对应色差分别为1.72,3.40和4.90CIELab单位,从而建立本实验条件下的纤维、纱线、织物间反射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和改善全彩型提花织物的色彩仿真效果,提出一种由多色网点叠加组合表现的彩色仿真提花织物设计模式。通过对全彩数码图像的原色分离产生多幅分色图,并将其逐一转化为二色值网点图,再重新组合成1幅8色以内的网点图像,结合重纬结构进行提花织物样品设计与织造。对织物样品进行多个测色点的颜色数据采集,并将其与原始数码图像进行色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一般4色纬影光组织织物样品,多色网点结构提花织物的总色差均值降低了14.21%;进一步按明度值、红绿值和黄蓝值进行分项色差比较发现,多色网点结构提花织物的绿、红、蓝和黄等色值的色差均值分别降低了27.31%、19.72%、13.24%和9.65%,而明度差均值降低了12.88%,证明多色网点结构设计模式的可行性及其更理想的色彩仿真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放大镜观测彩色印品,不难发现,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小点子以不同的位置顺序构成了不同的花纹,宏观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图像。 这些小点子就是印刷中的网点。实际生产中,通常需将一幅连续调图像分割成独立的细小的网点,来再现印品的高光、中间调和暗调区域的浓淡层次和色彩的连续变化,即通过网点构成图像。网点是印刷复制的最小单位,是彩色印刷品中构成图像层次和色彩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0.
序言 在印刷中,一般都以网点为基本单元。由于网点在加网、晒版、印刷至承印物上的过程中,始终处在变化之中。网点的变化主要是增大,边缘部分均匀地向外扩展,造成图像整体偏暗,暗调部分层次丢失,亮调和中间调变暗。假如处理不好,对图像做再多的阶调调整也没用。所以有必要找出网点在整个过程中的增大值,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值,补偿印刷中的网点增大。  相似文献   

11.
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了四种表面特性不同的喷墨纸,通过喷墨打样实验,研究了纸张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探讨了纸张表面特性影响网点增大的规律。实验中,首先测试了样张的吸收性、粗糙度、光泽度和白度几种表面特性;然后,在同样的印刷条件下,对这些样张喷墨印刷了同样的GATF标准梯尺;最后,用SpectroEye分光密度仪测试了印刷后的网点增大情况。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喷墨纸的网点增大曲线图,总结了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纸张的网点增大情况不一样,3#纸张的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同一纸张的不同颜色网点增大也不相同,青色网点增大最严重,黄色网点增大最轻微;不同颜色网点的网点最大扩大值出现的阶调位置也不尽相同,青色出现在65%网点面积率附近。论文的研究对于喷墨用纸的选择、研发和提高喷墨印刷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喷墨印刷中纸张特性对印品阶调层次的影响,并对不同纸张特性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采用Epson stylus Pro 7800和Epson Stylus c88+两种喷墨打印机对HP、Epson等品牌的五种喷墨打印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承印材料的性质与印品的阶调变化明显相关。孔隙率及粗糙度高的纸张,其印品图像的亮调区域由于网点细小而无法在纸张上完整再现,网点密度为0,图像的亮调层次丢失,如EPSON C88+在2#、3#纸样上输出的1%-C和2%-C所示,其密度为0;纸张越粗糙,其吸墨量越高于表面光滑的纸张,由此导致图像的暗调部分合并过早,暗调层次丢失,如4#纸样印样所示。同时,纸张特性也是影响相对反差K值的主要因素之一。纸张的光泽度、粗糙度、孔隙率等均对印品的相对反差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印刷机测试版,包括具有不同灰度的平网和一些不同面积大小的实地墨块。平网部分由0~100%的不同网点面积组成了灰色梯尺,实地部分由0~100%的不同实地覆盖率组成了面积梯尺。利用设计的测试版在印刷机上进行了实际测试,对版面上特定区域的密度和网点大小进行了测量与记录。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表示印刷品密度值与网点大小随印量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曲线。针对测试结果,对输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在同一张印刷品上不同区域的网点扩大率是不相同的,从而在印刷品上形成马鞍形的分布形态。提出了印刷机固有结构上的原因诸如滚筒空档、传墨辊摆动运动、串墨辊的串动运动等因素对输墨性能的潜在影响。对于具有相同图像面积的墨区,预置系统将墨量调节成相同的墨量供给值,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同样的印刷质量。传统的印刷机印刷准备时间较长,降低了印刷机的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针对输墨系统的无轴传动技术以减少印刷准备时间并降低机器的能耗。为了获得更为精准的油墨预置量,需要针对墨区预置技术研究新的算法。对于一些具有固有缺陷的印刷机而言,针对印刷机结构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屏幕软打样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使用显示图像模拟硬拷贝图像,显示的设置、环境光的条件、观察的条件等因素都会对软打样的效果造成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用4幅典型图像分别改变明度和彩度制作了68对具有不同平均色差值的测试图像,用EIZO CG19显示器在不同环境光照明条件下进行显示,通过心理物理实验对测试图像对进行了目视评估实验,测试并分析不同环境光条件下对显示图像色差分辨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的软打样观察环境光照条件或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应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凹版制造过程中对网点变形进行检测,可以提供检测过程实时报告和详尽完善的分析报告,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更有利于科学的生产管理。凹版网点变形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将凹版网点图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实验图像的读取和直方图均衡化,利用Sobel算子和Canny算子提取网点边缘,分别用不同的阈值和sigma值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使用Canny算子的提取效果比Sobel算子的提取效果好,且当sigma值为16时Canny算子提取的边缘效果最好。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图像网点雕刻工艺确定标准的通沟值为d0=125,暗调值为s0=394,所以其通沟值和暗调值的标准范围为d0±10和s0±10。测量凹版网点的通沟值和暗调值,当d、s同时在标准范围内时,输出1该网点判定为合格,输出0判定为不合格。提出了两种凹版网点变形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方案,并从照明设备和图像传感器的性能和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终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常用特种纸对色彩阶调再现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特种纸印刷品的色彩阶调再现性,研究了六种常用特种纸在数字印刷条件下的阶调再现特性和色彩再现特性。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通过数字印刷机印刷六种常用特种纸的测试样张,使用相关测量仪器测量,建立了六种常用特种纸的profile文件,得到了阶调再现曲线和色彩再现的色域范围。并分析了在数字印刷条件下特种纸对阶调再现特性和色彩再现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做过色彩管理,由于彩色背景的作用,用特种纸印刷的图像仍然显示一定的偏色现象;特种纸的纹路导致印刷品的实地密度较小,纹路对图像复制的清晰度和阶调反差影响较大,不适合做阶调层次要求较高的图像复制;特种纸表面涂布的珠光导致实地密度较小,但图像清晰度和阶调再现特性较好,可做较高质量的图像复制。  相似文献   

17.
胶版纸表面油墨渗透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印过程中油墨渗透对印品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在温度20±3℃、湿度60士5%条件下,采用IGT印刷适性仪(AIC2-5型)对胶版纸表面油墨转移及渗透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印刷压力及不同印刷速度对纸张表面油墨渗透深度的影响情况,并采用GX71倒置金相显微镜对油墨渗透深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印刷压力的增大,油墨渗透深度及转移墨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印刷压力为400N时,油墨渗透深度达到最大值71.67μm,转移墨量最多;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油墨渗透深度及转移墨量逐渐降低。同时,油墨渗透行为对油墨呈色性能有一定影响。对于本实验用纸,当油墨渗透深度在60.0~63.0μm之间变化时,油墨色强度较高,色效率高,颜色较饱满;当油墨渗透深度过大时,油墨色强度及色效率明显降低,色相误差升高,印迹墨色变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印刷机供墨系统的特点和印刷质量控制的原理,用特殊设计的印刷测试样张进行印刷机状态的测试,对测试效果进行了讨论。在印刷机各墨区给墨量相等的条件下进行该测试样张的印刷,可以在同一张样张的不同墨区模拟出不同供墨量条件下的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和印刷相对反差,从而通过印刷相对反差快速确定最佳的印刷状态。对实际印刷样张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可以快速得到各原色油墨的最佳实地密度,实现印刷状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自制水性铜版纸喷墨墨水的实际应用效果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了其打印性能及承印介质对于打印性能的影响。对比了水性铜版纸喷墨墨水和普通水性喷墨墨水在铜版纸及数码相纸上的干燥时间,并通过视频接触角仪测试了墨滴干燥过程,得出铜版纸墨水的干燥速度明显快于普通水性墨水,并且墨滴在纸张表面的扩散较小。使用普通喷墨墨水和铜版纸喷墨墨水打印人物及静物图,对比打印效果,发现铜版纸墨水能够更好的再现图像的细节和颜色,并能够较好的再现阶调层次。使用铜版纸墨水在不同的铜版纸上打印,通过红、绿、蓝滤色片测试其色密度,并求出色强度和色相误差,评价不同铜版纸上的颜色特征,得出铜版纸喷墨墨水在恒联有光、东帆有光和紫兴无光三种铜版纸上颜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水性聚氨酯(PU)乳液干燥后,表面膜层连续致密,对油墨的吸收能力差,影响油墨的干燥和色彩还原。为了提高PU膜层对油墨的吸收,通过加入纳米氧化铝粉体砂磨,得到了浆料,在支持体上涂布得到了PU吸墨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粉体含量对涂层透光率及色块实地密度的影响,不同软、硬段PU对图像分辨率和耐水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涂层的透光率随着纳米粉体的增加而降低;用硬段PU得到的涂层,墨滴扩散小,图像的分辨率比软段PU的高,而且硬段涂层上油墨的实地密度较高。同时,印刷色块在硬段PU的涂层上有更好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