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鲤鱼土腥味成分的检测与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笨(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分别对鲤鱼皮、血、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通过气质联用仪分离鉴定,分别检测出20种、23种和19种有效挥发性成分,初步探明了鲤鱼土腥味的组成,为鱼类土腥味的改变或去除提供理论基础.将鲤鱼肉经盐碱水漂洗、香辛料浓缩液浸泡和70℃加热后,经相同的顶空固相微...  相似文献   

2.
淡水鱼连续式去头尾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淡水鱼的高效去头尾加工功能,研制一种由间歇输送系统、刀具夹具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淡水鱼连续式去头尾装置。该装置配套功率2.3kW,其中间歇输送系统电机1.5kW,刀具夹具驱动系统空气压缩机0.75kW,控制系统等0.05kW。以(0.400±0.100)kg鳊鱼,(1.200±0.300)kg草鱼为研究对象,进行装置加工效果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去头尾装置加工鳊鱼得率为82.10%,草鱼得率为76.30%,加工鳊鱼感官评分为0.81,加工草鱼感官评分为0.79,加工鳊鱼成功率为90.00%,加工草鱼成功率为80.00%,加工效率可达1 350条/h。  相似文献   

3.
淡水鱼防腐保鲜栅栏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鱼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原料,因此,微生物的控制是其捕获后防腐保鲜的关键环节。栅栏技术是通过将多种抑菌、杀菌因子科学地组合,从而抑制保鲜期间淡水鱼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证其安全和品质的一种保鲜技术。本文概述了栅栏效应与微生物的关系,以及淡水鱼保鲜中常用栅栏因子的研究现状与组合方式,以期为淡水鱼栅栏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4.
几种高安全性生物抗菌成分对淡水鱼腌制保鲜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奇 《食品科学》2008,29(2):425-429
本实验采用平板菌落记数法,研究了鱼精蛋白、富马酸、甘氨酸等10余种具有保鲜作用的生物成分对淡水鱼(白鲢鱼)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测出其半抑菌浓度(IC 50)分别为:葡萄糖酸内酯IC50=0.205%、溶菌酶IC50=0.151%、鱼精蛋白IC50=0.305%、富马酸IC50=0.431%、富马酸钠IC50=0.872%、富马酸与富马酸钠(1:1混合物)IC50=0.631%、甘氨酸IC50=0.172%、山梨酸IC50=0.145%、山梨酸钾IC50=0.497%和乳酸链球菌酶素IC50=0.219%.结果表明,从抗菌性能和成本综合考虑,葡萄糖酸内酯、甘氨酸、富马酸和山梨酸可望作为保鲜成分用于淡水鱼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